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問題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市政施工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穩定生活,架橋、供水、供電、鋪路等工程建設都是市政規劃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施工中的環境污染卻會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對城市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環境保護技術以及環境保護策略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 市政工程;施工;環境保護
引言:
在市政建設的過程中,施工現場多在城市內部,若是沒有采取合適的環境管理措施,很容易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僅會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還可能引發比較激烈的施工糾紛,進而影響市政工程的施工進度。所以,市政工程施工期間要采取一定的環境保護措施,對施工現場進行完善的保護,避免施工中可能會出現的噪聲和振動對周圍居民造成過大影響。對市政工程施工過程加強環境保護也是為了有效保證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減少糾紛,保證施工進度,合理降低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市政工程施工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1、市政工程施工對環境的破壞。自從城市出現起,居民們就在不斷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美化。城市居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關注、體會著城市的舒適度和快捷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對于生活的質量要求逐年上漲,但是市政建設施工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卻為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對于生活高質量追求同現實的市政施工中產生環境問題之間的矛盾,必須采取一定的解決措施。進行城市規劃期間,無論投入多少精力,施工中都會對周遭的水源和土地產生一定損害,例如:土地資源浪費、施工中材料污染、粉塵紛揚、噪聲污染等等,不僅會引發環境問題,還會影響到周圍居民和動物的生活。總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對于環境會造成一定的破壞。
2、市政工程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市政工程施工中可能會造成的環境污染有下列幾個方面:揚塵污染。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揚塵問題會引發大氣污染,具體指的是施工現場因為施工操作、車輛行駛、地面風蝕等原因引起的粉塵向空氣中擴散現象。揚塵現象可以分成三種,道路揚塵,施工現場由于車輛設備進進出出而直接揚起道路上的粉塵,在所有的揚塵問題中,所占比重最大;施工工藝揚塵,這種揚塵現象指的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而引發的揚塵現象,例如:裝卸材料或是土方、清理施工現場、回填土方、篩選建筑材料、拌和配料等等;風蝕揚塵,這種揚塵現象指的是,有些容易產生揚塵問題的建筑材料或是施工開挖導致的裸露地面,在風力作用下產生的揚塵問題。施工中的揚塵污染勢必會引發施工區域及附近區域的大氣污染問題,若是居民生活較為集中,有時還會引發污染糾紛。噪聲污染。所謂的噪聲污染指的是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居民產生干擾的施工噪聲,來源穩定,時間不定,通常發生在構件加工場和施工工地現場,由于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而產生。水污染。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水污染問題通常是因為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排放生活污水,施工現場使用的地面沖洗用水、降雨等造成的地表徑流,以及流失漿料進入到水體中。進而施工現場周遭的水質必然會受到影響,水中的懸浮物、油類、LMN等污染物質的濃度會明顯上升,尤其是在河流附近進行橋梁施工時,水污染會更加嚴重。固體廢棄物污染。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建筑垃圾一類,這些垃圾若是沒有及時處理,不僅會影響到城市美化,還會引發揚塵污染和水污染。
二、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技術措施
1、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中使用的運輸車輛在運送砂石、渣土這類容易出現揚塵問題的材料時,要嚴格禁止超載,并采用合適的封閉措施進行全封閉。另外,車輛要及時清理,保證凈車進入、退出,可以在施工現場設置沖洗設備。這樣處理以后,不僅有效減低了材料損耗,同時能夠防止粉塵污染。施工現場的便道要做到勤灑水,對灑落的材料應及時清理干凈。此外,施工中產生的土方也要合理堆放,盡量減低空氣中的粉塵含量。
2、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對噪聲進行有效防治可以從下列方面進行:在學校、小區或是醫院附近進行施工時,可以采取隔音措施,減低施工機械設備產生的噪音問題;將容易產生較大噪聲的施工工作安排在白天進行,如果出現特殊情況,必須在晚上施工,必須征得當地市政部門和環保部門的許可,同時在施工期間要合理降低噪音;施工前施工方應該就可能出現的噪音問題和周邊的居民進行協商;施工期間,車輛進進出出要避免鳴笛,保證減速慢行。
3、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現場應該盡量避免靠近水源地,對于距離相對較近的水源地應采取一定的隔離保護措施,避免污染水源的問題。市政施工過程中,橋梁樁基中產生的泥漿廢水必須先沉淀再排放到指定地點,若是廢水可以回收,就要進行回收處理再利用,對施工現場進行噴灑,有效減低大氣中的粉塵含量,同時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另外,施工期間工作人員生活產生的污水也要通過專門的污水管道排放,若是遇到污水中存在有害物質的問題,則要先進行無害處理再排放。
4、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建筑垃圾應該先分類,將有用物質回收起來,留待循環再用,例如:砂石類可以繼續用作混凝土的骨料;碎磚頭用于回填。對于沒有回收再利用價值的廢棄物,也不能隨意丟棄,要進行集中處理清運。
5、水土保護措施。市政施工過程中若是水土遭到破壞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若是發生了安全事故,管理人員應該及時和相關部門進行協商處理。施工前,施工單位應該認真勘測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并對地基比較軟弱的部位和邊坡部位進行適當的加固。施工現場中若是存在著能夠保證水土功能的樹木綠地,必須破壞掉,就要采取一定的人工保護措施代替。例如:填筑路基時,應該進行坡面防護。
6、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在施工過程中,拌合站、施工人員生活區、材料預制場、砂石料場等場所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保證施工進度,提高施工場地的利用率,并減少施工中產生的污染現象。布置施工場地應該遵循下列原則:對于并不是一定需要布置的工程建設設施減少使用;對施工現場周圍進行隔音處理,并進行防塵綠化建設;充分利用施工場地中原有的供排水管線,減少施工完畢時的工作量;施工期間要盡可能利用周圍的空曠場地和荒地,保證施工進度,合理降低成本。
三、市政工程施工環境保護管理措施
1、制定合理可行的環境保護管理措施。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并對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責任進行分工,對各項可能導致環境污染的潛在因素制定相應的應對辦法,完善施工作業中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在市政施工組織計劃中,充分了解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環境保護工作的薄弱環節,并對與此相關的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明確我國針對市政建設項目中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
2、加強市政工程施工階段環境保護管理。在市政建設施工過程中,針對不同階段的施工特點及時調整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內容,并及時制定相關的環境污染處理方案,不斷提高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水平。定期調查施工作業對環境的影響,對施工階段可能造成的污染狀況進行評估,以此制定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措施,把市政建設施工階段對環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3、完善環境污染發生后的處理機制。對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事故,應按照環境保護與污染處理預案及時采取措施,并及時將污染事故的現況及發展趨勢上報相關主管部門,以便于主管部門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避免污染進一步擴大。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環境污染事故,應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對造成污染事故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并針對市政建設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漏洞進行整改,不斷完善施工作業階段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
四、結束語
在市政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環境保護管理力度,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事故發生,并對施工人員加強環保意識培養。
參考文獻:
[1]孫先鋒.淺談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環境問題[J].中國科技信息,2011,23:56.
[2]穆曉芳,李正紅,王青秋.淺談市政工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J].科技信息,2013,24:422.
[3]安豐悅.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4.
[4]李啟明,馬輝.淺談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J].科技致富向導,2013,20:360+385.
小編推薦優秀的建筑類期刊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建筑工程高級論文
《河南城建學院學報》是1992年創刊,1998年8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河南城建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城建類學術理論刊物。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