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水運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通過對水運工程建設的安全風險評估,建立各種安全管理體制,制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采取強有力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發生。有效的工程安全管理,為工程建設的質量提供保證,也有利于工程建設企業信譽的提高。
一、引言
所謂安全管理,就是確保每一位工程建設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控制影響作業區內所有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同時保護水運工程建設實體的安全施工。管理的目標是保證建設人員的身體健康安全和財產安全,確保風險預防,包括消除或降低不安全行為,消除或降低設備的不安全隱患以及實現作業實地控制目標的安全性。
二、水運工程建設安全控制的特點以及管理方針
水運工程的突出特點是操作范圍廣,所以有必要制定動態的控制系統,這就要求控制系統具有交叉性和嚴謹性的特點。因為水運工程的建設的工序復雜、作業流動性大、高危險、位置變化多端、深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大中型水運工程項目,由于涉及許多交叉學科,且往往存在不同單體由不同的工程單位施工,各自作業的都有其特殊性,所以要求建設必須持續且動態。總之,安全問題一觸即發,要求控制措施必須超前、嚴謹。
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為:一切生產都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綜合治理”。水運是工程建設也以此為工程建設的目標和出發點,安全生產的有效控制才能使生產得以保證,生產力才不會下降。時刻以安全生產方針為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才能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的發生,才能達到有效預防和安全控制的目的。
三、水運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水運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各種突發情況,所以,采取強有力的科學措施提高實地的安全管理水平很關鍵。同時,監控單位要對工程建設的安全實行更為精密的檢查,發現不安全的因素就應立即提出整改方案,對某些故意違反安全的行為給予監督和糾正。
(一)安全管理建章立制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安全管理的有利實施也離不開安全的規章制度,不管是工程建設的企業還是監管的單位,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都顯得特別的重要。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要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安全法律和行業規定為根據來制定,內容要盡可能的涉及工程建設過程的全方位、多角度。制定出來的安全規章制度應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促進工程項目建設過程規范性的形成,從而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
水運工程建設大多是露天的、手工的、復雜的交叉性水上工程作業,一線工人占工程建設人員總數的絕大部分,且農民工的比例占有50~70%。該部分人員往往文化程度較低,人員流動性大,安全觀念也比較差,沒有很好的自我防范意識。所以,對一線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傳授一些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操作規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保護技能,當遇到突發情況時,可以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隨著水運工程建設中高科技成果的廣泛使用,大型化、機械化、自動化施工設備的不斷推廣和應用,這就對建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計劃、長期性、多領域的安全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工程建設人員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效降低了人為失誤的概率發生,從而將工程的危險系數降到最低。
(三)嚴格把關安全工程建設組織設計
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設立工程建設的安全控制度目的就是從根本上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合理有效的工程建設組織設計是實現安全管理控制的前提條件。一要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制定的安全技術措施符合各專業的工種和各工程建設的部門要求,特別是審查引進的新設備、新工藝、新科技、新材料在工程建設中是否具有可行性;二是要檢查工程建設實地的安全保證體系,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及規章,做到工程建設實地遵章守法、文明施工、安全作業,從而保證每一道工序都是萬無一失的;三要制定有應急預案,識別施工各種突然情況,編制緊急應對措施計劃和準資源,發生安全事故時應及時進行應急措施。
(四)有效落實安全措施
水運工程建設現場的安全措施是多方面的,僅從現場的材料及設備管理來看針對現場的諸多材料,如鋼筋、水泥、大型預制件等,同時施工現場往往存在設備多、材料多、人員多等管理范圍廣,管理對象復雜的現狀。對此如何有效的執行所制定的安全措施需重點考慮以下幾點:1.將材料和設備分類管理;2.現場進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3.各項防護設施要及時到位;4.工前檢查,規范操作;5.加強安全監督檢查。
(五)妥善處理安全事故
工程建設過程中一旦發生了安全事故,應以“四不放過”作為處理事故原則。即1.事故不論大小,根源沒有查清不放過。調查事故不能敷衍了事、走流程、走過場,必須搞清事故發生的因果關系,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故;2.事故責任者未受處理不放過。這是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的具體體現,對事故責任者要嚴格按照事故責任追究的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嚴肅處理,還需向廣大群眾說明具體原因和危害,讓大家以此為鑒,在往后工作中得以重視;3.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使事故責任者和廣大職工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對此提出可行的預防措施,達到加強安全教育的目的;4.防范措施沒有整改、落實不放過。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提出防止累似事故發生的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并嚴格要求事故責任單位整改、落實。
安全事故處理通常需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迅速搶救傷員并保護事故現場。“迅速、準確、如實”的將安全事故情況上報安全監督局,內容要具體到時間、地點、傷亡情況、經濟損失情況、原因分析等;其次根據“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原則進行事故處置;最后對于重大的安全事故,通常由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以確保信息正確、及時傳遞,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社會公布。
四、引入“1+3”安全監督作業體系
“1+3”安全監督作業體系是江蘇省淮安市推出的一項工程安全監控、管理體系,這種體系在水運工程建設過程中同樣適用。因此,近幾年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安全監督部門和總工會引薦“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所謂“1+3”安全監督作業體系,即一種方法和三種機制的簡說。一個方法就是指存在弊端的安全事故和相關部門的監督法,采取現代安全管理總
結、措施,對作業場所、作業崗位的危險源、事故弊端和行業危害因素進行全面的查處、區別、評析,立檔,成立監管控制體系,加強參與者的勞動保護和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三種機制就是指存在隱患的安全事故和相關部門的動態監督管理機制、連續升級機制、系統評估機制。推行事故弊端和行業危害監控法能將安全生產超前、困難退后,保證全體工人參與和擔負責任,預防隱患轉化為事故。實行“1+3”安全監督作業體系可以有效的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結論
水運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通過對水運工程建設的安全風險評估,建立各種安全管理體制,制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采取強有力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發生。有效的工程安全管理,為工程建設的質量提供保證,也有利于工程建設企業信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孟凡春.淺析水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理論探討,2010(6):233,242.
[2]林漢.淺談水運工程建設的安全監理[J].中國水運,2012,6(12):119-12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