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物流逐漸向第三方物流轉變,第三方物流將是整個供應鏈的未來。目前粵港灣大灣區第三方物流雖取得較大的成就,但還存在一些因素制約其發展。文章簡要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
嚴曉禹; 鄒安全; 徐繼超; 胡奧運; 楊佳慧, 物流科技 發表時間:2021-09-09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現狀;對策
0 引 言
隨著現代物流企業外部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方式的變革,傳統的物流模式已經跟不上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步伐,“第三方物流”逐漸受到大家的青睞和重視。第三方物流企業制定標準化的合同,擁有專業的設備和設施,針對消費者的發展和競爭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于是很多企業將部分業務外包給第三物流公司,這樣就可以集中精力發展自己公司的核心業務,有利于公司的資金周轉,同時實現公司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方物流的出現使物流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并且促進了整個供應鏈的科學化管理,總之第三方物流公司用較低的成本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達到降費增效的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由兩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澳門) 和廣東省九個城市 (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 組成,建設大灣區是為了加深港澳地區與內地的交流合作,讓港澳地區參與國家的發展,保持國家的長期繁榮[1]。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技術、冷鏈物流、國際交通物流樞紐、第三方物流等,且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是整個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環節,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穩步發展,可以為客戶節約成本,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同時推動大灣區第三方物流與供應鏈產業的結合與創新發展[2-4]。大灣區各項物流規劃的陸續實施,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帶來重大的機遇,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更快的發展,為大灣區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 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1.1 珠三角地區第三方物流現狀分析。珠三角地區地理位置優越,金融、貿易、咨詢交流發達,可以為客戶提供充足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信息和良好的物流導向,因此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較內陸地區先進。珠三角地區大部分都是沿海一線城市,第三方物流的基礎建設和物流資源都具備優勢,物流行業呈現出整合趨勢,外包發展明顯[5]。許多跨境電商企業都選擇在這些沿海城市進行發展,隨著珠三角地區跨境電商公司快速發展,不少商家通過和第三方的物流企業進行合作把其中倉儲的環節全部外包出去,大大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珠三角地區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初期,物流發展不集中,只能開展基礎性的物流服務,導致整體的利潤低。目前珠三角地區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產品的倉儲、運輸、配送等過程中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運輸經驗,物品流速度加快,并且珠三角地區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售后服務質量近幾年來大大加強,服務質量的提高獲得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并同時有了穩定的客戶來源,實現了企業、第三物流企業、客戶之間的三方共贏[6-7]。
1.2 港澳地區第三方物流現狀分析。香港處于亞太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并且有著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物流業是香港寄予厚望的一個產業。香港現在已經具備了現代國際化物流行業的基本條件,并且第三方物流發展狀況良好。香港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針對某種專長加以培養和發展,為消費者制定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降低物流成本,同時香港第三方物流公司大量吸引軟件技術及管理方面的人才,為第三方物流行業帶來最新的管理技術和現代電子商務管理理念[8]。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視第三方物流行業的發展,努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和地區最先進的交通運輸和物流中心。澳門的第三方物流以轉運為主,這是由澳門的外貿結構和產業結構決定的,澳門的海上運輸、陸上交通運輸及空運都能夠很好地配合珠三角地區第三方物流行業的發展,這樣珠三角地區可以為澳門提供充足的貨物來源,促進澳門的第三方物流的發展[9]。香港、澳門與大灣區內其他港口共同構成了清晰的第三方物流分工和主體地位,在運輸、貯藏、轉移、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處理等第三方物流的各個環節,粵港澳大灣區逐漸構成了協同發展、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關系。2020 年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上,謝堅之前與中國郵政集團同事對粵港澳大灣區進行了調研,他提出要建設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國際空港中心建議,并且建立香港—東莞空港中心和澳門—珠海空港中心,把香港、澳門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機場,讓珠三角的城市也可以享受交通的便利,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供便利的交通環境。
2 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特點
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分別從人員、規模、業務范圍、業務領域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如表 1 所示),可以清楚地發現大灣區第三方物流有以下幾個特點。
