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市場管理是一項長期性、反復性、艱巨性的工作,直接關系到糧食的生產安全,種子的管理與農村穩定,農作物高產有著息息相關的問題,所以種子的管理很重要。
摘 要:隨著種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種子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種子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種子管理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為進一步加強種子管理工作,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種子市場;管理;對策
種子作為農業生產和發展的源頭,是一種無法取代的基本農業生產資料。無論是在農業技術并不發達的古代,還是在現代化農業普及的今天,種子這一載體在農業生產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種子市場管理的對策。
1 健全種子管理機構
加強種子管理隊伍建設,財政要預算工作經費,確保執法人員在本行政區域內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種子市場檢查,以強有力的保障措施.加強種子市場監管,杜絕假劣種子上市,保障廣大農民的利益免遭損失。按照建設新型種業體系對人才的要求,切實加強種子管理人才隊伍的培訓教育,努力培養一支知法、懂法、依法行政的種子管理隊伍。
2 加強對種子經營者的業務培訓
必須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對經營者進行培訓,即種子銷售前對種子經營者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守法經營和基本農技知識,要求種子經營者必須嚴格按照《種子法》的規定經營種子。不符合《種子法》規定經營的種子堅決不予銷售推廣。除按要求備案登記才能銷售外,還應向購種農戶開好種子質量保證單,建立健全種子經營檔案,并對自己所經營的種子標簽標注的內容負責,逐步扭轉純粹為盈利而經營種子的不良觀念。農技知識包括早、中、晚品種的區域適應性;種子浸種消毒和催芽處理技術、栽培技術等。并要求經營者對自己所銷售的種子要有一定程度的售后跟蹤服務。
3 廣泛宣傳,提高種子使用者的法律意識
通過各種宣傳手段,采用不同方式,特別是在“走近三農”活動中,普及法律知識和種子知識,使廣大用種農戶了解如何識別真假種子,并掌握種子的特性特征和栽培技術,正確購買種子。教育農戶在購買種子時,要查看種子經營者的證照是否齊全,購買種子后,要將包裝袋、信譽卡和發票等依據保存好,逐步提高種子使用者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根除不法分子生存的空間,使制售假劣種子經營者沒有立足之地,從根本上杜絕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
4 嚴格種子標簽管理
標簽代表該包裝袋的種子名稱、產地、質量指標是否審定,是否經過藥劑處理等內容,是種子使用者能否購買種子和維權的重要依據。針對目前市場部分種子標簽不全、標識不清的問題,應嚴格種子標簽的管理。標簽標注的內容應按《種子法》第三十二條、三十五條的規定:種子經營者要向種子使用者提供種子的簡要性狀、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條件的說明與有關咨詢服務,并對種子質量負責等。同時標簽標注的內容應符合《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對標簽標注的內容不健全或標識不清晰的種子,一律不準上市,否則按《種子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嚴肅處理。
5 加大種子市場的執法力度,保護農民合法利益
5.1 嚴把市場準入關
一是堅持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嚴格辦證條件,切實做好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核發工作,對不具備種子生產、經營條件的企業,依法注銷其生產、經營許可證。二是建立種子生產經營資質跟蹤檢查制度,要對已領取主要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的種子企業加強監督管理。重點檢查種子生產行為與證照規定內容是否相符,生產條件是否符合規定。發現無證和違法生產種子的,及時制止和堅決查處。
5.2 嚴查種子案件
加大執法力度,對無證生產、經銷假劣種子的經營者要依法從嚴處理,堅持“主動執法,有查有處”的原則,加大種子案件查處力度。對檢查和群眾舉報的問題,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對假劣種子案件嚴格處理決不放過。對違法經營行為不放過。對有問題的經營企業或個人整改措施不落實的不放過。
5.3 跨區域聯合、多部門聯合
對于跨區域種子案件,管理部門應跨區域聯合,對兄弟企業進行有效的聯系,對跨區域相關案件給予大力支持,對處理難的案件,應與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門進行協調多部門聯合執法。
總之,由于合格的種子質量、規范的種子市場都與我國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息息相關,而農業的發展又對經濟的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提升起著主導作用,所以,加強種子質量的監督,加大對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這對國家的興亡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都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小編推薦優秀的農業期刊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
本刊是河南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有關作物育種、園林科學、動物科學、農業工程、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管理科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讀者對象為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師生等。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