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在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以前的教育模式已不適合當代學生的發展腳步了。那么小學語文的教學就至關重要了,作為基礎學科,學生一定要對課本里的內容理解并熟知,閱讀就成了關鍵所在。教育要跟上社會的發展,就要進行改革創新,讓學生不再死記硬背,那么,學習單的推廣就是大勢所趨。
本文源自高羽佳, 考試周刊 發表時間:2021-05-28
關鍵詞: 語文; 閱讀理解; 應用
一、引言
學生學習時往往要整本書的閱讀,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在遇到文章內容比較多或者人物關系特別復雜時有學習困難,難以理解中心思想等問題。現在的學校基本都是這種模式,所以學習成績和效果不是很好。為了解決現狀,部分教師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有效的閱讀,開展了學習單進入教學的活動。教師也可以根據一篇課文的內容,制訂出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單,讓學生不再枯燥無味地學習語文。
二、制訂學習單
至今為止,有的人還不知道什么是學習單,不知道它的意義所在。其實,學習單很早就出現了,只是大家還沒有注意,在以前的教案中,學習單就成了教師授課的輔佐的工具。教師為了更好地利用學習單進行教學,將它細致分化,無論是對學生在上課時的預習,還是下課后的回家復習都有很大幫助。學習單是一個統稱,有的教師一般會制訂一個學習計劃,需要上課講的內容、知識點記錄在一個本上,稱之為學習單; 還有的教師會讓學生把所有做錯的習題,都記在一個錯題本上,這也叫作學習單。總而言之,學習單多小學語文教學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習《魯濱遜漂流記》這一文章時,就可以利用學習單的優勢,提前對文章進行有層次的梳理,讓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的一個人,創作這篇文章當時文化背景又是什么,里面所講的內容有怎樣豐富的含義,這都是幫助學生有效閱讀的方式。學習單的構思也不是簡單地制作出內容就行,這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的,提高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學生有參與感,選擇學生的特點和教學重點實施,讓學生學到課文重點后也能及時地完成學習單上的作業,這樣的教學就更有效地使學生進步,積累知識的同時也在學習語文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每個教師制訂設計的學習單都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坐下來研討一下,把每個教師的想法都集中起來,大家商討出最適合學生的方案,這樣在設計學習單時就避免由于疏忽產生的漏洞,學習單里面的內容非常重要,學生在完成學習單上的內容時,也間接地提高了自身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進行無限的暢想,閱讀水平和效率提升了,才能增進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學習單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
( 一) 引導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尤為重要,一個學生木訥的學習,終將毀掉孩子對知識的渴望。那么教師在整理編輯學習單的時候,也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而不是單純地制訂計劃。語文教學不是單一地讓學生記住課文里所學習的內容,而是要全方位的培養學生有理性的思維,品德高尚也至關重要。教師在整理學習單時就可以加進去豐厚的情感內容在融合文字和圖片的精心編排,整體呈現出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生動的學習單。摒棄以前單一的黑板教學,一個教室在黑板前死氣沉沉的書寫,學生毫無生機般的聽講,學生大部分都是放空狀態,教師在講臺前講的什么內容,只是聽到了,但并沒有記在心中。所以學習單中有必要加入多元素的內容,讓學生有視覺沖擊感,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主動地學習。其次也可以豐富學習單的內容,增加課外閱讀活動,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帶到課堂上,并且對大家提問“你最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什么?”“我喜歡的是《昆蟲記》這本書,因為書里面記載了 100 多種昆蟲,記錄了昆蟲的真實生活”; “我最喜歡看的是《十萬個為什么》,它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告訴我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里面還講了許多的生活小竅門”; “我喜歡《世界五千年》里不朽的金字塔這個故事,里面講述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名稱的由來”。
( 二) 融入文章內容,進行模塊式分析
怎樣進行模塊式分析,就是把文章中的內容細化,分解,層層分析。我們都讀過《稻草人》這篇童話故事,它講述了一個富有同情心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雨的人間百態。教師輔導學生學習這篇課外讀物時,通過對稻草人內心的剖析,再加上圖片的輔助,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學生閱讀學習的難度,從而提高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無論在對事物、人物、動物、景物等描寫,教師都可以進行逐步分析,在學習單中為學生進行一個簡單概括,方便學生理解,再根據這些特點,讓學生找到閱讀的線索,不至于學生在整篇文章中摸不到頭腦,不知道從何入手,為學生減輕了閱讀的難度,也降低了學生學習內容時遇到的問題。
( 三) 重要知識點要明確整理