2.1 提供綜合型物流服務。從以上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對比分析表和發展形勢來看,第三方物流企業規模宏大,遍及整個珠三角地區和港澳地區,并且業務領域廣闊,涵蓋通訊、食品、便利店、家電、醫療、分銷行業、生產制造業等行業,提供了健全的物流服務,為客戶提供了完整的物流規劃,豐富的物流管理經驗,集采購、供應商庫存管理、倉儲、協助外包包裝、配送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型物流服務。大灣區第三方物流企業沒有安于現狀,不斷追求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從客戶的角度出發,為他們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和解決方案,從而增加自己公司的信任度和穩定的客戶來源。未來,大灣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要著力于提供綜合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而不是只提供單一類別的物流服務,這樣才能具備多式聯運的能力。大灣區第三方物流公司要競相發展,不僅要提升自己公司的形象,而且要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在為客戶節約成本的同時提高整個大灣區供應鏈物流作業的效率。
2.2 搭建第三方信息網絡化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位置優越,各類物流信息較內陸地區先進,因此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斷的轉型升級,引進新的信息技術,把這些信息技術應用到物流的采購、物流運輸、物流配送等一些環節,這樣可以使各類數據快速準確地傳送到下一站。每個環節的信息透明化,即使在某個環節出現錯誤,也可以馬上找出解決方案,有別于傳統的第三方物流服務類型。信息化技術在粵港灣大灣區的廣泛應用,提升了各個公司的運轉效率,例如廣東時捷物流有限公司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傳統的模式已經跟不上現在公司的運轉速度,于是通過與瑞仕格、富勒公司的合作,配備了 2 萬多個托盤貨位的自動立體倉庫 ASRS;再結合 FLUX TMS 的統一調度,就可以實現 600 多臺車輛的管理和路線規劃,對全程進行管控。廣東時捷物流有限公司通過物流信息化的升級和應用,在加快第三方物流作業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自己公司的企業效益。不止廣東時捷物流公司搭建了第三方信息網絡化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其它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在進行了轉型升級,引進了最新的網絡信息系統。
2.3 提供個性化服務。從粵港澳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對比分析表看出,每個公司都有特定的業務范圍,例如廣州廣日物流主要提供倉儲、運輸、包裝等服務,為客戶制定詳細的個性化物流解決方案和供應鏈優化方案。香港東勝物流公司以中港運輸為主要業務,還包括進出口代理、報關、空運、海運等全套的物流服務。澳門縱橫物流公司主要以澳門為中心,為澳門地區提供干線運輸、配送等服務。還有粵港澳大灣區其它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有自己的業務范圍,并且這些公司都根據客戶的要求、業務流程以及它們的產品特征,為它們制定個性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特定的咨詢方案和路線規劃來滿足客戶公司的發展需求。由此可見,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直在尋找方法去適應客戶的發展需求,而不是讓客戶來適應自己。
3 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目前的大部分企業已經從傳統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模式轉變成新型的物流服務模式,能夠為客戶提供綜合型的物流服務,具備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為客戶提供詳細、完善的物流解決方案,盡管如此,大灣區第三方物流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3.1 缺乏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發展的過程中,交通運輸是物流發展最基礎的環節,交通設施完善,不僅可以提高車輛運輸效率,而且在推動大灣區物流的發展中起主體作用。大灣區的交通運輸建設雖然從“量變”達到“質變”,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此外 2021 年佛山市印發了 《佛山市交通運輸局 2020 年加強城鄉物流配送基礎設施建設專項扶持資金使用方案》 的通知,都是為了加強佛山市物流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10],相信之后粵港澳大灣區其它幾個城市也會陸續頒布關于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方案,共同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的物流基礎設施水平。
3.2 中港運輸產生額外費用。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一個貿易自由的港口,也是進出口貨物最多的港口,進出口貨運量較大,因此出現很多的中港物流公司,形成了中港散裝拼車、中港集裝箱、噸車運輸等一些運輸形式。以香港東勝物流公司為例,專注于中港運輸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中港散裝貨拼車運輸,等運輸車輛到達香港后,再安排香港當地的車輛運往倉庫,中港運輸的車輛到達香港不能夠直接進行交倉,因為車輛的型號不一樣,只能等待香港的車輛交接,在等待過程中就會產生較大額外費用,如停車費、搬運費、登記費用等。進行交易的次數越多,費用就會越多,長此以往,無疑是加大了公司的開銷。不僅東勝物流公司有這樣的情況,還有其它從事中港運輸的公司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3.3 第三方物流發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區和香港對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重視程度比較高,當地政府頻繁出臺物流相關的政策。澳門地區 2018 年的 GDP 約為 545.4 億美元,實際增長率為 4.7%,2019 年澳門的 GDP 為 538.6 億美元,對比 2018 年,澳門的經濟不升反降。眾所周知,澳門的經濟靠博彩業和旅游業帶動,為澳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帶來雄厚的資金來源,雖然如此,澳門的經濟發展對博彩業和旅游業依賴性很強,如果這兩個行業發展局勢不好,澳門的經濟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受 2020 年疫情的影響,旅游業受到了重創,使澳門的經濟受到影響。澳門各行各業比較多,都得兼顧,因此對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關注度相比不是很高,使澳門第三物流的發展自然跟不上珠三角地區和香港。
3.4 缺乏科學管理模式和中、高級物流管理人才。雖然大灣區絕大部分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引進先進的信息系統和創新型的管理方法,但這些是中、大型公司才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轉化升級的模式,一些小型的物流企業由于資金不夠,只能暫時延續以前的管理方法,這樣在眾多的企業競爭中就會被淘汰,無法擁有穩定的客戶來源,做大做強比較困難。粵港澳大灣區小型物流企業由于收益問題,缺乏中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因此企業缺乏創新能力和發展的動力,繼續沿用傳統管理理念,不能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這樣一些小型企業的運營效率較低,導致公司的發展缺少活力和競爭力,也不利于粵港澳大灣區第三物流的發展。
