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農業的發展中,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業生產工具兩者相互結合,不可分割。如今農機與農藝兩者關系更加強化,在現代化農業進程中,農機與農藝的結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也應該把握好發展方向,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促進推動農機與農藝的發展,從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本文作者以緩解農機與農藝間的關系和矛盾,推動農機與農藝相互結合,為發展現代化農業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業機械,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
近年來,伴隨著農業機械的發展和普及,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生產工具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兩方面,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機與農藝之間的聯系也日益強化,這就需要強化農機與農藝的結合,以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1農業耕作制與農業機械化的關系分析
對于農業耕作制而言,農業機械化主要是提供服務和保障作用,與此同時,農業機械化又可以加快農藝的變革。早在八十年代,在我國,吉林省便開始加大對大棚育苗技術和機械插秧技術的重視和推廣普及,這就改變了以往的人工插秧模式和傳統育苗方式。伴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耕整地育苗也面臨著新情況和新問題。
在九十年代,我國開始普遍實行拋秧技術,致使農業機械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限制。伴隨著對農機和農藝認識的不斷深化,機械化育秧、插秧、收獲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有數據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十年中,大、中型機械翻地是大部分發達地區土地的耕作方式,伴隨著農耕技術的發展,小型拖拉機配套滅茬耕整地的耕作方式開始逐步應用[1],相對而言我省乃至我縣機械化程度較為落后,但連年滅茬耕作也是造成土壤板結嚴重現象產生的直接原因,導致土壤耕層只有15cm左右,與此同時,犁底層的土壤變得硬脆,同時也破壞了土壤養分輸出能力。因此,急需推廣普及深松深翻保護性耕作技術,以有效地促進農業的發展。
2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中的農機與農藝的關系分析
2.1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農藝要求
截至目前,常用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包括四種:秸稈殘茬與表土處理技術、免耕播種施肥技術、雜草及病蟲害控制技術以及深松技術。在應用這四種農藝技術時,要及時地與農業機械有效融合,以推動農藝技術的實現。
2.2保護性耕作中的農業機械的基礎性地位
在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中,先進適用的保護性耕作機械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可忽視。近幾年,在我省免耕播種機在旱田種植區開始廣泛應用,機械化播種、收割等技術則在川水種植區得到大力推廣,而淺山地區由于受到種植地塊的限制,制約著機械化技術的應用,也造成農機與農藝沒有發揮效益。一般而言,一臺免耕播種機的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有效地覆蓋破茬開溝、播種、深施肥、覆土等全過程,這有助于農業生產成本的降低。
2.3農機與農藝融合有助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先進技術和先進機械的應用有助于節約農業生產成本,同時也有助于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從而有利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有數據資料顯示,與人工作業相比,一臺免耕播種機作業效率較高,一般為1hm2/h[2]。
2.4農機與農藝結合方式
農機與農藝的結合方式一般包括三種:一是農藝服從農機,二是農機服從農藝,三是農機農藝共同協調發展[3]。伴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機與農藝必須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唯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3農機與農藝結合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性條件
3.1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性條件
農機與農藝結合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性條件。農業生產技術先進、設施裝備發達,且其服務體系完善,組織經營高效。農業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就是要借助于現代科學技術裝備來發展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產量,以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有效提高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一個根本標志,這也就是說,對于世界各國來說,農業現代化的首要特征便是高度發達的農業勞動生產率。
3.2農機與農藝之間的矛盾分析
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這一問題上,現代化的農機技術和農藝技術均可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當前在我省,農機和農藝之間的矛盾仍然包括農機與耕作制度之間的矛盾、農機與作物品種之間的矛盾、農機的單一性與農藝的多樣性之間的矛盾以及適宜機械化操作的農機與適宜手工操作之間的矛盾等。如前文所述,農機與農藝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兩個方面之間存在著種種矛盾,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機與農藝的有機結合,以加快農業的發展,就要認真地分析農機與農藝之間的種種矛盾,并及時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4結語
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農機與農藝的結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是,截至目前,受到兩者內部矛盾的制約等因素的影響,農機與農藝的結合水平仍然較低,這反過來又會制約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這就需要認真地研究分析農機與農藝結合的必要性及兩者之間的矛盾,以有效地促進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從而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普文學.加強農機農藝融合促進農機化快速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6,36(22):67.
[2]石旭磊.農業機械化的作用及發展措施[J].時代農機,2015,42(7):14-15.
[3]付桂秋.農機農藝結合搞好農機推廣[J].農技服務,2016,33(5):175.
相關閱讀:農業研究與應用論文費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