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酮的功效有很多,降血脂,抑制血栓,降壓,雌性激素樣作用(異黃酮),抗病毒,抑菌,消炎,保肝,我們平常的瓜果蔬菜中都富含大量的黃酮,顏色深的植物更豐富,平時建議多吃深顏色的植物。
【摘 要】 目的 為大烏泡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提供試驗依據。方法 采用60%甲醇提取大烏泡葉總黃酮,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含量;并通過穩定性、重復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試驗檢驗了該方法的可靠性和重復性。結果 標準液和供試液均在510 nm處有最大吸收。重復性、精密度、加樣回收率試驗的RSD值分別為2.11%、0.97%、2.34%,含量測定結果表明大烏泡葉中總黃酮含量為3.8%。結論 以60%甲醇提取、硝酸鋁顯色、510 nm測定的分光光度法適用于大烏泡葉中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關鍵詞】 大烏泡;總黃酮;含量測定;分光光度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supply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resources. Method The total flavonoids was extracted from 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with 60% methanol and its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li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the method were tested through stability, repeatability, accuracy and recovery experiments. Result Both standard and tested solutions had the maximum absorbance at 510 nm. The RSD values of repeatability, accuracy and recovery experiments were 2.11%, 0.97% and 2.4%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total flavonoids in 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was 3.8%. Conclusion Extracted with 60% methanol, colored with aluminiumnitrate and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at 510 nm were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et Vant..
Key words: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et Vant.;total flavonoids;content determination;spectrophotometry
大烏泡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大烏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又名倒生根、黃水泡、無刺烏泡、糖泡葉、馬莓葉,以根及全株入藥。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產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其味苦、性涼,入脾、肝二經,具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涼血、止血、接骨的功效。大烏泡為苗藥的常用藥,但目前尚未見對大烏泡化學成分研究的報道,我們通過對大烏泡葉的化學成分的系統研究,發現其中含有許多黃酮類成分(另文報道),現就大烏泡葉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方法報道如下。
1 儀器與試藥
UV-757CRT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UNICO),AB135-S電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CQ-250超聲波清洗器(上海超聲儀器廠),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療儀器廠),索氏提取器。
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批號10080- 200306)。本研究所用大烏泡葉于2007年7月采集于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經秦文杰副研究員鑒定為薔薇科懸鉤子屬大烏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et Vant.),標本存放于中藥復方新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甲醇為分析純,5%亞硝酸鈉、10%硝酸鋁、4%氫氧化鈉等均采用分析純自配。
2 方法與結果
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干燥大烏泡葉粉末約2.0 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60%甲醇100 mL,于恒溫水浴鍋上90 ℃提取6 h,過濾,減壓濃縮并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得供試品溶液。
2.2 蘆丁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蘆丁對照品4.75 mg,用少量60%甲醇溶解,置50 mL容量瓶中,用60%甲醇定容至50 mL,搖勻,靜置,配成濃度為95 μg/mL的蘆丁對照品貯備液。
2.3 測定波長的選擇
以蘆丁為對照品測定大烏泡葉中總黃酮的含量。精密吸取對照品液、供試品液各適量分別加入到25 mL容量瓶中,按“2.4”項下方法操作,并在400~600 nm范圍內掃描,結果均在510 nm處有最大吸收波長,其他成分對測定無干擾,故選擇510 nm為測定波長。
2.4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吸取濃度為95 μg/mL的蘆丁對照品溶液0、1.0、2.0、3.0、4.0、5.0、6.0 mL,分別置于25 mL量瓶中,分別加入5%亞硝酸鈉溶液1.0 mL,搖勻,放置6 min后各加入10%硝酸鋁溶液1.0 mL,搖勻后放置6 min,分別加入4%氫氧化鈉溶液10 mL,用6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0 min,在510 nm處測定吸光度。回歸方程為:Y=0.001 2X+0.001,r=0.999 6。結果表明,蘆丁對照品溶液濃度在95~570 μg/mL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5 方法學考察
2.5.1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95 μg/mL蘆丁對照品溶液5.0 mL,置于25 mL量瓶中,按“2.4”項下方法進行顯色和測定,重復6次實驗,記錄吸光度。吸光度的RSD=0.97%(n=6),說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5.2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樣品6份,每份約2.0 g,精密稱定,按“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每份精密吸取1.0 mL,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按“2.4”項下方法進行顯色和測定,記錄吸光度值,計算每份樣品的含量。6份樣品黃酮含量的RSD=2.11%(n=6)。
2.5.3 穩定性試驗
精密稱取樣品6份,每份約2.0 g,按“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 mL,共6份,分別置于10 mL量瓶中,按“2.4”項下方法進行顯色和測定,分別在15、20、30、45、60、100 min測定,RSD=1.38%(n=6)。結果表明樣品在15~100 min之間穩定。
2.5.4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蘆丁對照品適量,加入已知含量的對照品,稱取樣品6份,每份約1.0 g,精密稱定,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溶液6份,各取1.0 mL,置于10 mL量瓶中,按“2.4”項下方法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略)
2.6 樣品含量測定
精密稱取樣品6份,每份約2.0 g,按“2.1”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每份精密吸取1.0 mL,分別置于10 mL量瓶中,按“2.4”項下方法進行顯色和測定,由標準曲線計算得大烏泡中總黃酮平均含量為3.8%,RSD=2.4%,說明該方法測得的含量是可靠的。表2 大烏泡葉中總黃酮含量測定結果(略)
3 討論
本試驗用硝酸鋁作為黃酮類比色測定的顯色劑,主要是黃酮母核中含有堿性氧原子,一般又多帶酚羥基,能和鋁離子產生黃色絡合物,又加入亞硝酸鈉和氫氧化鈉,使在堿性溶液中顯紅色,顯色反應在100 min內穩定[1]。
對樣品的提取方法進行考察,超聲、加熱回流和索氏提取3種提取方法中,采用索氏提取總黃酮,測得吸光度值最大[2]。
對顯色系統和顯色系統濃度分別進行考察,結果表明5%亞硝酸鈉、10%硝酸鋁、4%氫氧化鈉溶液顯色,吸光度值最大。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大烏泡葉中總黃酮的含量進行測定,是一種方便有效的含量測定方法。
【參考文獻】
[1] 周桂芬,張涵苦.苣菜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測定[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8,26(1):219-220.
[2] 騰小弘,劉 威.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復方山楂片中總黃酮含量[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2):261-262
小編推薦優秀醫學期刊 《中國藥物經濟學》
《中國藥物經濟學》(雙月刊)創刊于2006年,是由農工中央委員會主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主辦、國家相關部門給予政策指導、全面介紹藥物經濟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案例的專業性學術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