4 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發展對策
盡管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但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改變,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形象,提高物流作業效率,而且可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發展。
4.1 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推動企業的規模上臺階。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區九市都靠近海邊,因此港口貿易、運輸行業等都比較發達,并且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很多,特別是集裝箱港口運輸競爭力很強。廣東中外運黃埔公司就針對這一現狀做出決策,搭建了外貿集裝箱綜合信息平臺,減少了數據的錯誤,讓信息透明化,同時引進了新航單系統,滿足了當地政府的各類需求,也提升了公司行業競爭力。廣東中外運黃埔公司,在港口運輸競爭力增強的同時,及時摒棄了傳統的方式,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粵港澳大灣區的同行業物流公司也應向中外運黃埔公司這樣及時轉換思維,公司才能有進步,在當今物流快速發展的時代不會被淘汰,在同行業競爭中才會有優勢,推動企業的規模上臺階。
4.2 加強交流合作,凸顯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香港和澳門都毗鄰珠三角地區,要想以后第三物流的發展越來越好,必須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物流信息交流和業務往來。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的順利通車,交通更加便利,珠三角到香港、澳門的貨物量源源不斷,促進港澳地區的第三方物流發展。隨著現代物流發展的步伐,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全面,擁有先進的物流科學技術,交流合作的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有望超越世界上其它三個大灣區。
4.3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空港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集裝箱吞吐量已經大幅度領先,因此 2020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空港中心建設,努力將香港和澳門打造成國際一流機場,珠三角地區也可以享受航空的便利,拉近了澳門與珠三角地區的距離,帶動澳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隨著第三方物流業務的增多,貨物可以盡快送達,提高整個供應鏈物流作業的效率,為客戶節約成本。同時可以借助當地高端制造業來提升第三方物流優勢,鞏固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工廠中的地位[10]。
4.4 建立智慧型的管理模式和強大的營銷服務體系。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建立創新型的智慧管理模式。深圳怡亞通物流公司從誕生開始就以“整合、共享、協同、創新”為經營目標,在公司管理方面采用內外管理模式,并且組建了智慧型的管理機制,這樣整個公司有了行之有效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堅持橫向管理和縱向管理相結合,打造出了智慧型的整合思維和方法。除此之外,該公司不斷進行項目的整合、文化的融合來適應不同商業模式,也與同行企業進行結盟,整合分散的渠道,通過嘗試和改進,怡亞通物流公司的管理頗有成效。對于營銷模式,怡亞通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它們通常建立 “內容、渠道、執行能力”的營銷服務體系,這樣就可以利用現有的渠道資源、渠道分銷方案進行全程銷售點對點服務。深圳怡亞通的管理模式和營銷手段對公司的發展成效很大,粵港澳大灣區其它公司也應像深圳怡亞通公司這樣作出改變,在摸索中找到適應自己公司的管理和營銷方案。
4.5 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務質量。許多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已經達到了較好水平,但在今后的經營過程中還要不斷加強和提高,始終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為客戶制定規范化的合同物流,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大灣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范圍可以適當的向其它領域延伸,例如金融行業,這樣公司的服務鏈也可以延長,有利于企業進一步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企業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可以增加客戶企業的信任度,吸引更多的客戶資源,這樣企業可以積累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業務范圍越來越廣,提高企業的收益,從而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其次完善的物流服務,為客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二次合作的幾率。
5 結束語
粵港澳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較快,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未來之路任重道遠。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逐漸從“小、散、亂”向物流現代化轉變。但是對比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的發展規模,還存在著很大差距,物流的信息化標準水平偏低,缺乏物流專業化人才。為了推動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政府應該出臺一些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制定規范化的物流法律規定,同時對中小型物流企業進行扶持和鼓勵,讓他們在眾多物流企業的競爭中不會被淘汰,為大灣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雖然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不能像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那樣把業務全部承擔下來進行一體化的操作,但是第三方物流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超越的過程,中小型物流企業應集中力量發展自己企業的核心業務,為不同層次的客戶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務。同時,大灣區所有第三方物流企業都要積極創新,制定符合自己公司的管理體系和發展模式,在政府的支持和帶領下,大灣區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斷完善各環節流程,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