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建筑業迅猛發展,高大模板支撐體系運用越來越廣泛。但近幾年高大模板坍塌事故頻發,成為建筑施工中極易引發群體傷亡的危險源之一。筆者結合監理的工作經驗,針對近年來造成群死群傷的高大模板支撐體系事故,從事前控制環節的監理、事中控制環節的監理、事后控制環節的監理三方面闡述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監理工作。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將采用圖文聲像多種形式,介紹建筑工程領域新技術、新工藝,反映建筑工程領域新成果、新進展、介紹城鎮規劃、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及新經驗、交流建筑科技方面的新成果。促進建筑工程行業交流,為推動我國建筑科學技術發展服務。
1 高大模板工程的概況及特點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基礎設施和工業民用建設總量劇增,在這些工程建設領域中出現了一些空間、跨度、荷載比一般工程較大,其模板支撐體系也比一般工程更加復雜,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高大模板工程。我們目前把水平構件模板支撐體系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5kN/m2、或集中線苛載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撐體系稱為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比較典型的高大模板工程如重荷載大跨度大截面混凝土框架梁廠房,雙向或單向大跨度混凝土梁板,超高門廳、共享空間、多功能廳等建筑的頂部樓蓋,一些建筑的混凝土轉換層(轉換大梁、轉換厚板、轉換桁架等),城市高架橋的混凝土墩臺、箱梁,跨越兩樓或馬路的廊道等。由此可見,不管在工業、民用建筑,還是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高大模板工程已經大量出現。由于高大模板工程在施工技術、施工方法方面比較復雜,質量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造成較大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因此,高大模板工程應引起建筑工程人員的高度重視。
2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監理控制要點
2.1事前控制環節的監理要點
2.1.1注重圖紙和規范的學習
為了確保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撐體系使用安全,防止出現模板坍塌事故,2009年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制定并頒布實施了《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它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監督管理、施工管理、驗收管理、方案管理以及定義等都給出了具體的規定。在正式進行施工作業前,建筑工程監理人員應當認真研讀此《導則》,并對建筑工程施工圖紙進行分析和研究,明確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過程和注意事項,確定容易發生安全和質量事故的環節,進而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
2.1.2強化施工方案的審核
依據《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以及國家建設部下發的213號文件的規定,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因危險系數比較高,在進行施工作業前應當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施工方案的編制,并組織專家組對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陛進行論證,要求專家組不得少于5人。建設工程監理人員特別是建設工程項目的總監理工程師必須參加方案論證會,對所制定的施工方案是否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符,安全施工具體事項是否能夠真正實施;是否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編制等方面提出建議和意見。施工單位應當根據方案審批論證情況進行施工方案的修改和完善。所編制的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案應當配備計算書,該計算書應當包含模板穩定性、剛度、強度等的驗算,施工荷載等的計算,模板扣件抗滑力的驗算,地面結構、樓板等對模板支撐力的驗算等內容。
2.1.3制定安全監理細則
在正式進行開工建設前,監理單位應當對主管部門的要求、技術復雜程度、工程建設規模、工程特點等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組建適合該項建設工程的監理機構,并為其配備足夠數量的工程監理人員。在建設工程項目監理部門組建以后,應當先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工程監理規劃文件的編制,在考慮到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實際特點以后,將工程監理措施、監理方法、安全監理程序、基本安全準則等內容寫入建立規劃中,并對監理部門的監理人員進行有效分工。
2.1.4注重施工人員資格審查
為了確保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期間不出現安全生產和質量問題,監理人員應當對高大模板施工人員的從業資格進行審查,要求所有參與高大模板施工的人員必須取得建筑施工腳手架特種作業資格證書,未持有該項證書的不得從事該項施工作業。
2.2事中控制環節的監理要點
2.2.1搭設管理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搭設施工中,監理重點檢查現場施工是否與計算書及施工圖紙相一致,現場檢驗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主要檢查部位與要求如下。
