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的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了,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體現了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外語教學方法。本文是一篇教師教育研究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任務型教學法在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中一直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講的問題。本文以高級英語課堂教學為載體,探討如何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到傳統的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中去,以期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提高高級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高級英語,應用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概念及其理論依據
任務教學法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N.S.Prabhu最早提出的。這一教學法的最大特點是通過一系列目標明確的教學活動任務去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學生通過參與、互動、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和自身的認知能力。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在做中學、在用中學”的教學理念是在Krashen的語言習得理論及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高級英語課堂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高級英語是目前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和翻譯專業高年級階段主干課程,三、四年級不斷線。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課程通過閱讀和分析內容廣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經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方面的名家名品,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對名篇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然而,在現實的高級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情況不容樂觀,還存在著以下主要問題:
(一)高級課堂教學以教師個人講授為主,教學模式相對單一。目前大多數的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記筆記,課堂上互動少,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未被調動起來。
(二)高級英語課堂教學過度重視語法、句法的講解,影響了對學生篇章整體認知的培養。在傳統的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授通常以詞匯、語法為主線,過多地采取語法翻譯法的教學方式在進行高級英語教學,學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過多呈現碎片化的趨勢,影響了學生對于文章的整體理解和語篇意識的培養。
(三)忽視文體意識、人文素質的培養。《高級英語》課本中所選的文章材料大多都是比較經典的文學文章,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挖掘的空間。但在實際的高級英語教學實踐中,任課教師對文章中的文化知識和人文內涵顯然沒有作為重點,有些教師一帶而過,有些教師甚至只字未提,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未能接收到足夠的人文素質培養的相關信息。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個人的發展是英語教學的中心。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框架下,任務型的英語課堂教學強調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的過程中,要十分注重學生的個體作用在教學活動中的發揮。英語任課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翔實的語料和使用語言的相應的語言環境,通過活動的組織和串聯,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課堂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任務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高級英語課堂效率。
(一)要更新教學理念。要從強調分析目的語結構體系的結構主義教學理念向社會認知教學理念轉變。前者強調學生被動地接受刺激,機械地進行操練,忽視了人們認識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不利于學習者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陳紹康,2002:89-91)。后者則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個體參與實踐,與他人、環境等相互作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
(二)要改革教學模式。要從高級英語課堂中普遍采用語法分析、句型操練和課文翻譯的語法一翻譯法主導的教學模式向由任務型教學活動驅動的教學模式轉變,變學生被動地吸收為主動地參與,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三)改革作業形式。改變原來高級英語課堂以翻譯和命題作文為主的作業形式,代之以信息收集和整理、文章修辭分析、作者文學作品對比評論、小組討論總結、研究型小論文和課外延展閱讀心得等形式。
(四)改革課程評價和考核方式。改變過去高級英語課程評價重期末、輕平時的評價方式,增加形成性評估的比例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任務進行研究型學習的積極性;改變期末一張試卷定終身的考試方式,嘗試期末以小組匯報、研究性論文等形式的考核方式。
四、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活動設計
為了展示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筆者將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2012級學生中進行教學實踐。為了對比研究結果,本課題組對英語1212班采用傳統的高級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對英語1213班采取基于任務教學法,并采集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
本教學設計將以《高級英語》(張漢熙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一冊第一課“Hiroshima-the liveliest”city in Japan為例,具體設計和實施基于任務教學法的高級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學會批判性地從作者寫作視角理解文本信息和情感表達;學會深度探討文章傳遞的背景文化,比較文化差異,并以此宏觀的理解文章表達的內涵,微觀地掌握語言詞句中的信息;學會通過文獻檢索、閱讀和分析,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通過反復的課堂復述與問題探討,使學生內化課堂知識,加強語言輸出能力。
(二)任務設計
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中自主搜索背景知識關于日本、日本文化、廣島文化、二戰的背景等;引導學生分組進行文章的欣賞和認知,從中國人民的角度、美國人民的角度、日本廣島人的角度闡述對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態度。
(三)課堂設計
總體方法采取批判性思維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模式和語篇整體教學模式等的綜合運用。整個課文的講解設計富有懸念的問題,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課文內容和眼神閱讀文獻,步步推理,共同探討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授課方式
授課方式為任務驅動下的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合作式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已經準備的課前任務的基礎上,授課過程中安排學生進行課堂展示;課堂內留足時間供全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的partner要定時輪換,在課堂上形成多向交流。
(五)課堂展開
1.課堂提問:學生對日本廣島的了解。
2.學生課堂展示,廣島原子彈投放歷史背景與受災情況。(設置學生間互動環節,由學生向班級其他同學提問關于pres.entation提到的相關信息是否已經掌握)
3.Brainstorm。觀看短片后,適時提問學生此刻對廣島原子彈投放的觀點、態度。教師抽查學生回答,在互動中強調原子彈受災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人文主義思考,擯棄民族主義狹隘的歷史觀。
4.Key words learning。由學生負責講解,教師在PPT中進行回顧總結。
5.Detailed learning of the language points.學生按照學號重點負責每一段的字詞句的講解和回答,其他同學作補充,任課教師提前給學生做好問題的準備。
五、結語
由于高級英語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因此任務型教學的設計針對實驗課程有4個教學目標、2個教學重點和2個教學難點,對應的設計了相應的教學方式。在指導學生注重語言形式(language forms)的基礎上,設計了各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合理分配到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各個方面,并通過任務的完成過程,尤其是互動和合作,主要由學習者自身完成對課文知識體系的構建,加速語言信息的內化。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習興趣、團隊合作和歷史知識的缺失,本教學設計添加了很多富有時代性的延伸閱讀材料,要求學生結合presentation進行評述,每個presentation都必須由2-3個學生合作完成。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任務中來,教師在學生課堂表現中加大了考核權重,在字詞句的學習上提前布置任務,由學生為其他學生解答,扮演co-teacher的角色,同時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教學設計中設計了富有挑戰性的懸念性的問題,激勵學生自主檢索文獻材料,觀看各類紀實片,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相關期刊簡介:《教師教育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9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高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主辦的教育教學期刊。辦刊宗旨:倡導學術創新、促進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全方位研究解決教師教育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