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文化的代表。近年來,隨著中國風的再度盛行,不少服裝設計師開始將玉融入到服裝設計中去。在時尚瞬息萬變的今天,應該尋求新的創作語言,探求玉文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新的運用方式。本文通過分析服裝設計師作品中玉的運用方式,為時尚語境下玉文化的創新運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藝術與設計.理論》雜志和藝術與設計出版聯盟旗下的雜志群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和獨到的視角密切關注著整個社會,以及藝術、創新領域的新動向與新發展。理論專刊欄目為您提供平面設計、廣告學、環境藝術、建筑、產品設計、數字藝術、傳統工藝美術、純美術與美學理論等方面的優秀論文。
1 玉的美學意義及文化內涵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玉的解釋說:“玉,石之美。”這一注解從玉石的材質上和藝術上闡述了“玉”的內涵。玉有軟、硬兩種,硬玉主要指的是翡翠,軟玉包括和田玉、岫巖玉、南陽玉、酒泉玉等10多種軟玉。玉石之美在于它的溫潤細膩,含蓄堅韌,象征著中國人的品質,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中國人對玉的喜愛除了玉石所體現的美學意義外,更主要源于玉的特質體現了中國人對君子品格的追求。例如,人們常說的“君子比德于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瑜不掩瑕,瑕不掩瑜”。古人認為玉具有仁、義、智、勇、潔的君子美德,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賦予玉這樣的含義:“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之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轉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枝,潔之方也”。 古人把玉當作修身的標準,把它當作反映美德的鏡子,其堅致象征智慧,圓潤象征純潔,瑕疵象征真誠,它已經成為一種具有社會道德含義的特殊物品。玉在展現其美學特質的同時也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內涵。
自古以來人們都有佩玉的習慣,玉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高尚道德品格的追求。將玉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一方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也為現代服裝設計增添了中國韻味和文化內涵。
2 玉文化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隨著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注,服裝設計師們對玉的運用方式也進行了不少探索。玉在現代服裝設計上的表達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作為服飾配件直接運用到服裝上,體現玉的造型美;另一種是運用不同的服裝面料來展現玉石的材質、色彩和紋飾,體現玉的意境美。
2.1 作為配飾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2.1.1 玉配飾的造型設計要體現時代特點
玉器從原始時期就開始作為配飾使用,歷史悠久,造型豐富。現在市場上的玉石種類主要是項鏈、手鐲、耳環,造型多為佛、觀音、如意、生肖等,大多拘泥于傳統的款式,選擇的題材比較傳統,造型上的創新性不夠,不能滿足年輕人的審美需求。玉配飾的設計要結合時代特點并與現在的流行趨勢相結合,并搭配其他玉石進行設計,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喜愛。現代服裝設計中的玉配飾主要是通過造型的變化突出其裝飾美感,與服裝的款式、造型、色彩、風格相協調,并要體現出現代感和時尚性。
目前,玉配飾設計不僅僅是首飾設計師的專利,不少服裝設計師也將玉引入了服裝的整體搭配中。夏姿?陳2010秋冬作品是以“玉” 為創意主題的“玨心”系列,汲取中國玉的文化內涵,結合豐富多樣的玉石造型對服裝進行點綴,突破了玉石的傳統佩帶方式,體現雅致溫婉的時尚韻味。夏姿?陳 2010秋冬作品中的玉配飾造型一部分模仿了古代玉器的造型和紋飾,又與現代人們的審美觀相結合,線條流暢,成為整個服裝的視覺中心(圖 1)。
一向致力于中國文化元素的曾鳳飛也將玉文化引入其2012春夏男裝系列作品中,融入中國美學元素的現代中式男裝搭配造型不同的玉墜,體現了男性溫潤、內斂又不乏青春和現代的氣息(圖 2)。玉墜造型主要以幾何形為主,簡潔大氣,符合現代男士對配飾的審美要求。
2.1.2 玉配飾的運用方式需要更加靈活
玉作為配飾的運用除了傳統的裝飾部位,如耳飾、項飾、腰飾外,與服裝的搭配需要更加靈活。玉可以搭配其他貴金屬做成胸針,或做成包、鞋子上的裝飾,拓寬了玉在服裝上的應用范圍。由于大塊的玉石價格昂貴,我們可以利用小塊的碎玉結合金、銀等貴金屬和其他寶玉石的綜合運用,使玉配飾的造型更加時尚,體現時代氣息。也可以將低檔玉石作為服裝上的裝飾元素使用,提高玉石的利用率,也為服裝增添了東方氣質和美感。 在Ralph Lauren 2011秋冬系列中,設計師除了把玉做成耳飾、項飾、腰飾等佩飾點綴到服裝中,還把玉運用到包、鞋子和胸飾的設計中去,散發出濃郁的復古情調(圖 3)。在胸針的設計中玉搭配其他貴金屬,時尚且具有現代感。碎玉作為裝飾元素在服裝上運用,使服裝華麗而有層次。在包帶的設計上也采用玉石作為點綴,增添了溫潤和華貴的氣息。
