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本文是一篇金融研究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金融危機跨國傳播效應分析。
[摘要]金融波動傳播機制的改變使金融危機擴散的規模與速度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程度的提高而越來越大、越來越快,其借助的外貿傳播渠道主要是貿易伙伴和競爭對手,使得小范圍內的有限危機迅速地通過外貿渠道而傳至他國,最后演變為大規模的全球金融危機。文章認為,我國作為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國家,未來應堅持立足于內需的發展策略,適當降低外貿依存度;擴大對外貿易市場范圍,實現貿易伙伴多元化;通過相關制度措施實現貿易伙伴集體固定匯率制;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金融合作,強化我國在維持國際金融穩定方面的效用。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際貿易,跨國傳播,免疫策略
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在擴大國際交易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世界性金融危機的頻發,這種由于高經濟關聯性或強相似性所引發的危機迅速傳染,引起理論界與實物界的重視。學者們甚至指出金融波動傳播機制的改變已經使金融危機開始像流行性疾病一樣地擴散,且擴散的規模與速度正在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程度的提高而越來越大、越來越快。在肯定經濟一體化積極性的同時如何規避其隨之而來的危機高擴散性,已成為當代學者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金融危機傳播的一般路徑分析
理論界始終致力于金融危機的傳播機制研究,試圖從看似無關的、雜亂的路徑中找尋相似的特征,為未來有效預防危機的再次爆發提供有效的指導。Krugman指出來自于政府的宏觀調控措施一旦與市場匯率間出現不協調,就容易導致金融危機爆發。①Obstfeld和Sachs以1990年的歐洲貨幣危機、墨西哥比索危機為典型案例,在Krugman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由于經濟中本身就存在多維平衡點,那么來自于政府的行為和市場自身的預期就都成為影響平衡點的重要因素;②③Blanchard和Watson,Allen和Gale從資本市場運行入手,其泡沫化所可能誘發的銀行業危機;④以ChiangTC和ZhengDZ為代表的學者指出,來自于投資者的羊群行為是導致金融危機效應外溢的主要根源所在;⑤Akerlof和Romer,Krugman則從投資者角度出發,發現投資行為的過度也是導致金融危機的主要因素;⑥Calvo進一步指出尤其是外資的投機性行為對金融市場的穩定破壞性極強;⑦ChangR和MajnoniG卻主張從宏觀經濟基礎著眼,綜合考慮微觀經濟主體的投資信念;⑧Hai1eF和PozoS則專注于貨幣傳播渠道的分析;⑨Kaminsky等則關注于銀行危機與貨幣危機的共性研究,通過構建“共生”模型,探析兩者間的互動關系及其共同的危機誘發根源;⑩而以Diamond和Diybvig為代表的學者甚至直接構建了“金融恐慌模型”,以便清晰揭示金融危機從潛在到爆發的整個過程;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