(1)支設立桿的地基應平整堅實無雜物,確保排水暢通,不得積水。當立桿落在地面時,須增設強度不低于C10,厚度不小于100 mm的混凝土墊層;當立桿落在樓面時,樓面下應采取可靠的支頂措施。
(2)掃地桿、墊板和底座設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底座宜采用長度和寬度均不小于15mm ,厚度不小于8mm的鋼板和鋼管套管焊接組成。底座下應設置長度不少于兩跨,寬度不小于150 mm,厚度不小于50 mm 的木墊板或12號至16號槽鋼。
(3)主、次梁和板下的立桿間距應成倍數或相等、縱橫成行。
(4)立桿接長必須對接,嚴禁搭接。立桿步距不應超過1.5m,間距不超過0.8m。
(5)模板支撐工程桿件嚴禁與物料提升機、施工升降機、塔吊等起重設備鋼結構架體機身及其附著設施相連接;嚴禁與施工腳手架、物料周轉料平臺等架體相連接。
(6)架體必須連續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橫向支撐及水平垂直剪刀撐;架體四周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牢固拉結,如周邊無既有建筑構件,可采用格構柱法或其他有效方法以提高整個支撐工程的穩定性。
2.2.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分項驗收
(1)施工現場鋼管、扣件等產品質量檢測驗收
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控制進場鋼管、扣件的質量,并按有關規定進行進場驗收和檢驗;對已經進場鋼管、扣件,現場監理人員應嚴格核驗;已經驗收合格的構配件也應加強管理。
首先,購買、租賃的鋼管、扣件使用前必須具有產品生產許可證、質量合格檢測證明和廠家標識。第二,鋼管、扣件使用前應按有關技術標準規定,按批次取樣送有資格的檢測單位檢測,檢測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對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的來歷不明的鋼管、扣件,一律不得使用。第三,搭設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過程中,應使用扭力扳手測定螺栓擰緊扭力矩,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得大于65N·m。
(2)高大模板的驗收
高大模板搭設完成后,總監理工程師應協助業主組織由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業主單位及質量安全監督機構有關人員組成驗收小組,對照有關標準、規范和專項施工方案提出的具體要求進行檢查驗收,并形成書面驗收意見。施工單位根據驗收小組提出的驗收意見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組織復驗,直至驗收合格,否則不得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2.2.3混凝土澆筑作業監理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前,建設工程總監理工程師、施工技術負責人確定澆筑作業安全條件均滿足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在進行混凝振搗期間,監理人員應當采取旁站監理的方式進行澆筑作業監理,同時要求施工單位指派專人負責檢查模板的異常情況,若混凝土澆筑期間發現模板出現異常應當及時匯報,并及時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旁站監理時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是否按照預定方案進行澆筑作業;泵送混凝土時泵管距離澆筑面不應小于20cm、且不允許將泵管搭在模板上,這樣能夠有效降低泵管對模板所產生的沖擊;澆筑期間應當注重對支撐系統的監測,若有松動、變形等情況出現,則應立即停止澆筑作業,及時疏散模板附件的施工人員,以防止模板出現坍塌;澆筑時應當分散、均勻布料,不可在支撐模板上堆料。
2.2.4模板拆除的監理
承重支撐架拆除前,檢查混凝土強度是否符合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要求,確認符合要求后簽署拆模令,并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拆除。
(1)拆除作業必須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作業,分段拆除的高度不應大于2層。設有附墻連接的模板支撐系統,附墻連接必須隨支撐架體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附墻連接全部或數層拆除后再拆支撐架體。
(2)拆除順序應是后搭設的部件先拆,先搭設的部件后拆,嚴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拆除做法。拆除腳手架應嚴格遵守拆架順序:由上而下,后綁者先拆,先綁者后拆。先拆剪刀撐(隨每層腳手架拆除),然后依次是大橫桿、小橫桿、立桿、斜撐桿。
(3)嚴禁高空拋擲。
(4)模板支撐系統拆除時,施工單位必須有專人指揮,做到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地面應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范圍。
2.3事后控制環節的監理要點
在模板支撐體系施工結束后,要對其安全和施工質量進行評定,對施工經驗進行總結,明確后期施工監理工作的重點,以及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認定和處理。建設工程監理人員應當對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期間所產生的資料進行歸檔、整理和收集,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則應立即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3 結語
在進行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作業期間,監理人員應當認真做好監理工作,進而確保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避免出現安全生產事故,以確保企業的發展和利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