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穩定而快速的發展,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能為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林業物質能源豐富,開發和利用林業物質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戰略。本文主要對我國在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建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未來的科學化發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能源短缺,可持續發展,能源林基地建設,科學化發展
前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在不斷地提升,化石燃料作為一種非可再生資源日益短缺,而且還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同樣我國能源緊張局面也不容忽視,自1980年以來我國的能源消耗總量就以年均增長約5%的幅度遞升,2007 年,消費煤總量為26.56×108 t ,石油基本上一半需要進口;到2020年煤的需求量將達到25 億~33 億t。這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尋找清潔型的可再生資源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眾多的生物質能源當中,林業生物質能源脫穎而出,它不但在地球分布的范圍比較廣,而且還能以多種形式開發和利用。開發和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國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林木生物質能的發展,開發和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已經成為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加快林業生物質能源林的基地建設,積極推進林能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建設遇到的樹種資源、良種化程度、發展資金投入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今后未來的林業基地發展提出科學化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一、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建設現狀
我國林木生物質資源比較豐富,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現有森林面積在1175億h㎡之上,經濟林面積在2140多萬h㎡,經濟林中的木本油料林面積約萬600多h㎡。 現已查明的油料植物就有1500多種,它們適應性比較強,分布范圍比較廣,能夠用于建立規模化生物質燃料油原料基地的喬木樹種就有30多種。比如油茶和油桐近20年來產量穩中有升;光皮樹、黃連木、文冠果等樹種的果實是開發生物柴油的優質原料,而且它們有的還是荒灘、荒林造林種樹的優質樹種。據有關部門的測算,我國現有的林木生物質中能夠用作工業能源原料的生物量在3億噸之上,如果開發、利用的效率比較大可以替代將近2億噸左右的煤使用。但是我國地域廣闊和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大部分主要分布在邊遠的山區,資源集中性比較差,產量還有待于進一步穩定,原料供應的及時性還比較差,難以進行產業化與規模化的經營,只有建立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基地進行科學的規模化培育才能把原料的成本降低,不斷滿足林業生物質能源的開發需求。為進一步推動林業生物質能源林的基地建設,國家林業局已經同中國石油、中糧集團、中國電網等企業展開了合作,利用大企業技術、資金與技術開發的優勢推動林業基地的一體化發展。為適應國家能源的戰略發展需求國家林業局將其發展列入了“十一五”重點發展規劃并計劃了到2020年的林業建設的發展目標。經過這些年的林業基地建設有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發現了一些問題,也取得了一些可貴的經驗,并充分調動了當地政府和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今后進行大規模的林業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能源林基地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能源林的培育相對緩慢,樹種資源的開發有待提高
目前的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定位于油料作物的果實,雖然在我國有大范圍的種植面積,總量也比較大,但是它們在密度上、收集上、儲存上以及物流方面收到的限制比較大。綜合以上限制條件只能建立小規模的生物柴油廠,難以滿足零散木本原料油高利用率的需求,能源林的定位要向能源林的集中與加快培育轉移。國家雖然進行了大規模能源林項目規劃但是進程還是應當加快。我國地域廣闊木本油料樹種資源也比較豐富,在世界適于不同氣候栽培的60多種優質樹種中,我國的幾乎有一半的樹種可以栽培,可栽培的大部分樹種中有的我國還是原產地,而我國已選定的培育樹種只有4個即發展相對成熟的小桐子、黃連木、文冠果和光皮樹。由此可見加大對其它樹種的開發與利用的力度應當加大。
(二)良種化程度低
國家和有關政府近年來對林業生物能源林的建設比較關注,在科技與管理上也做足了力氣,但是由于各地的發展程度高低不同和我國進行規模化能源林建設的時間不長,從良種的選育到原料林的豐產管理的整套環節,在技術的推廣與研究上還有一定的滯后性,還未真正的在各地的林業基地建設重落實。重點是良種的繁育技術、良種的培育與進一步推廣有些滯后,在產量上難以保障,嚴重制約了基地的進一步發展和今后的產業化的開發與利用。
(三)基地布局分散 ,經營模式單一
由于分布布局比較分散難以滿足開發與利用的需求。基地的分散布局不適應規模化的發展和經營的產業化需求,據研究林業生物能源基地原料的運輸半徑以40公里為最佳距離,但是許多地區的運輸半徑遠遠大于40公里。目前省級的林業基地建設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公司與農戶結合和公司與基地結合的兩種經營模式,但是在實際的運作中的林業基地的承包與申請的合同簽訂問題、基地的產權問題以及油料林果的訂單收購等問題落實性比較差,經營模式的單一制約了基地的進一步發展。
(四)發展資金有待提高
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建設需要的資金比較多,比如在良種選擇、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故事采收等都需要資金的投入。但是我國有的地區經濟條件交差,政府財政吃緊,政府在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上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再加上近年來勞動力與原材料的價格提升使得造林成本同往年比有較大的提高,間接影響了經營者的積極性。國家雖然鼓勵了一些大型企業參與林業基地建設,但是資金的籌資渠道過于單一,難以滿足對資金的需求。
三、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未來發展建議
(一)資金補貼程度要加大
由于林業生物資源的分布不均勻,密度比較低、技術不夠先進以及物流等問題造成林業生物資源的發展在有些地區已經處于停滯狀態,嚴重阻礙了其進一步發展。整個過程需要的資金比較多,政府的投入金額也有限打擊了經營者的生產積極性。但是林業生物能源較高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理應得到更多的補貼支持,加大補貼力度有利于林業生物能源基地的發展。
(二)實現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的規模化培育
結合我國能源林分布比較分散、收集與運輸比較困難的缺陷,應該根據我國能源林生長的特點和區域性開發與利用的整體情況進行比較科學的規劃與整體性的部署,加大對能源林基地的建設。重點是要把林業生物能源的規模化培育放在突出位置,這樣既有利于進行科學化的統一管理,又利于降低在收集與運輸等方面的成本。
(三) 實現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的科技化培育
科技化的提高有助于生產力的提高。加強對林業資源的科技研發力量的開發與創新是發展的源泉。要積極利用比較先進的生物技術選育抗逆、速生、高產的新品種,在能源林的示范基地必須加強對栽培工藝方面和轉化利用的技術研究。我國各地的林業部門既要重視樹種的流通與管理,又要重視能源林在培育到銷售等環節的整體性產業鏈條的建設。參與經營的企業和個人必須服從國家和地區的政策種植能源林;還要盡快形成國家級的能源林監督系統,對種苗的技術進行監督,發現有問題的種苗及時處理防止再次流通。
結語:
我國的林業生物能源基地建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總體上還存在諸多的不足,我們努力克服基地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積極開動腦筋,汲取經驗與教訓,實現林業生物能源基地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倪維斗,陳貞,麻林巍,等.關于廣義節能的思考[J].中外能源,2009(2):1-8..
[2]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叢書生物質能卷[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3] 趙江紅.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的調查思考[J].林業經濟,2009(3):13-16.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