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財務與會計論文發表了我國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論文披露了我國基金會的會計信息的現狀,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廣東省的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關鍵詞:財務與會計論文,會計信息披露,基金會
民間非營利組織是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三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基金會是民間非營利組織中發展得較為規范的一類組織,完善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狀況能帶動更多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做到財務規范化。
完善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狀況意義:第一,促進更多的基金會做到財務規范化;第二,使基金會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社會使命,提高自身的公信力;第三,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學體系的需要。
一、我國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全國的基金會共4195家,其中公募基金會共1506家,非公募共2689家。而參與中基透明指數評估(簡稱FTI)的基金會全國共3053家,全國的FTI為49.35,只有12個省FTI的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在分析基金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前,首先要明確三個問題:(1)會計信息披露的目的是方便信息使用者作出相關決策,同時提高基金會的公信力,以便基金會更好地籌資。;(2)會計信息使用者。基金會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資源捐贈者、政府、受助者、基金會內部管理者、社會公眾、債權人。(3)基金會完整的財務報告體系包括三張基本報表、財務報表附注、財務情況說明書和經注冊會計師審核通過的審計報告。
筆者通過基金會中心網、基金會官方網站對全國參與FTI項目的3053家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情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如下:
(一)定量化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基金會的定量化會計信息一般是通過資產負債表、業務活動表、現金流量表來反映的。第一,資產負債表過于簡單,不能直觀反映基金會的財務狀況。資產負債表中只列舉了收支的期末數,所提供的信息不夠充分完整,不利于會計期間的比較。
第二,從業務活動表中只能了解組織業務活動成本、管理費用和其他費用的整體數額,而不可以獲知組織為提供服務、開展業務活動以及日常運營管理所發生的各項費用的詳細開支情況,第三,個別機構沒有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去執行。例如,在公募基金會中,廣州市教育基金會2011年的總收入為547.6萬,但是2012年的公益事業支出為328.9萬,低于2011年的總收入的70%為383.3萬。在非公募基金會中,羅定市瀧州教育基金會2011年凈資產3919.71萬元,但是2012年的公益事業支出為236.4萬,低于上年度基金余額的8%為313.6。
(二)定性化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定量化會計信息披露完全不能滿足當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基金會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主要是以三張財務報表的形式呈現,但基金會會計信息最主要的關注者――資源捐贈者和社會公眾,他們更偏好完整、直觀的披露形式,而不是僅以專業的、單一的財務報表形式展現。
第一,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情況堪憂。通過筆者的調查,全國不超過10家基金會有披露會計報表附注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規定了民間非營利組織需要披露會計報表附注,同時會計報表附注作為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由于基金會沒有公開會計報表附注,對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決策有重要影響的組織重要資產變動情況以及費用開支情況等信息無法獲得。
第二,沒有機構披露財務情況說明書。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沒有機構披露財務情況說明書,對于會計使用者而言,單憑三張基本報表根本就沒有辦法深入了解基金會的總體運作情況。
第三,超過90%的基金會沒有公開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基金會接受審計是財務監督的基本環節,超過九成基金會沒有公開審計報告說明基金會的財務監督有漏洞,希望相關部門能引起足夠重視。
第四,募捐信息及機構信息公開不規范。筆者在統計數據中發現雖然超過70%的基金會有公開自己的募捐信息及機構信息,但是對于一些沒有開通官網或者其他網絡渠道的基金會而言,一般公眾是很難去獲取這些數據。同時,對于開通了官網的基金會公開的信息不規范,表現在信息更新慢和沒有按照要求都把開展募捐、接受捐贈、提供資助等活動的情況披露兩大問題。
二、完善廣東省的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筆者認為要完善基金會的會計信息披露狀況,應當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這一體系應當從三個方面構成:建立完善的財務報告體系;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體系;完善外部監督體系。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報告體系
第一,增加財務報告的附表,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增加固定資產明細表作為資產負債表附表,增加職能費用表作為業務活動表的附表,職能費用表是通過對業務活動表中的費用發生額進行再次分類,從而得到按功能分類費用開支的詳細數據,提供整個組織費用開支的用途及金額等相關信息給組織的管理層、監管機構和社會公眾。
第二,提高對定性化信息的重視程度。《基金會管理條例》中也規定了基金會的年度工作報告要包括會計報表附注、財務情況說明書和經注冊會計師審核的審計報告。基金會應當按照規定執行。
(二)建立完善內部管理體系
第一,基金會還應建立健全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來約束基金會經營管理者干預正常會計過程的行為,從而提高非營利組織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基金會應當建立內部審計向理事會負責并報告的制度,保證內部審計部分的相對獨立性。第二,完善基金會內部治理結構。基金會應當以委托――代理關系為基礎,以社會公共利益為目標,建立獨立的理事會,同時加強對人員的管理來完善基金會的內部治理結構。
第三,基金會應加強行業自律。行業協會要定期地進行對各個基金會的檢查力度。網絡是基金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行業協會應當利用這一平臺來進一步規范對基金會的管理。
(三)建立完善的外部監督體系
第一,加強法律監督。完善基金會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基金會披露會計信息的具體內容,沒有按照法律法規的基金會,主要負責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及刑事責任;同時,加大執法力度。針對基金會沒有《基金會管理條例》和《基金會信息公布辦法》的有關要求公開披露會計信息,沒有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編制財務報告的,應當追究相關負責人的法律責任。第二,要加強行政監督。針對沒有參加年檢以及年檢不通過的基金會,應當要求相應的基金會在限期內公布其整改措施,做到過程公開化、透明化,而不是形式化。其次,基金會管理機構應當主動去對基金會進行年度檢查,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其網上申請年度檢查。第三,引入第三方評估。針對超過9成的基金會審計報告沒有按規定披露的情況,筆者認為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是解決此問題的良方妙計。(作者單位:廣東財經大學)
推薦期刊:《審計與經濟研究》刊登有關審計、會計、財務管理、宏觀經濟、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理論性文章,為廣大審計、經濟理論和實務工作者提供豐富及時的學術研究動態和信息。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