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國家級醫(yī)學論文發(fā)表了老年人牙體牙周疾病的就診原因,老年人口腔疾病發(fā)生頻率很高,在對老年人口腔健康做出積極治療的同時,還應該加強預防保健工作,這樣才能有效維護老年人的健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摘要】目的調查老年人牙體牙周疾病就診主要原因,為老年人口腔保健提供指導。方法選取近1年來于江蘇省老年醫(yī)院口腔科就診的618例老年人,調查其初診時就診原因及相關就診信息。結果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水平較低,就診時口腔疾病均為較重程度,就診原因前三位依次為牙周炎31.4%,齲齒及其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病26.2%,殘根殘冠14.4%,治療手段仍以拔牙為主占33.1%。結論老年人就診時口腔疾病嚴重,就診意識差,應加強老年人口腔預防保健服務以及口腔健康宣傳工作,提高老年人的就診意識。
【關鍵詞】國家級醫(yī)學論文,老年人,牙周炎,牙髓炎,根尖周炎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維護老年人健康成為我國醫(yī)療工作的重要部分。口腔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了解老年人口腔科就診原因,對今后老年人口腔的預防和保健提供有價值的意見。
一、材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于江蘇省老年醫(yī)院口腔科就診的60歲以上老年人618例,男234例,女384例,年齡60~94歲,平均72.5歲。2.方法:針對老年人初診時的主訴癥狀,由同一人在牙科治療椅及探照燈下完成口腔檢查,記錄初步診斷及用藥史,如遇疑難由多人共同商討完成最后診斷。根據齲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體慢性損傷、牙周病等臨床診斷標準進行診斷。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頻數分布描述分析老年人的就診狀況,率的比較使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二、結果
618例老年人口腔科就診原因分類情況:見表1。老年人口腔科就診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炎,占就診人群的31.4%。其次是牙髓及根尖周炎25.7%、殘根殘冠14.4%、齲齒13.9%等。以牙周炎為診斷的就診老年患者中,主訴癥狀排在前兩位的是嚴重松動且應拔除的94人占48.5%,牙周膿腫41人,作者單位:210024南京,江蘇省老年醫(yī)院(王嬌翠),黑龍江,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邱艷芬)占21.1%,其次是牙齦萎縮、牙齦出血、食物嵌塞、口腔異味等總計59人,占30.4%。因齲病及其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炎總計162例,占總就診人數的26.2%,僅次于牙周病,牙髓及根尖周炎的根面齲構成比高于齲齒根面齲構成比(P<0.001),見表2。牙髓炎就診的患者主要由齲齒引起,總計76例占69.7%,牙體慢性損傷、牙折、牙周感染引起的牙髓炎總計33例,占30.3%。除磨耗及楔缺等牙體慢性損傷外,牙折也是老年人比較常見就診原因。41例牙折患者就診時主訴患牙牙髓未治療26顆,牙髓治療后15顆(見表3),磨牙、前磨牙、前牙牙折數依次減少,但各牙位的構成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451)。討論老年人由于身體或行動不便等原因,并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到醫(yī)院就診困難。本次調查顯示老年人的就診情況或意識差,均是有病或有癥狀、出現疼痛或腫脹時才就診,就診時病情復雜,并且大部分人在就診前自行服藥。老年人對牙周病的就診意識差,也是導致老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1]。本次調查表明牙周病是老年人口腔科就診的最主要原因,就診時的牙周炎的癥狀均較重,以松動牙和牙周膿腫為主要的主訴癥狀。因此對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做定期的口腔檢查以及完善的牙周治療,做到早預防、早治療,盡最大努力降低老年牙周病的患病程度[2]。齲病及其并發(fā)癥是老年人的另一個主要的就診原因。由于老年人增齡性變化導致的唾液減少,口腔自潔作用和緩沖能力降低,齲病發(fā)病率高[3]。同時由于老年人牙齦萎縮、牙間隙增大或佩戴可摘局部義齒等原因導致老年人齲齒多發(fā)于鄰面或頰側的根面[4]。這些部位的齲齒發(fā)展迅速,極易累及牙髓,且治療時入路困難,即使進行了充填,因根面及牙齦的局部環(huán)境形成繼發(fā)齲會導致充填治療的失敗。本次調查中因齲齒及齲齒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炎總計162例,僅次于牙周炎,而根面齲是引起牙髓炎的主要原因,易發(fā)生根面齲的部位以鄰面為主。針對老年人易患根面齲的特點,我們應對老年人進行必要的齲齒預防健康宣傳,如進食后漱口,使用牙間隙刷、正確的義齒清潔等。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牙齒脆性增大,幾十年的牙齒慢性磨耗導致上下頜不良咬合關系,牙面尖銳陡峭,均增加了牙齒折斷的風險。本調查顯示牙齒外傷總計55例,其中牙隱裂10例,牙折45例,其中15例是干髓或根充術后,僅4例牙折可經根管治療予以保留。因此除了對已經牙髓治療的牙齒進行冠修復預防牙折斷外,也應調磨老年人牙齒降低折斷或隱裂的風險。本調查發(fā)現拔牙仍是老年人口腔科治療的主要手段,包括嚴重松動牙齒、殘根殘冠、牙折總計224例,占總就診人數的36.2%,此數字尚未包括本調查中反復發(fā)作的急性或慢性期牙周膿腫。即使到了醫(yī)院仍有許多老年人由于身體原因或服用多種藥物、心里緊張等,不能按照最理想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因此作為口腔醫(yī)生我們應該加強口腔宣傳,提高老年人預防性治療意識[5],在老年人身體狀況允許時對不能保留或暫時可保留但以后會出現問題的患牙一律拔除,即使以后出現問題也無需進行復雜的牙科治療。總之我們應增強老年人的就診意識,促進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綦焱,宋培珍.老年人牙周病430例臨床分析[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09,31(3):217-218.
[2]李茜,張文捷,陳建鋼.健康教育對改善牙周病治療效果的評估[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2011,27(5):2297-298.
[3]余哲,韓寧,范勇斌,等.745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調查[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5(3):146-147.
[4]張莉,林煥彩,賴紫云.廣州市老年人根面齲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24(2):138-141.[
[5]欒文民.老年口腔疾病的治療特點[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2):65-68.
作者:王嬌翠 邱艷芬
推薦期刊:《臨床護理雜志》(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2002年,是由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安徽省醫(yī)學會主辦的護理學專業(yè)學術性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