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建筑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陸續出臺,使得當前建筑行業進入了一個較為艱難的發展階段,建筑企業想要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謀取一席之地,實施現代化管理以提高核心競爭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這也是建筑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在參閱了大量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相關工作經驗,主要從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創新發展兩個方面對企業現代化管理戰略的實施展開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創新
1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1.1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業的盈利主要是建筑施工銷售收入去除建設成本,當建筑施工收入一定時,建設成本越低則建筑施工企業的利潤就越高,反之,建設成本越高,其利潤就越低。合理的建設成本能夠使建筑施工企業節約更多的資金以投入到再分配和再生產上,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建設成本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每一個建筑施工企業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任何一個建筑施工企業在開發一個項目之前都會進行建設成本的核算,并以此為依據,對施工方案進行研究,以確保獲得利潤的最大化。因此,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1.2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不同于其他的生產行業,導致建筑施工企業的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在建筑施工企業在經營時的特點: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主要是通過招投標的形式來獲得建筑工程的承包權利,以此來開展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活動的。
(2)在建筑施工企業生產時的特點: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主要是通過生產建筑來完成其施工的工作。在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后,正式進入施工生產的環節,主要是由生產人員,生產設備進行生產的。在這一生產過程中,生產具有流動性。施工需要依靠大量的輔助設備來完成。
(3)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產品的特點:建筑施工企業的主要施工產品是建筑物,橋梁,道路,大型工程等等,這些施工產品具有使用年限長,施工的產品較為單一且施工的產品具有固定性的特點。
(4)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組織具有以下特點:
建筑施工企業在組織生產建設的過程中,每進行一個項目的建設,建筑施工企業都會進行組織,成立項目部。因而,獨立成立的項目部具有臨時性。當一個工程項目結束時,成立的項目部就會被撤消。當下一個項目進行建設時,又會成立新的項目部。
1.3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缺陷
首先,目前我國建筑施企業的基本條件太差,尤其是信息基礎設施以及現代化檢驗設備、施工機械方面過于落后。甚至有不少的業內人士也認為施工企業就應當實施粗放型的管理,因此我們很難看到施工企業將計算機納入到自己的管理體系中來。其次,雖然當前我國眾多施工企業也在實施項目管理體制,但實際上往往只是設置個項目經理,而質量檢驗人員、技術負責人員以及監督評估人員存在缺失,根本沒有組建相應的項目管理團隊,很難從根本上實施有組織、系統化的管理與控制。
在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對于內部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各不相同,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在具體的管理中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因此有較大的隨意性。不能系統全面的分析在建筑施工開發過程中的內部控制問題,往往只是進行了部分成本的核算。
下面我們就結合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影響因素及具體表現表格(表1)來探討一下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內部控制主要影響因素 在企業中的具體表現
1、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各項管理機制,比如說績效、人才培養機制、考核、福利制度等等。
2、財務控制體系 主要表現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及相關的保障體制,比如說審計、監督體制等。
3、財務安全保障體系 財務安全保障體系關系到企業財產的安全,這需要我們從企業的安保體制、資產管理制度以及人員管理制度多方便綜合性的構建。
4、風險控制體系 風險控制關系到企業的各個方面,這需要對企業的每一個經營環節和每一個子系統加強風險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
5、信息管理系統 在信息經濟時代,信息管理系統是企業高效管理實施的根本保障,我們應當從管理系統的構建、運行、維護與更新等多個方面對其實施內部控制。
1.4項目風險評價機制的缺失,風險防范能力不足
當前諸多施工企業對于風險的評價是非常片面的,市場環境的惡劣與變化只是企業經營風險的一部分,企業內部經營不善以及管理控制不力也是企業經營風險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企業多注重外部環境,對于內部環境所產生的風險控制意識還有待加強。
比如說,當企業接收一個項目時,必須先對項目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然后再從自身條件出發,來評估自身建設該項目存在風險,同時還應當對業主的資金、信譽狀況以及相關手續辦理等方面進行科學評估,最終決策該項目是否可行;但實際上多數施工企業在項目接收時并不能實施這么規范、系統的風險評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受到利率和國際建材市場價格的影響,企業的風險成本增大。而在我國,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對于風險成本的估計不足,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缺乏對風險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
1.5內部控制監督力度不夠,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差
在大多數建立了內部控制體制的施工企業里,還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制的缺失。首先,專門性內部控制監督部門缺乏,多數企業選擇由領導監督或者是財務部門監督來替代,這往往會形成或管或不管、你管他也管的局面,內部控制監督并不能規范、有序的開展。
其次,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較差,內部審計部門也是施工企業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審計工作人員也會與公司其他領導存在上下級關系,這往往導致他們在審計時可以對存在的問題有所覺察,但是卻沒有權利進行查處,嚴重的還會致使審計部門與某些領導相互勾結,共同損害公司的利益。最后,審計部門采取的大多是事后檢查的方式,事前審計和事中過程性審計缺失,這就使得監督的效力被大大降低。
推薦閱讀:《中國住宅設施》(月刊)創刊于2003年,是由建設部主管,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主辦,住宅設施委員會承辦的住宅設施領域唯一的中央級專業性科技類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