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在投資招標方面先后制定實行了各項法律法規,規范了招投標制度,整頓了市場秩序。但是,在整個體制下的招投標實施中還是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制約著行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針對現行體制下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探索,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甚至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招投標市場問題影響解決辦法意義
一、現行體制下招投標特點以及解決的意義
改革開放近二十多年,我國招投標領域經歷了從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性計劃分配任務到企業漸漸進入市場主動承攬任務,再發展到現在的有形市場的逐步形成,眾多企業紛紛適應國家的變革,積極參加相關項目的招標投標。整個行業也在政府的領導下漸漸規范,招投標市場也在不斷增強透明度。但是在現行體制下的招標市場當中,由于具體的操作問題,招投標過程中出現了偏離國家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情況。為了保證招投標市場健康發展,推動建設任務順利進行,保護國家與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就必須加大監察、審計、紀檢機關的執法檢查制度,規范關于項目工程招投標的過程。
二、現行體制招投標中存在的不足
1.地方保護主義
有部分招投標活動中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主辦單位為了卡死其他企業設下難關。比如說用抬高進入門檻的辦法對外地、外行業企業加以阻礙,或是通過在招標文件中明確的將保護性或獎勵性條款給本地企業以優惠。從整個招標市場來看,不管是邀請招標,還是公開招標,與建設項目有關的地區或行業的施工單位的身影屢見不鮮,有的企業雖然實力明顯不如其他的投標單位,但還是要保留一些標段,或強制性的將別的中標單位把其中一部分工程分包給本地的單位或要求外來企業降級投標,來保護本地區、本行業企業。說明在整個市場招投標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地方保護主義,行業保護主義。
2.招標代理機構存在不規范行為
由于在市場中的工程招投標活動的監管方式,已經由審批管理依照相關法律法改為過程監督,所以依法登記備案和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以及有關招投標工程的操作都會由招標代理機構來完成。我國招標代理業務開始發展較晚,招標代理市場發育尚且不完整,一些相關的配套制度還不完善,導致部分代理機構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自我規范,利用特殊身份有目的的有傾向性的選擇中標單位,導致結果并不公正公平。其次對于代理機構的工作成果,還沒有一個很好的可操作、量化的評價標準,也致使招標代理機構的行為有待進一步規范。
3.有關于招標過程中的保密問題
目前,部分招標單位進行相關現場勘察以及答疑,這種做法雖然使得組織工作更加便利,但其導致的有關投標人員身份的泄露將干擾正常投標人員相關的策略的制定。同時,也給不法投標單位提供了相互串通以達到目的的機會,從而損害了招標單位的利益,并違反了招投標法中的相關的規定。為確保評標工作的公正公開,招投標行為應該嚴格履行“評標委員會成員的名單在中標結果確定前應當保密”的規定。
4.資格預審條件存在傾向性或排斥性
由于招標市場僧多粥少的局面,參加開招標的工程的投標人常常有數十家,為了減少相關的評審工作,招標方經常采用資格預審的方法,但是招標企業資格預審條件中往往帶有一定傾向性或排斥投標方的內容,如項目等級為一級的工程,除要求項目經理為一級資格以外。還要求負責的工程須獲得過某獎項。由于獲得該獎項的工程數量較少,則符合資格預審條件的投標方具有相當的明確的指向性,資格預審也因為存在傾向性或排斥性遭到其他投標方的質疑。
小編推薦優秀經濟期刊 《經濟論壇》本科生如何發核心期刊
《經濟論壇》雜志創刊于1987年10月,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綜合性應用經濟理論月刊,由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為經濟建設服務,緊緊圍繞經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辦刊,力求具有前瞻性,注重學術性和權威性,是廣大經濟界、管理界、學術界人士進行學術探討、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交流的最佳平臺。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