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技術進步推動媒體發展。當前電子產品發展與大范圍普及,各類新媒體平臺應運而生,直接對傳統媒體傳播產生沖擊,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向著融合方向發展。文中分析媒體融合場景下電視節目編排面臨的問題,給出電視節目編排的創新措施,旨在推動我國電視節目快速發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擔當起新時代廣電媒體的使命與職責。
關鍵詞:媒體融合;電視節目編排;創新措施
《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是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廣播電視大學主辦,全省22所地市電大協辦,國內外公開發行、以社會科學為主兼及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會議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提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任務”到“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從加強頂層設計到提出采編發流程再造以及融媒體中心建設。簡而言之,便是“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傳統的電視節目呈現狀態直接受到編排創意的影響,這也是提升電視節目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渠道。面對融媒體時代不斷豐富的傳媒形式,傳媒行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中贏得生存與發展,就需要提升自身節目特色,利用獨特性吸引更多的受眾,實現塑造電視品牌效應的目的,推動電視節目可持續發展。
一、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節目編排分析
(一)媒體融合下電視節目編排分析
新媒體形態較多,常見的有數字期刊、數字雜志、網絡媒體等。信息技術環境下傳播速度加快,電視媒介作為傳播信息的主要途徑,在互聯網技術環境下發展模式發生改變,相比于傳統傳播方式,全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速度、渠道及效果出現改變。信息傳播不再局限電視一種途徑,這就要求電視節目要更直觀表達信息,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保證信息傳播的及時性。
第一,較廣傳播途徑。網絡媒體環境下傳播媒介變得廣泛,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實現快速傳播,如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手機APP等,人們可以快速、準確獲取相關信息;第二,豐富信息內容。新媒體形式下有著豐富的信息內容,信息展示時利用分欄分類別的形式,內容更加豐富,受眾查閱更加方便,精準性更高;第三,較強的互動性。新媒體形式下公眾成為信息傳播的主體,人們可以將身邊發生的新聞事件通過網絡上傳,提高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同時發表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總之,融媒體對傳統媒體提出較大的挑戰,傳統新聞媒體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創新與調整,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二)媒體融合下電視節目發展存在的問題
1.受眾群體需求減少
媒體融合時代很多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下事,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工具與外界交流、溝通,這種模式在傳統媒體時代無法實現。以前人們觀看傳統電視節目時只能被動接受,無法發表自己意見,甚至沒有選擇播放權利,只能選擇看或不看。新媒體的便捷性讓用戶既可以通過網絡觀看電視節目,還能查詢相關信息,并且利用彈幕與評論功能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漸減少對電視的需求。
2.市場份額逐漸降低
隨著新媒體市場占有份額增加,傳統電視市場份額逐漸降低,很多廣告商直接選擇新媒體,利用新媒體巨大市場份額增加市場占有率。新媒體傳播通過手機終端與計算機完成傳播,進而促進市場份額的提升,這就使得電視節目處于更加困難的境地,直接失去收聽收看用戶與廣告贊助商,使得電視節目處于發展困境中。
3.缺少足夠創新人才
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節目編排需要大量創新型人才,編排電視節目的過程中,需要編導具有相應技術與經驗,但無論招募新人才與培訓現有人員都不重視創新能力,使得行業中創新型人才不足。這就需要媒體從業人員要熟練掌握相關設備的操作方法,如電腦、手機、APP等,編排出滿足觀眾需求的節目內容,推動電視節目的發展。
二、媒體融合場景下電視節目編排創新與影響因素
(一)電視節目編排創新意義
1.宣傳黨的主流意識形態
全世界范圍內媒體的第一屬性就是政治屬性,媒體融合背景下就是形態變化,本質上不能動搖政治屬性。創新電視節目編排,本質上就是為了更好的宣傳黨的主流意識形態。媒體融合背景下為了更好宣傳黨的主流意識形態,需要節目編排人員持續創新,滿足新時期受眾的需求。這就需要實時關注一些好的電視節目或網絡視頻的編排情況,抓住當下熱點、表達公共話語,塑造良好的、更為自由的表達互動空間。
2.促進行業形成良好競爭
通過創新電視節目編排以優化節目內容,在傳統媒體內部形成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實現提升整體制作水平。充分抓住媒體融合這一機遇,利用全媒體編播思維與方法,實現電視節目生產與傳播的有效融合,達到創新目的,增加電視節目的吸引力,逐步增加電視節目的市場占有率。
3.推進電視媒體經營創收
國內電視媒體盈利模式單一且陳舊,普遍依賴廣告投放。現階段這種依賴已經達到最高值,使得電視媒體經營風險持續增加,不少電視臺的廣告收入已呈現下降趨勢。融媒體形勢下電視媒體將面對一個處于高速變化的傳媒市場,要合理安排電視節目,保證自身輿論導向的正確性,用于擔當責任并宣傳黨的政策。節目編排時引入互聯網意識,實現節目編排組合的優化分析,增強節目的引導力,創新節目編排提升全媒體節目收視率,滿足受眾的需求,打破廣電行業的創收瓶頸限制。
