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已經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熱點問題。本文詳細分析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方面、施工企業方面、建設與監理單位方面做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質量管理防空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行業得到迅猛的發展,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的運轉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能否持續快速發展。近年來,建筑行業的發展很快,很多建筑工程項目暴露出了質量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關注,是急需解決的熱點問題之一。如何規范建筑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具有重要價值。
一、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
由于我國建筑工程管理尚沒有建立有效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現有的工程質量管理體制存在著許多弊端,如現有體制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較明顯、封閉管理仍難以適應新的經營模式、監督體系沒有發揮完全的作用、制約機制的制定與執行效果緩慢等等。建筑工程的市場準入制度的管理的不完善,也引起了一些施工企業出現弄虛作假的行為,如虛假的高資質低能力、無資質無能力、施工單位缺少符合要求的證件、超范圍的承包工程等等現象,從而嚴重的影響了建筑工程的質量。另外,部分施工企業過于追求建筑工程的進度,忽視了工程的質量管理。為了追求自身與其他建筑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一味追求工程進度是時,由于忽視了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和控制,導致建筑工程質量受到質疑,從而也危機建筑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2.施工企業施工質量管理有缺陷
建筑從業人員素質整體較低。目前工程建設的“主力軍”主要是廣大外地農民工務工人員,但是這支主力軍的整體素質比較低,科學文化素養較差,很多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都需要進一步提高。由于質量意識不足和作技能不熟,容易造成質量安全事故。另外,由于職業道德缺失,農民工受包工頭的鼓動,偷工減料,工程進度過快,工程質量事故層出不窮。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在一項工程實踐中,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工程技術,還應具備先進的工程管理理念以及較強的人文、法律和國際化的素養和觀念。目前中國在一線工作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員大多是從基層走出的,在實際的技術操作方面經驗豐富,但是由于缺少專業的系統的技術素養以及管理知識,導致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出現很多問題,如缺少領導風范引發的對員工的凝聚力不強、人力資源分配不合理、各環節的運作缺少協調、分工不合理等等。另外,由于我國目前的執業資格考試過于偏重理論知識,導致在從業人員分配上出現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如一些實戰能力強的人由于自身記憶力方面的原因難以通過考試、記憶力強的年輕人容易通過考試卻缺少實戰經驗,引發執業者與實際在崗者之間存在著空隙的現象,進而制約了我國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3.建設與監理單位的質量管理存在問題
建設與監理單位的質量管理存在問題如下:一是對施工企業資質審查較松,導致資質不合格的施工企業進入建筑行業:二是從施工單位接受或索取賄賂,在施工過程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極易出現質量問題,形成“豆腐渣工程”;三是對施工材料、工序、設備等監督不力,對隱蔽工程沒有重點檢查;四是不合規律,趕超工期,很多工序沒有足夠養護時間保證質量,質量隱患頻現;五是業主單位管理混亂,設計要求朝令夕改,使施工單位疲于返工;六是工程驗收把關不嚴,使腐敗工程輕松過關;七是要求施工單位帶資承建項目,拖欠工程進度款從而影響工程質量。
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防控對策
1.建立科學、規范的質量管理體制
目前,管理體制的不健全是制約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科學、規范的質量管理體制是實現企業的各項職能與質量管理有機結合的理想保證。在科學的質量管理體制下將建筑企業的質量責任具體落實到位,使建筑工程管理形成一個有法可依,井然有序的相互協調的整體。盡管我國現在已經頒布運行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規范》,但是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很不完善。為了與國際工程管理標準相接軌,我國應制定明確、規范的法律法規,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國際化與標準化。如此,一方面,有利于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確立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發展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杜絕工程管理中出現執法不嚴與貪污腐敗的現象,進一步促進我國建筑工程管理的發展。
2.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工程人員素質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員不僅應具備過硬的技術知識,在從事管理工作中還應具備設計、管理、經濟、合同、法律等等各方面的知識,因此,建筑企業應著力培養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多多培養在管理、經濟及合同等方面知識豐富的復合型人才。為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勞動效率,建筑企業還應按照統籌優化的原則,實現各建筑之間現實與潛在勞動力的合理調配,保證勞動力資源的最大程度的發揮。在提高工程管理人員素質方面,一方面,應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即實現執業人員與實際在崗人員的一致性,不定期的抽查持證人與管理人員的資料,確保執業資格考試在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執業資格考試方法上,應實現執業資格考試與其所從事崗位的一致性,實現實際管理問題與理論問題的比例的協調。另外,還應實行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實行對管理水平的公正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規整已取得執業資格但是不具備執業素質的管理人員,還有利于激勵建筑管理人員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從而實現人力這一重要環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的作用。
3.規范建設市場主體各方的市場行為
規范建設單位的市場行為。一是規范業主的發包行為。對規定限額內的工程必須進行公開招投標,應由第二方公正單位主持招投標工作,組織獨立的專家組進行評標,嚴禁業主私自發包、暗箱操作、私下交易以及將建筑工程肢解發包給多個施工單位等違規違法行為;二是加強對業主建設資金的監管。許多建設單位利用施工企業急于承攬工程項目的迫切心理,往往要求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進行墊資。這種情況是造成目前許多質量和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嚴格監督建設單位在項目開工前的資金到位率,資金不到位的一律不準開工,嚴查施工過程的墊資現象,杜絕拖欠工程款。規范設計施工企業的市場行為。一是規范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行為。加強市場監督,對無證設計、無證施工、層層轉包、越級承包、以包代管等現象嚴力禁止。對設計施工企業以不正當手段或違法手段承攬工程嚴懲不待。二是健全企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企業內部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制定工程質量的控制程序,每一工序都應有相應的質量控制標準和方法:嚴格設計審核和施工工序交接檢驗手續,在上道工序不合格時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操作。對于施工企業,在施工中還應該做好施工準備、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試驗檢驗、現場自檢、工序交接檢查等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提倡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參考文獻:
[1]劉金輝,張志超.當前建筑施工項目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與破解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36):66-67.
[2]單兆江.淺析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9,(3):26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