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 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 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近年來, 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 2016年達到765萬, 比2015年高出16萬, 2017年預計將達到795萬。畢業生人數持續走高, 使得當前的就業形勢更加的嚴峻, 在這種情況下, 在高等教育、城鄉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 都需要重視這一問題, 本文就對新時期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特點和現狀進行簡單的分析, 討論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路徑。
《就業與保障》雜志(原名《福建勞動和社會保障》),經過近二十年的辦刊經驗積累,目前已成為福建省唯一一份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宣傳人力資源、就業與社會保障工作的社科類期刊,名列全國同類期刊前茅。本刊內設的20多個欄目深入地反映了勞動保障一線干部職工、企業和企業家、大中專畢業生、軍轉干部等群體的聲音,具有其他媒體所不及的獨到之外。
高等教育普及度明顯提高, 大學生人數逐年上升, 目前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關系到大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以及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問題, 如果大學生就業率持續走低, 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及家長對于高等教育的信心, 因此, 高校在開展高等教育的時候, 必須要重視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問題。
1 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
1.1 大學生就業特點
(1) 學生的就業期望值比較高。當前階段的大學生大多是90后的學生, 他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比較優渥的年代, 受到父母、祖輩的寵愛, 思維十分活躍, 在學習、生活中大多比較自信, 他們初出茅廬, 對于未來的期望值比較高, 但就業本身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不僅僅是學生選擇企業, 同樣也是企業選擇學生的過程。在大學教育中, 學校過分重視知識教育, 忽略了學生專業技能、實踐能力的提升, 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動手能力弱“眼高手低”的問題, 學生的能力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殘酷的現實會為學生帶來沉重的打擊, 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非常不利。
(2) 大學生就業標準多元化。當前階段受到企業人事制度、社會經濟形勢、高校人才培養機制等因素的影響,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 尤其是經濟體制轉型之后, 資本主義價值觀極大的沖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 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部分學生追求自身理想信念的實現, 部分學生致力于社會、國家發展, 還有部分學生單純追求更高地經濟效益, 就業標準多元化, 就業形式動態化, 各種就業類型層出不窮, 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時要關注這一問題, 合理地調整指導教育的方法。
(3) 大學生就業動態性較高。面對當前不斷增加的就業壓力, 大學生就業逐漸趨于動態性, 許多大學生都認為應該先就業后擇業, 在實際的就業之中, 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狀態以及從事的崗位職業等, 通過反復嘗試, 最終得到成長, 找到契合自己發展的職業崗位。
1.2 大學生創業特點
(1) 大學生創業意識不斷增強。雖然當前階段高等教育確實還存在許多待完善的地方, 但不可否認許多大學生的專業能力都比較強, 尤其是985、211工程重點院校本身擁有較多優勢的教育資源, 為學生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學習環境, 學生的專業能力較強, 其中有許多人都想通過創業來實現自身的人身價值, 獲得更加優異的生活條件, 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不斷的增強, 高校面對這樣的狀態, 要有意識的引導教育學生將自身的創業意識轉變為創業能力。
(2) 創業資金來源渠道單一。有關數據信息顯示, 絕大多數的企業家在創業初期都是白手起家, 經費自籌, 很少有人能夠從家庭或者自身的人際資本中得到經濟支持, 后期創業發展過程中, 只有大約1/5的企業能夠得到風投、銀行等組織機構的基金支持, 風險投資商在選擇投資企業的過程中, 也大多更偏向于能源環保、生物工程、IT等高科技領域, 對于紡織、制造業等傳統行業中投資比較少, 也就是大學生創業時面臨的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
(3) 行業比較集中。大多數大學生在創業的時候都選擇的是高科技行業、互聯網行業、服務業等, 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的資本要求比較低, 對于運行管理模式、企業的管理機制等要求比較高, 經營管理起來比較靈活, 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此外, 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也為廣大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見, 大學生創業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高新行業, 在傳統行業中比較少。
(4) 技術含量相對比較高。大學生的受教育程度比較高, 在大學階段系統的學習了某一專業領域的科學文化知識, 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力資本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加上近年來產業經濟發展十分迅速, 電子產業、計算機行業、互聯網行業、信息產業等發展比較迅猛, 為大學生提供了較多的創業機會, 因此大學生創業時技術含量相對比較高。
(5) 企業規模大多比較小。大學生創業初期資金較少, 因此企業的規模大多比較小。對大學生創富排行榜上的上榜企業進行統計分析之后可以發現, 絕大多數企業的創辦時間都比較短, 都屬于中小型企業, 許多企業都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 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2 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
