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教育程度逐漸提升,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小學語文的教學也得到了改革,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有了巨大的改變。但是,改變不一定會使整個教學向好的方向發展,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教育發展滯后的鄉村學校,大部分語文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理解不透,甚至出現了偏差,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抹殺了語文教學的本性,造成了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缺失。只有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法,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今日教育》雜志是由重慶出版集團主管主辦,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核定的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教育類綜合期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經過多年的努力,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語文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教師也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理解膚淺甚至錯誤,不遵循基本的語文教學規律,與編者意圖背道而馳,在迷惑中教學,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學生語文素質的發展。多年的一線教學,我總結出以下幾方面在教學實踐中被忽視的現象,并提出應對措施。
一、重視單課備課,忽視單元備課
多數教師存在輕視單元備課現象。語文教材的單元是基于一定的目標與主題所構成的教材模塊和單位,落實單元整體備課,能更好地貫徹課文精神,有助于教師準確把握單元教學重點,科學設置單元教學目標,形成教學合力,有效實施語言和文字運用訓練,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起到積極作用。每個單元主要去完成什么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和教材編者的意圖同步。
1.深入明確單元主題,確立研究方向
教學一個單元時,要對單元教材分析、目標設定和重難點分析等進行總體的考量,考慮如何通過具體的課時備課來實現單元的總體要求。小學語文教參在每一單元的單元簡介中都為教師出示一個具體的單元主題,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每個單元的主題都涵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情感目標。所以,教師事先要認真閱讀。如教科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選編了兩篇主體課文《毛主席在花山》《山洪一樣的掌聲》,略讀課文中安排了兩篇故事《上將與下士》《海瑞當知縣》??谡Z交際與習作中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____讀后感”為題完成一篇習作。教師認真閱讀明確本單元的總體目標是:對學生進行平等待人,不搞特殊化的思想教育。兩篇主體課文在內容設計上,緊緊圍繞單元主題,是兩篇很有代表性的課文。略讀課文中的《上將與下士》《海瑞當知縣》,為主題課文進行很好的資源拓展,在口語交際和習作中也圍繞該主題進行實踐活動。教師掌握了單元的主線,在進行教學時有了總體的認識,為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明確了方向。
2.圍繞單元主題和教學內容重組
單元主題備課就是要根據課程目標的整體性,圍繞每個單元的教學主題,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歸納,來形成一條教學主線,讓教學內容體現出順序,以培養能力為核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使單元主題教學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一般來講,兩篇主體課文的文章結構、中心思想都是一樣的,放在一起來講授更能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整體性。在教學實踐中,通過重新組合教學內容,老師適當進行引導,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文章的內涵,從而真正落實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
二、注重語言的日常積累,忽視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存在一種現象,一些教師認為只要積累了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會運用了,從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引導學生摘抄、背誦精妙的語言和經典的名言等。學生從一年級到小學畢業已積累了大量的精妙語言,又有多少學生能在說話和習作真正運用呢?多數老師都寄望“無師自通”,語言的運用成了語文課堂學習的軟任務,如此的語文課堂教學無疑異化了語文學科的性質,致使語文課堂教學長期低效。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重點不詳,每天忙著聽寫生字、詞語,訓練縮句擴句,停留在表面的教學上,不去挖掘深度,就很難做到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很難回歸語文的本性。那么,如何使學生學會運用積累的語言呢?
要鼓勵學生把積累的語言適當運用于說話和習作中。如教科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七色光一》中,“日積月累”的內容是古文名句欣賞:
1.勿以身貴而賤人。
2.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3.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
一些教師認為,能夠引導學生熟練把上述名句背誦下來就算完成教學任務,其實這只是完成一半的教學任務,重要的是多鼓勵學生如何能在習作中巧妙地加以運用。教師要給學生搭建運用的平臺,由于教科書中沒有相關訓練的設計資料,只能依靠教者設計訓練,可以設計如下的訓練:
選擇適當的名句補充在 線上
1.我的哥哥雖然是一位名人,但是他從來不_____(勿以身貴而賤人)。
2.去年中秋他送我一盒月餅,_____今年我回贈他幾顆柚子。(禮尚往來)
3._____,是人之常情。(禮尚往來)
4.老師經常教育我們:人無貴賤之分,不管他富有還是貧窮,我們都要尊重。就像大詩人李白所言_____。(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
三、重視寫作訓練,忽視說話培養
進行說話訓練,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與良好的說話習慣,屬于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說話是寫話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口語表達的最佳時期。教科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編者在每個單元都安排了“能說會寫”的內容,在編排的順序上是“說”在前,“寫”在后。而現實的教學中,多數語文教師輕視了“說”的訓練,側重點多數放在“寫”的訓練上。語文水平測試方式都是答卷,沒有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考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兒童具有好動、好奇、好勝、喜歡成功、喜歡贊美等心理特點。小學階段是他們進行口語表達的黃金階段,只有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才符合語文教學規律,為學習語文奠定堅實基礎。做好口語表達訓練應從小抓起,從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抓起。從敢說到愛說,到說完整,循序漸進,從點滴做起,口語表達訓練具有長期性。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1.看圖說話
低年級的教材有許多精美的插圖,便于兒童觀察想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中高年級寫段、寫篇的先期準備??磮D寫話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了學生觀察理解和對語言內在邏輯的把握與運用等多方面能力。因此,要想提高看圖說話水平,最好的辦法是提高學生的語感,勤加練習。
2.編故事
編故事是學生說話表達能力的有效辦法,可以依托某篇童話故事,教師先把課文內容編成故事,準備頭飾等道具,指導學生邊說邊演。這種方式學生表演得形象逼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必須要重視說話教學,加強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使他們的思維敏捷,終身受益。
3.在生活中練習說話
孩子的話題來自生活,他們在家看電視的機會較多,教師可以布置學生看一些有益的電視節目?!度伺c自然》是兒童喜歡的節目,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把看到的內容在同學們面前講一講,從而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小學生的課余游戲豐富多彩,也可以讓他們講一講游戲過程,做游戲時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從而提高說話水平。
參考文獻:
[1]鐘啟泉.讀懂課堂[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鄭杰斌.教師備課新動向[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劉珊,萬明華.語文教學藝術[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