(二)編排創新影響主要因素
融媒體時代對傳統媒體提出新的挑戰,受到傳統技術與觀念的影響,使得融合停留在表面上,無法實現節目編排的創新。
1.“受眾本位”思想影響
隨著不斷加強傳媒交互性技術,人們信息接收與傳遞方式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信息渠道之間區分已經不明顯,受眾也不再滿足“你播我看”的傳統模式,而是不斷尋求感興趣、有需求的信息內容。傳媒行業需轉變傳統傳播者本位思想的影響,了解市場變化與受眾需求。節目編排人員要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借助互聯網邏輯與思想對節目編排進行創新策劃。通過這種方式提升節目內容的針對性與內容性。
2.“以內容取勝”的影響
傳統媒體時代節目編排時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節目內容,主要包括調查監督、民生民意、貼近基層等。媒體融合時代下不是簡單的用新興媒體對傳統媒體進行解構,也不是直接放棄傳統媒體轉而迎合新媒體。這里要強調一個問題,即何種電視節目都要建立在好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內容對用戶提供良好服務。
三、媒體融合場景創新電視節目編排的措施
(一)引入縱橫交錯式集約編排方式
進入融媒體時代之后,電視節目在內容編排上更是呈現出縱橫交錯式的集約編排。對節目編排進行橫向選取,每天所要播出的節目內容、準備的材料和選取的視頻素材等存在一定相似性,再利用縱向集約型編排節目,同時每天需要選擇不同節目主題,并圍繞該主題進行延伸,形成當天節目優勢話題,將橫向與縱向集約編排相互整合,取其優點,既能從宏觀角度體現出節目的時間性、整體性和權威性,又能從個性角度對內容進行全方位解讀,真正實現立體式聚焦,實現全方位、多角度、多維度、立體式播報,從而通過節目唱響時代發展主旋律,弘揚社會正能量。
當前的節目發布平臺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更趨多樣化,這對電視節目編排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電視節目編排不主動創新難免被行業淘汰。如“快餐式閱讀”對電視節目編排概括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很多時候節目標題直接影響到人們閱讀興趣。電視節目要擴大選材范圍,不再局限時政、民生新聞,還要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求,甚至擴展到調研報告、科研成果等。電視節目編排要善于利用圖片、圖表、視頻、文字等,豐富節目的內容,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二)常態編排中增加應急突發事件
媒體整合的逐步深化,主要是對現今多種媒體界介制進行綜合應用,同時借助最深入人心、極具視覺沖擊、效果最直接的現場直播的形式,對話題熱點進行敏銳捕捉、立體式聚焦、全方位瞄準,對主流媒體的權威性進行充分展示,彰顯其強大的公信力與影響力。實際上就是將當前傳播正能量涉及到的知識、目標和信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利用直播形式,對視頻流進行合理操控,最終使弘揚的主流意識更加強大、更加真實、更具有感染力和親和力,特別是在應對突發狀況或者組織一些重大宣傳、紀念活動時,在技術領域的全面支持和全媒體的鼎力配合下,直播操作將變得更加快速、簡單和便捷,傳播的范圍也更加廣闊,產生的影響力也更加全面。
電視節目編輯人員要在工作中持續完善自己,滿足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編導要從資深者身上學習經驗,熟練掌握新媒體信息技術,優化已掌握的知識結構體系,滿足融媒體發展需求。另外,電視節目編輯人員要通過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素養,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增強交流溝通能力,貼近民眾并了解民眾的想法,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了解民眾的需求,及時調整工作模式,發揮自身崗位的優勢,實現創新電視節目的目的。
(三)重視受眾反饋并完善研發體系
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相比,自身互動性不足是個不容回避的問題。這就需要電視節目編排人員及時更新工作理念,摒棄傳統“傳者本位”的觀念,樹立起“受眾本位”節目編排理念,重視受眾的反饋,并對用戶規律變化、節目收看心理及收看心理變化等方面進行總結分析,使受眾反饋數量與質量得到提升,節目編排人員要做好傾聽并重視反饋,并從用戶角度反推在編排中并合理運用,使得用戶感受到節目的變化,愿意將自己的意見反饋給節目組,實現雙方的良好互動。
電視節目是節目編排的具體對象,如果沒有豐富的節目源,節目編排人員將無用武之地。節目研發是電視媒體發展的核心,建立并完善節目研發體系也最終影響電視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因各地的發展水平不盡相同,各電視媒體又存在不同的內外部環境,基于不同節目形態、不同媒體手段和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這三個層面尋找節目研發的突破口。做好電視節目審核,豐富節目資源儲備,把握好電視編排尺度。
四、結語
總之,電視節目編排時要實現電視節目全流程的全面覆蓋,這就需要準確定位受眾群體,選擇合適的節目內容,實現電視節目與受眾需求之間的融合,引導社會輿論、宣傳黨的主流意識形態、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出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節目,全面落實黨和國家賦予新聞媒體的新使命。
參考文獻:
[1]吳敏.頻道競爭時代電視節目編排技巧和策略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08):144+148.
[2]王靈麗.多媒體時代背景下的電視節目編排創新策略研究[J].新聞傳播,2018(21):97-98.
[3]肖悅.電視節目編排技術性和藝術性的有效融合[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9):188.
[4]劉愛民.如何提高電視新聞編輯記者的策劃意識[J].中國傳媒科技,2018(07):92-93.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