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主要是地鐵)建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高潮,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亦成為全社會重點關注的焦點之一。由于地鐵施工具有隱蔽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等諸多突出的特點,同時又面臨復雜的地質和外部情況,因此給安全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壓力。本文筆者根據多年的地鐵施工經驗,對地鐵施工的安全生產管理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地鐵施工,事故特點,職稱論文發表,安全管理
引言
安全生產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所以抓好安全管理是干好地鐵施工的關鍵和前提。地下土質多次擾動的特殊性、管線的復雜性、周邊交通繁忙及人員、房屋的密集性等給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危險,其獨有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地鐵施工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控制和提高地鐵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完善項目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
地鐵施工由于投資大、工期長、風險高、社會影響大,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小小安全事故都能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管理體系,明確各級崗位職責。安全管理體系是針對現場安全實施的一套管理系統,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有組織地開展安全管理活動,建立各級安全崗位責任制,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網絡,做到安全工作層層有人抓。
明確安全責任是安全管理的事前準備工作,責任越明確、越細化,準備的就越充分,進入實際操作中就越能提高安全管理的實效性。明確安全責任要充分體現量化、細化的原則和高標準“零缺陷”的管理思想,要結合地鐵項目實際情況,通過合理量化和細化責任條款,激發廣大職工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為現場控制、信息反饋、考核評價做好鋪墊,嚴格界定項目各個崗位安全職責,以提高崗位工作標準,促進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實際操作中,現場控制是整個安全管理系統的起點,現場控制的細化就是安全管理系統的細化,只有強有力的現場控制才能推動安全管理的有序化,也是各級責任制的具體落實。地鐵施工現場管理是核心,排查各類隱患點,做好各種防范措施,緊緊圍繞“查隱患,找死角,反違章,保安全”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檢查,找準重點和薄弱環節,加大檢查督辦力度,針對地鐵施工工期緊、任務重的特點,做好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徹底消除施工生產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
2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從實踐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人員素質不僅僅是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也是企業整體發展的需要。要重點把握好培訓對象、內容、形式、效果等4個環節,切實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訓對象的層次性和培訓形式的多樣性,把職工安全知識、安全技術水平、業務能力與職工個人業績考核相結合,與激勵機制相結合,使企業管理人員及職工達到較高的業務水平、較強的分析判斷和緊急情況處理能力。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獲得長期、穩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規程操作,不違章;對管理者教育的目的是獲得科學的、穩定的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決策能力,即自覺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能力,在緊急、危險、關鍵時刻能夠正確處置的能力,在各項工作中對影響安全因素的預見能力,在規章制度無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作出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決策能力。
通過直接實踐和間接實踐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間接實踐是通過理論、規范、標準的學習而獲得管理知識。因此要求我們認真學習專業的科學基礎知識、認真學習來自于專業的科學基礎知識與經驗教訓相結合的規章制度。直接實踐是要從事故中得到經驗和教訓,因為事故是強迫人們接受的最真實的科學實踐,要重視事故的調查處理,做好事故的統計分析,掌握事故發生的規律,以此指導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 科學安排施工方案合理采用施工工藝,通過技術手段保證安全
在地鐵建設施工階段,采用明挖、暗挖、盾構等施工方法和輔助工法進行基坑或區間隧道開挖時,易發生不均勻沉降、地面塌陷或隆起,其主要原因是地層周圍巖土體的原始應力變化和受擾動或受剪切破壞的重塑土的不固結。因此,選擇錯誤的施工方法和圍護方案會造成附近地下管線斷裂或引起周圍建筑物的開裂、傾斜甚至倒塌。
依據地鐵工程相關設計在施工前選擇適當的施工方法、輔助工法、結構材料和加固保護措施,制定切實而行的《施工組織計劃》、《施工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和《安全操作與安全作業規程》,經報上級和監理工程師確認后實施,在施工中根據施工單位和第三方監測所發現的新情況,及時做出相應的設計變更或應急處置,經設計、監理等相關單位、人員確認后實施。在施工中要進行詳細技術交底并應聘請具有專門技術等級要求的技術人員對大型設施吊裝、主要模板工程、施工主體變形、地表沉降、地下水位變化、建筑物沉降進行嚴密觀測,并根據觀測數據調整施工方案,確保施工周邊建筑物安全。
4 積極開展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工作,加強施工風險管理
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是現代化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即對一個項目安全基礎的現狀和水平進行正確的評價,并對各方面危險因素的多少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以明確事故發生的重點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實現超前控制,減少和消滅事故。
對于地鐵工程這樣投資多,難度大的工程,每個階段出現的風險問題都會引起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甚至會出現災難性的后果。實施風險評估,對施工周圍的風險因素進行比較全面、詳細的識別,對發生頻率高或可能造成損失大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預防,能有效減少工程事故發生。在地鐵工程實施前,應充分和科學地預測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有效地風險分析和評估,建立地鐵工程風險的預警管理機制,并應在施工的過程中對風險進行控制,制定相應的風險處置措施。
地鐵施工必須實施動態的風險管理,采用量化風險評估方法,對施工中潛在的重大風險或事故須進行專項風險分析。通過制定施工風險管理專項實施細則,建立風險預報、預警及預案,開展信息化施工,利用現場監測數據和風險記錄,實施施工風險動態跟蹤與控制,做到有效規避或控制工程建設風險,減少各類風險事故的發生,降低因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進而達到工程建設安全、質量和環境保護等各項目標。
5 加強安全管理標準化、施工作業規范化
安全管理標準化、施工作業規范化工作是現代化管理工作之一,它最根本的意義在于規范人的行為,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工作,它是強化安全監督體系的具體方法之一。
安全標準化活動除重視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和場容場貌外,還應注重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管理標準化的內容主要有:管理制度的標準化、組織建設的標準化、安全教育培訓的標準化、安全檢查的標準化、內業表格的標準化、事故處理的標準化、應急救援的標準化。推廣標準化工作可以讓安監人員能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安全生產,它對所有安全方面的工作通過規范的標準和要求建立完整的安監察標準體系,使安監人員避免工作中的忙亂或考慮不周,有條不紊地履行安全監察職責。
而施工作業規范化工作則是有效防止和杜絕現場各種習慣性違章現象的“良藥”。總結多年來地鐵施工事故的教訓,很多事故都是由于監督不到位、安全措施不當及習慣性違章行為所造成的。推行現場作業規范化以后,就可以使整個作業的全過程處于受控制的狀態,保證每次作業都能在周密的安全措施下進行工作,從而有效地防止和杜絕現場各種習慣性違章現象,克服一些憑經驗辦事,工作不按標準、馬虎了事等各種弊端,最大幅度降低人身、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
6 結語
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科學,是一個比較重要卻容易被忽視的工作,無論是從經濟效益還是從社會影響力都顯得特別突出。尤其是地鐵施工,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和內容很多,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羅一新,熊仁欽,張紅波.關于我國安全防范措施的思考.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2,(12)
[2]季令,張國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