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效益型畜牧業是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所謂效益型畜牧業是指以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為基本要求的,以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標準化、科學化為方向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畜牧業。效益型畜牧業應有自己的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畜牧業,效益,評價體系,論文發表
發展效益型畜牧業是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是提升我國畜牧業競爭力的需要,是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是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因此,如何發展效益型畜牧業是一個重要課題。
一、效益型畜牧業涵義初探
所謂效益型畜牧業是指以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為基本要求的,用現刊發展理念指導、用現代設施裝備、用現代科技改造、用現代經營管理方式發展的,以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標準化、科學化為方向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畜牧業。
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是效益型畜牧業本質的內容。優質是指畜產品一定要保障質量安全。進一步加強畜牧業產地環境、生產投入品和養殖過程的監管,重點實行標準化生產,加強對飼料質量和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的監測,推行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大力提高畜產品質量水平。高效是指畜牧業要提高生產效益。加快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和貿易,實現畜產品增值增效,促進農牧民增收。生態是指畜牧業發展要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制,組織實施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工程,積極推行基本草原保護、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發展以秸稈養畜、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安全和高產兩者含義上有重疊之處。主要是指畜牧業發展要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擴大良種供應能力,加強飼草料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畜牧業,增加肉蛋奶等畜產品的供給,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改善居民膳食營養結構,維護食物安全。高產更加強調主產品的“量”;安全則更側重于整個畜牧業的健康和持續發展,要求有合理的經營方式和經營形式、有合理的生產結構,即質,進而保障畜產品的有效供給。
需引起注意的是,優質、高產、生態、高效、安全既是相互聯系的,又是相互制約的,整個效益型畜牧業是各個組成部分和影響因素之間博弈的過程。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其中的均衡點,促進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二、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的目標及指導思想
(一)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的目標
在充分了解影響效益型畜牧業的因素的基礎上,找到能正確反映效益型畜牧業全貌的指標,并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進而為評價區域發展效益型畜牧業提供標準。效益型畜牧業的內在目標是多重的。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在畜牧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發展效益型畜牧業的評價就是要刻畫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之間的協調程度及總體發展水平。支撐效益型畜牧業發展的因素對上述五個方面有巨大的支撐作用,是效益型畜牧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思想
建立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總的指導思想是:從我國國情出發,科學界定效益型畜牧業的概念,充分借鑒現有國內外的研究成果,既便于實際操作,又能比較全面地反映發展效益型畜牧業的現狀和水平。具體講:一是效益型畜牧業評價的核心是促進效益型畜牧業發展。二是促進效益型畜牧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處理好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諸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原則
建立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全面性與簡明性相結合、系統性和層次性相統一、規范性和開放性相結合等原則。
四、 效益型畜牧業綜合評價方法和模型選取
(一)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
鑒于對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方法的優劣的分析,考慮到畜牧業的多目標性及高階性特點,為建立一個比較穩定的指標權重體系,在結合專家調查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權重。采用這種方法同時還基于以下兩點考慮:一是效益型畜牧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應該具有通用性和穩定性,應為一個地區或多個地區的畜牧業評價創造條件,以增強縱向與橫向的可比性;二是主觀賦權法盡管主觀性較大,但作為一種評價,本身就會帶有評價者本身的主觀認識,綜合運用專家調查法與層次分析法,通過群組判斷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克服主觀賦權法的缺陷,從而確保指標權重的客觀性。
(二)效益型畜牧業評價指標體系的標準
鑒于當前有關效益型畜牧業理論研究的不成熟性與相關指標缺少嚴格的定量評價標準,即指標缺少可參照的閾值或分段標準,我們采用比重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采用這種方法基本能滿足評價目的的需要,增強歷年效益型畜牧業評價值的可比性和穩定性。
五、效益型畜牧業實際測度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
由于一些數據的難以獲得性,所以有必要設計一個實際測度評價指標體系。像畜禽發病率、死淘率、畜禽良種覆蓋率、畜禽商品率、畜禽糞便處理率等指標難以獲得,所以我們在進行綜合評價時只能放棄它們,建立一個數據相對好獲得的效益型畜牧業實際測度評價指標體系。由質量安全認證數、單位主產品凈產值、機械化程度、飼料轉化率、主產品產量、人均畜產品占有量、勞動生產率、占用的資金量、龍頭企業數、單位生產成本、成本純收益率、畜產品總產值、人均產值、草原退化面積、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畜牧業產值占GDP比重、奶產量占肉、蛋、奶產量和的比例、牛羊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例、飼料作物種植比例等19個指標構成。權重依然以上述效益型畜牧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為準。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