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在新的形勢下,提出了對管理學的教學要求,要求是改變教學內容,重新制定學習任務,注重實踐教學的培養,還要向學生傳授先進的管理思想,培養學生的實際管理能力,讓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學以致用。因此,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迫在眉睫。針對此形象,現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對教學改革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
《當代電大》是現代開放教育的重要教學媒體,對全國電大師生的教與學進行全面指導的期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
引言:
管理學作為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應用性,高職院校的學生要想在畢業之后進入企業的管理工作崗位,就要求在學校必須學好其專業的相關知識。學校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以時俱進,需要時時刻刻的關注企業的動向,了解當下企業對管理人才的需求,了解其管理學發展的方向及人才需求量。學校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學生在畢業之后進入企業管理崗位才不會與實際工作脫節,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
一、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理論,忽略了實踐
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都是按課本的知識去講解,教師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際的操作和應用,造成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并沒有充分用到實際操作中,使學生的實際管理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即使是有實訓的企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規范,促使學生的管理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那么培養優秀人才只能成為空想。
(二)管理學教學課堂較為枯燥乏味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管理學還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教師只是對基本的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沒有對課本以外的知識進行拓展。雖然有的教師會給學生拓展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識,但是教材的案例都是根據教材具體內容進行編排的,對實際案例考察得比較少,使學生無法在實際的案例中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還有一些教師的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對一些新的案例解釋不清楚,導致學生無法進一步的學習先進的知識。教師在按照課本講解知識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學習效率也極差。
(三)教學模式較單一
傳統的教授課堂里,大多數學生是被動的接受教授所講授的知識,在高職院校中存在此類情況較多。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只是簡單的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際操作的培養,造成學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不牢固。在教學評價上,注重知識的記憶,忽視了管理能力的培養,注重終結性的考試,而忽略了平時成績的記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不利于學生發揮主動學習的能動性,不利于自我發展和在優秀的人群中脫穎而出。
(四)理論性教材缺乏完整性
大多數的管理學教材理論教材的完整性欠缺,其中只是簡單的介紹概念的定義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對相關理論的形成與研究過程進行闡述。這像是對理工科的學生要求一樣,只需要知道定律而不需要理解定理推導過程,這阻礙了學生理論管理的提升,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1]。
二、對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學改革提出建議
(一)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
新形勢下的管理學改革,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式,在上課前準備好相關的案例,并結合課本的管理學知識在課堂上分享。積極的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思考,并要求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理論依據。教師還可以成立小組,讓學生們進行交流和討論,這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對管理學的專業知識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提高。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在新形勢下管理教學,對高職院校管理學教師提出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并且是來自大企業技術人員才能有資格任教。對專業教師的要求是要具有企業管理工作崗位經歷的教師才能符合任教條件。高職院校安排其專業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這大大的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培養了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對于兼職的教師,這主要是聘請企業一線的技工和管理工作人員來任教。現在,職業教育綜合發展是一個工作與學習一體化的學習過程,他的發展要求是智力和身心發展一起捉,這有助于學生培養鞏固相關的專業知識[2]。
(三)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大多數高等院校對學科的考核方式最終是通過期末考試的形式來體現的。由于很多學生不重視課堂的平時分,導致課堂分數占總分比例較低,經常出現學生逃課、上課不認真聽講等現象。大多數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在考試的前幾天對管理學知識進行突擊。這樣做的結果導致管理學科失去了原來教學的意義,導致了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到專業的職業技能。因此,學校必須對該學科的考核方式進行整改,對日常課堂表現進行監管。要求把個人的作業狀況、出勤率加入到總分考核當中,這可以讓學生更喜歡在學習上花時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建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每一個小組進行考核,這樣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會積極的參與,爭取提高小組的得分,學生就沒有辦法偷懶了,大大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以后進入企業工作提高了幫助,進而幫助他們養成學習的習慣。
(四)搭建實訓基地
光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還不能夠得到企業的青睞,這還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鍛煉,才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現在還存在著為學生搭建實訓基地的高職院校并不多的現象,導致有很多的學生沒有辦法得到實訓的機會,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學校可以加強與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要求進行人才的培養,企業也可以為學校提供實訓基地,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企業實習,這樣可以節省了培訓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學校應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企業培養優秀的人才做貢獻[3]。
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的管理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教師和學生應該重視該學科,新形勢下的管理學中,教師應該及時的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改變教學模式,有效地利用好互聯網教學資源,做好老師與學生的課堂上的互動,培養學生對管理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學校只有對管理學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其專業知識。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