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供求關系錯位的問題, 企業招不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優秀的專業人才, 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 大量學生就業就面臨著失業的尷尬境地, 這與高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學生的就業期待、創業意愿等密切相關。有關調查研究顯示, 當代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著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水平不相符的問題, 多數學生雖然在學校考取了各種證件, 比如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教師資格證等技能證書, 但實際上許多學生都難以在工作之中及時的將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結合起來, 并不能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 為自身的就業及創業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其次, 創業過程中, 學生需要面臨比較多的困難, 包括資金、社會關系等, 學生必須要能夠了解當前階段政府的各種關于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等, 同時學生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這種情況下, 許多大學生雖然會有一些創業的愿望, 但并不強烈, 這必然會阻礙大學生的創業腳步。再次, 現階段絕大多數的90后大學生都屬于獨生子女, 父母、長輩對孩子的關注度較高, 包辦了子女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些家長甚至從衣、食、住、行到成家立業都需要考慮到, 這種現實情況下, 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弱, 過分依賴父母, 對于自身的人生規劃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隨波逐流, 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打擊很容易喪失信心, 這必然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創業就業。
3 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
想要切實緩解當前階段大學生就業壓力, 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努力, 還需要學校、企業、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 為廣大大學生構建適合他們就業創業的社會機制。
3.1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
國家的創業機制建設與大學生創業密切相關, 完善的大學生創業機制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越的創業環境。因此國家需要不斷優化大學生就業促進政策, 嚴格落實政府宏觀調控的責任, 通過政策傾斜的方式, 為中小城市的發展吸引更多的外資以及投資商, 為中小城市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同時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外, 國家立法部門要建立完善的就業法律體系, 在現有的就業法律法規基礎之上, 結合當前的社會形勢, 不斷地完善法律建設, 明確就業市場中就業者、企業等各方主體的權利義務, 對暫時失業人員提供失業救濟、失業保險等有關的社會保障;充分發揮社會企業、城鎮社區等社會力量的社會保障作用, 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改變以往勞動力市場區域分割的不利局面, 建立一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體系, 為廣大畢業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擇業范圍。
3.2 加強高校就業創業教育
高校的就業創業教育工作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高等院校在實際的工作之中要能夠結合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能力水平、就業心理等改革學校的就業創業教育模式, 建立立體化的就業指導及評價體系, 構建校院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 重視高等院校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建設, 構筑一個現代化的信息網絡平臺, 將當前階段創業就業市場的有關資料信息及時的上傳到該平臺之上, 共享給全校的師生, 讓所有在校的大學生能夠了解各行業的發展狀態、形勢, 進而結合市場形勢確定未來就業創業的方向, 制定職業規劃。
同時, 各高等院校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通過思政教育, 幫助廣大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勢以及當前階段嚴峻的就業創業形勢, 讓廣大學生在感受就業壓力的同時, 能夠積極的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及就業期望值, 緩解畢業生臨近畢業時的緊張、焦慮、迷茫的程度, 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 找準自己的定位, 能夠以積極、正面的心理面對就業壓力, 將就業壓力化為自身努力的動力。此外, 學校要建立完善的職業輔導體系, 讓廣大學生能夠結合當前階段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職業規劃, 盡可能地利用各種資源拓寬創業渠道, 最終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最后, 學校在各學科教育教學之中, 要能夠重視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要重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只有切實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業就業能力, 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壓力。日常教學過程中, 學校要盡可能多地舉辦各種科技競賽, 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同時加強校企聯合, 利用寒暑假時間, 組織學生深入企業開展專業實習, 與行業內的一線工作人員密切接觸, 了解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 為后期的就業創業打好基礎;深化創業教育內涵,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逐漸為學生滲透創業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業品質, 同時要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以及創業能力, 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創業成功。
4 結語
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是現階段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需要學校、學生個人、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文章僅僅就這方面問題進行了十分簡單的歸納分析, 僅為高等院校的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工作以及有關研究人員的工作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唐秋紅.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特點、現狀與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 2016 (6) :72-73.
[2]魯秀偉, 安婧, 張鐸.大學生就業特點和創業教育現狀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4 (7) :105-106.
[3]薛荷.高校大學生就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 2013.
[4]滑瑞.影響我國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2.
[5]亢靜.內蒙古醫學高等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觀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 201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