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多媒體論文發表了形式美學法則對多媒體設計的運用,形式主義美學,一種強調美在線條、形體、色彩、聲音、文字等組合關系中或藝術作品結構中的美學觀。與美學中強調在于模仿或逼真再現自然物體之形態的自然主義相對立。
【摘要】本文主要以形式美學的法則:統一與變化,對比與調和,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寸,這幾個方面去論述在多媒體設計中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論文,形式美學,多媒體設計,統一與變化法則
比例與尺寸什么是美?這是一個抽象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美本身有很多層次,而且對個人來說,每個人所獲得的信息不同,所產生的美的感受也不同。形式美學法則是人們長期實踐根據大量客觀存在的美的形式總結發現的規律,因此我們可以將它作為法則去指導和創作。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討論。
1統一與變化法則
統一是指組成各事物的整體各個部分具有某種聯系,形成一致性與趨同性。變化,則是事物之間的差異和不一致性。它是最基本的唯物論證法的基本規律,同樣也是指導所用藝術表現形式的最基本的規律,任何一個好的設計,力求把形式上的變化與統一完美的結合起來,做到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一。這樣才使內容豐富但是又不會使人感覺不雜亂,有組織有秩序,卻又不單調。變化,可以通過對比,強調,韻律等來實現。統一,主要是指同一性,通過協調,來達到效果。重復是同一的一種形式,將其相同或者相似的行,做規律性的反復排列,形成一個井然有序的組合表現出整體之美。為一個app設計界面,首先我們在前期調研方面,去了解用戶群體、APP的功能等,我們會在設計之前確定基本風格,所以在各個子界面中設計元素的顏色,以及界面的結構基本一致,同時我們在一些子界面上又會有些區別,避免看到內容的過分呆板無趣。或者說在同一張畫面中,有許多重復的元素但是我們排列的時候,在位置大小上有所改變也會有不錯的視覺沖擊效果。
2對比與調和的法則
對比,是指在視覺上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素加以對比,比如明暗,曲直,方向等方面進行對比,從而有選擇性的突出其中一個元素的特征。但是怎么做到既是對比又有一種和諧的感覺呢?需要我們在對比中尋找共性,所以在設計多媒體設計界面的時候,需要我們在對比的同時注意作品中的共同因素。統一與變化的法則,似乎看起來與對比與調和很類似,但是其實他們的突出的重點不一樣。統一與變化的法則,是指在統一的條件下,去尋求變化,用于活躍畫面。而對比與調和,是指在對比的情況下,給人以一種和諧的感覺,但是不能改變作品的對比傾向。
3對稱與均衡的法則
對稱,主要設計元素對于某個點,某條直線,某個面而言,在大小,形狀,和排列。而均衡指的是有變化的對稱或者說是相對的對稱,均衡是由對稱中演變而來的,但是均衡相對于對稱的理性,均衡會給人的感覺更加靈動活潑。但是不論是對稱還是均衡,都是追求的一種條理的,穩定的,平衡的形式美的感覺。
4節奏與韻律法則
黑格爾說過一切的藝術都是為了達到音樂的狀態,節奏和韻律才是藝術的靈魂所在,如果說對稱與均衡是追求平衡感,統一與變化追尋的是沖突下的沖擊感,那么節奏與韻律在意的就是次序感,節奏在設計中是講究以設計元素為節拍,將設計元素進行組合,排列產生韻律感。比如連續重復的韻律,漸變的韻律,錯落的韻律等(如圖1)。
5比例與尺寸法則
尺寸是指的各部分的關系,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比例關系可以通過幾何學的規律來表現,比如黃金分割比例1:1.618一直被認為是極度完美的比例。尺寸是指的整體,尺寸和功能是分不開的,比如你要做個海報,易拉寶,它們功能不一樣所以尺寸也會不一樣,除此之外我們設計的時候還應該結合對于人體的尺度的考量,使所設計的產品更好,更有效率的給人們使用。根據人機工程學的理論原理我們得出視角對于人眼識別字符與視距有極大相關性。交互媒體界面的設計制作者應運用此原理根據使用環境的大小,使用者和屏幕形成的視角、視距等實際情況,靈活的設計和變換文字的大小?;蛘咴诙嗝襟w設計中會有些聲效,當聲音的強度太大,聽者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要保證使用者理解和獲取正確的信息,就要保證聲音和語言的清晰度以及強度,避免噪音影響語言信息的傳遞(如圖2)。
作者:吳姍 單位:北京印刷學院
推薦期刊:《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半月刊)創刊于1998年,由河北廣播電視科學技術研究所主辦。是一本服務于廣播電視領域的專業科技類期刊。以滿足行業內人士及用戶對產業資訊的需求為宗旨,為廣電業界提供專業服務及實踐支持。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