眾所周知,語文整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有重要的知識點需要學生進行掌握。這些知識點也是考試的必考點,教師在每一節課都會為學生劃重點,為的是讓學生把新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各個地方,加固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學生來說,有些說明性的課文確實很難,學習起來不僅難理解還比較枯燥,所以學生遇到類似這樣的課文就可以先進行了解文章的重點,在今后的學習中,通過深入接觸,年級的升高,就容易對課文理解含義,并且概括中心思想。所以教師在制訂學習單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對文章進行總結概括,讓學生自己融入內容,以便于提升學生有效快速地抓住課文重點,提升閱讀速度等能力。教師想要對各個重點進行整理,可以通過簡單的問答形式來歸納,所有提出來的問題就要和相對應的答案一致。學生在聽到問題時才可以精準地回答出正確的答案。當教師提出了問題,學生在作答時出現了不一樣的答案時,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為自己心中的答案做辯護,這樣學生就無形中的形成了正方與反方的辯護,這樣的課堂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在最后的自由答辯中進行總結。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了,也間接地提升了思維能力。其實這種的學習單制訂設計都是非常簡單的,并且適用于各類的學生,實踐起來也非常有效,可以多多地運用到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
( 四) 進行舉一反三,將學習單不再單一綜合到實踐中
不僅是學習語文閱讀,就是在各個學科中我們最忌諱的就是“書呆子”式學習。小學語文教學的教育宗旨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獨立思維能力、不斷創新能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要養成不斷積累的好習慣,把一些優雅富含哲理的詞語抄寫下來,在以后的寫作中就可以運用平時的累積,通過形容詞,排比句等描述,就會使文章大放異彩。想要讓學生很好地閱讀一篇課文,就要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找出來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根據中心思想在擴散到其他問題點上進行分析閱讀。有一個基礎的框架之后,這樣就可以減輕學生的閱讀負擔,在框架里慢慢地填補內容,整理思路。教師在課堂中,也要對學生進行輔助,幫助他們更好地閱讀,核心素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就起著重要的作用。閱讀文章時教師要將課外的知識和研究帶到課堂內,在學校的課文中,總是提到秋天樹葉黃了,那么樹葉為什么到了秋天就要變黃呢,滿地的落葉不僅是秋天一道美麗的風景,也會讓人深思這樣景象的神奇和產生的原因。在研究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時,教師就可以有正確的引導。這樣就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發現課本以外的事物,并且運用已經學到的知識進行解答,真正地做到了學以致用,也使學生及時地發現閱讀時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提升寫作能力。
四、學習單的應用構建有效的學習課堂
( 一) 深入研究課程教學
眾所周知,教師在上課時,都要進行提前的備課,不僅是教師要對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準備,也要讓學生在學習這節課之前有一定基礎了解。比如,這節課要學習的一篇文章,就需要學生提前進行閱讀,哪些不理解的詞匯以及知識點記錄下來,在上課時可以著重的進行學習。有了這些準備后,那么教師在課堂講課時就事半功倍,對學生的有一個引導性的提問來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外閱讀時,讀到過《爺爺一定有辦法》這篇文章,講述了爺爺用巧妙地構思為小孫子不斷改衣服的故事,體現出在日常生活中飽含溫和的感情。在閱讀時。學生的關注點往往都集中在奇妙的變化,忽略了爺爺對小孫子的永恒不變的親情。因此,教師在計劃制作閱讀學習單的時候,就完全可以從“奇妙”著手,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探索研究,發現真情。為了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提前先把學習單整理出來,之后分發到每一個學生的手里,為學生布置好學習單的作業,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加上學習單上發散性思維的輔助,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到整篇課文的中心思想了核心內容。學習單上在附加上幾道有趣的知識小問答,學生通過答題,增加了趣味性,也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了更好的鞏固。
( 二) 課后學生通過學習單自主學習和探究
就現在的小學教育來說,課堂內所學到的內容是有局限性的,小學語文的教學的拓展更是迫在眉睫,教師在授課時,學生學到了書本上的內容和知識,但是對于課外的知識就一無所知了。那么語文課堂里教學內容的擴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增長學生的眼界,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當學生體會到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有用時,才會更愿意多學、多看、多運用。
五、結語
學習單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怎么樣更好地讓學習單作為輔助工具,增加教學質量是重要研究課題。知識必定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作為教師來說,培養高水平的國家人才成了終極目標,為了在這一領域取得讓人驕傲的成績,教師還要不斷地探索與研究,使學習單有效地運用,以此來提高效率。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