2.2 作為設計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玉作為設計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主要從玉石材質、色澤、紋飾等方面來表現,通過服裝材料的運用把玉的意韻體現出來。
2.2.1 用服裝面料來表達玉石材質及肌理
材料是服裝設計的重要元素,材料選擇的不同對服裝的風格有著重要的影響。科技的發展使新面料層出不窮,面料的更新又為整個服裝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我們可以運用服裝面料來表達玉石溫潤細膩的感覺,也可以通過面料肌理的處理體現玉石的紋飾和色彩。因此,可以選擇具有光澤效果的面料以突顯玉器溫潤而澤的效果,比如絲緞、皮革、薄紗,甚至比較帶有未來主義色彩的透明的樹脂材料表現玉的純凈透明。
在2012年11月發布的xuming?許茗高級定制中(圖 4),設計師將玉與中國女性氣質相結合,表達中國女性的溫潤而堅韌的個性。設計師用中國傳統面料團花織錦和羊絨等一些柔軟材料來表達玉石的肌理,所展現的紋飾也是中國玉器上典型的紋飾,如龍紋和云紋,立體感強。服裝的造型借鑒了中國傳統旗袍的式樣,色彩采用簡約大氣的素色,彰顯中國女性溫潤如玉的氣質。
2.2.2 玉石色彩在服裝上的運用
玉石的美不僅體現在質地上,同時也體現在色澤上。判斷玉品級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玉的色澤,自古以來,人們對于玉的顏色就有著深刻的辨別能力。明代曹昭《格古要論》將玉分為白、黃、碧、墨、赤、綠、甘青、菜玉等 8 種顏色,并詳細論述:“凡看器物,白色為上,黃色、碧色亦貴。”玉石色澤明亮、清透,色彩柔和,運用到女裝設計中去,表現女性柔美優雅的著裝風格。
玉石色彩運用到不同的面料上,由于面料肌理的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例如夏姿?陳在2010年秋冬巴黎時裝周上運用綢緞來體現玉的溫潤雅致的特點,顏色上選擇了玉脂白、翡翠綠等色彩,綢緞光澤明亮,體現了一種高雅、華麗的著裝風格。在2009/2010的秋冬巴黎高級時裝周上,Chanel也將玉石色彩在傳統的粗花呢套裝和針織服裝上進行演繹,由于材料肌理的原因,光澤更為柔和,給人優雅寧靜的感覺(圖 5)。
3 玉石運用于服裝設計的實踐
在我國,傳統上把新疆產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產出的“獨山玉”,湖北鄖縣等地產出的“綠松石”和遼寧岫巖縣產出的“岫玉”稱為中國四大名玉。獨山玉又稱為南陽玉,其質地堅韌致密,溫潤細膩,有綠、白、紅、粉、黃、紫等色,色彩豐富。本文將南陽玉的低值玉料運用到服裝設計中,提高玉的利用率,同時也拓展服裝的創作語言(圖 6)。服裝主色調為紅色和黑色,圖案選擇了我國傳統玉器上的云紋和龍紋,并進行簡化、重組和提煉,并運用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組合形式,形成更為抽象的圖案,更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小點的玉珠作為裝飾元素主要用在服裝的領口、袖口和群擺等處,大點的玉珠作為服裝上的扣子使用,玉珠的使用為服裝增添了幾分古典和華麗的氣息。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社會影響的增強,國內外很多設計師都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并從中國文化中獲得設計靈感,探索中國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的契合點。中國玉作為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部分,歷來被人們所喜愛,并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中國玉具有獨特的審美特性,色彩柔和,紋飾豐富,溫潤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將玉文化運用到現代的服裝設計中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又能增強現代服裝設計的文化底蘊,使我們的服裝設計更具中國風格。目前,我國服裝的品牌力量還很薄弱,與國外成熟的服裝品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文化特色和內涵對一個品牌的價值來說極為重要,將中國玉文化引入到服裝設計中去,對于增強服裝品牌內涵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梁軍.談中國古代玉文化[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 2006(1):67-70.
[2] 奚源.先秦裝飾類玉器在現代女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紡織大學,2012.
[3] 張清波.美學視野下的《說文解字》玉文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