祁劇是我國湖南地區一種古老且流傳廣泛的地方劇種, 祁劇地方特色鮮明, 文化底蘊深厚, 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 在當前的文化環境下, 傳承與發展祁劇意義深遠。本文結合筆者研究經驗, 通過分析當前文化環境對祁劇產生的影響, 來具體提出幾點傳承與發展祁劇的有效對策。
《戲劇藝術》刊登戲劇理論和戲曲研究成果,介紹外國戲劇理論與作品,發表舞美、戲劇導演與表演藝術、戲曲教學、影視藝術等方面的學術論文。
祁劇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地方戲種, 其發源于我國湖南祁陽, 經過數百年的沉淀與發展, 形成了如今群眾基礎深厚, 劇目數量龐大的古老劇種。近幾年, 我國文化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媒體的誕生、傳播途徑的增加以及外國文化的沖擊, 不僅對祁劇, 對我國各種傳統戲劇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何在新的文化環境下, 對祁劇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傳承與發展, 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任務。
1 新文化環境對祁劇的發展影響
祁劇作為一種地方劇種, 有著文化娛樂、祭祀儀式等多種文化功能。在數百年的發展進程中, 祁劇不斷結合和吸收其它的戲曲精華, 形成了目前既具有地方特色, 又聲腔體系完善的優秀劇種。但是, 祁劇發展至今, 同其他一些傳統文化產業一樣, 受當今文化環境影響與沖擊, 其發展現狀并不樂觀。
首先, 在市場經濟文化環境下, 文化市場也發生了重大轉變。與京劇等一些大的劇種相比, 部分地方戲劇的從業人員待遇較低, 發展前景受限, 導致戲劇表演人員正在不斷減少, 一些相關的從業人員更是大幅減少, 甚至出現斷層現象。目前來看, 祁劇不但缺少專業的演員, 還缺少樂隊演奏人員、編創人員等。這就直接造成了祁劇發展后續動力不足的問題。
其次, 受新文化思潮及一些外國文化的影響, 人們, 尤其是年青一代對這種古老的戲劇品種根本無法產生興趣, 甚至知之甚少。加上祁劇地方特性鮮明, 語言獨特, 導致對外擴張發展受到一定限制。祁劇和其他一些地方劇種一樣, 正在一點點的脫離民眾, 淡化出人們的視線。目前對祁劇仍然熱衷的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從大局上看, 祁劇已經與新時代產生了一定的差距, 如果不及時調整, 有可能被時代所淘汰。
此外, 新文化環境下, 新的文化傳播渠道也層出不窮, 電視、電腦、手機及網絡飛速發展。加上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越來越強。而新媒體對一些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度也相對不足。人們更愿意通過新媒體、媒介來欣賞一些通俗易懂、娛樂性強, 能夠起到放松減壓作用的文化節目。而戲劇已經不能引起人們的足夠興趣。
2 新文化環境下祁劇的傳承與發展對策
2.1 吸取成功經驗大膽創新
祁劇要想與時倶進, 就應該廣泛吸取其他傳統文化, 甚至是現代文化的成功經驗, 進行大膽的改革與創新。祁劇可以嘗試在音樂、內容及編排方面融入一些現代元素。也可以嘗試引入一些西洋樂器, 根據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現代故事進行改編。祁劇本身具有一定的傳播基礎, 如果融入一些積極的社會文化, 讓其在社會觀、價值觀等方面樹立良好的傳播導向, 會產生更好的傳播價值。由于大部分祁劇的排演時間都較長, 不符合現代人對快餐文化的需求習慣。我們可以考慮將大段的祁劇分解開, 進行小部分、精華性的傳播。比如利用流行歌曲戲歌等媒介進行傳播, 像《故鄉是北京》、《說唱臉譜》等一些成功的案例一樣, 將祁劇融入到流行歌曲當中, 使祁劇慢慢被人們所熟知。
2.2 利用現代媒介打造文化品牌
進入新世紀以后, 傳統的文化品牌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人們的文化品牌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僅能夠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更是社會生活方式的良好導向。祁劇作為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果能夠打造成優秀的文化品牌, 既可以弘揚國粹, 又能夠傳播地方文化。祁劇可以充分利用電視、電腦、手機等現代化的傳播媒介來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比如現在的微信用戶成倍增長, 從老人到孩子, 微信幾乎成為人們日常交流、信息傳播和了解新聞的重要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微信這一巨大優勢, 建立公眾平臺, 利用公眾號、朋友圈等進行祁劇知識和文化的傳播, 從而打造以網絡為依托的祁劇文化品牌。讓祁劇進入人們的視線范圍, 并開始了解, 甚至愿意去學習祁劇文化。再比如, 我們可以利用電視中綜藝真人秀節目, 在節目中安排一段祁劇演出, 利用明星本身的影響力及傳播效應來普及祁劇文化, 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利用教育體系進行傳承與發展
針對目前祁劇人才匱乏、斷層的問題。我們應該考慮利用教育手段來提升祁劇傳承與發展的力度。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嘗試引入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 來豐富其教學體系。祁劇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 將傳承與發展的途徑延伸到教育體系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專業學校或者一些學校的專業院系, 來培養和挖掘祁劇人才, 其中包括表演人才、音樂演奏及創編人才等。此外, 我們還可以在中小學或一些職業學校等教育體系中開設祁劇的相關課程。考慮到祁劇是地方戲曲, 所以可以暫時考慮以地方教育體系為主要目標, 并在不斷的嘗試過程中進行完善。
2.4 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
目前祁劇已經成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一舉措對祁劇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說明了政府對祁劇的足夠重視。我們要在此基礎上, 進一步挖掘政府的政策潛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文化遺產這一品牌形象, 在人才培養、對外交流以及資金引入等方面開拓思路, 積極調動各方資源。比如舉辦文化節、與其它地方戲曲聯合開展文化研討會、利用戲曲編排來拉廣告、拉贊助等。
3 結論
新文化環境下祁劇所面臨的傳承與發展考驗, 不僅僅是祁劇自身的問題, 也是整個傳統文化領域共同面臨的問題。所以, 找到問題的根本, 認真分析, 積極借鑒有效的創新思路, 努力尋求改革對策, 是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必然之舉。
參考文獻
[1]郭思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劇種的生存發展[J].民族藝術研究, 2013 (12) :77-78.
[2]張天慧, 李七偉.淺談祁劇的傳承與發展[J].戲劇研討, 2014 (4) :47.
[3]諶良汶, 勒陽春.微信環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淺析寧化祁劇的傳承與發展[J].新媒體研究, 2017 (8) :35-3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