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驗證金正大耕地質量修復供試產品磷能復合肥、磷能水溶肥在改良土壤、提高農產品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上的效果,特在阿瓦提縣滴灌長絨棉上開展田間應用試驗示范。試驗結果表明:棉田基施磷能復合肥和滴施磷能水溶肥與全程習慣性施肥相比,棉花單鈴重增加0.09克,皮棉667米2增產6.24千克,667米2增收137.66元;兩種肥料還能有效提升土壤養分含量,從而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本文源自農村科技,2020(06):30-32.《中國農村科技》(月刊)創刊于1994年,由國家科委主管、國家科委農村科技司與中國農函大主辦,以推廣農村適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種為重點,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內容有種植、養殖、加工業、鄉企項目等。
關鍵詞:土壤養分磷能復合肥磷能水溶肥長絨棉長絨棉產量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阿瓦提縣阿瓦提鎮團結村,土壤類型為潮土,質地為壤土,肥力中等水平且均勻,地勢平坦,灌溉水源為地下水。
2.供試材料
(1)供試作物供試作物為棉花,品種為長絨棉新海39號。
(2)供試肥料磷能復合肥(N-P2O5-K2O為18-22-5),1號磷能水溶肥(N-P2O5-K2O為11-30-10),2號磷能水溶肥(N-P2O5-K2O為6-12-42),均由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服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他常用肥料有:尿素(N-P2O5-K2O為46-0-0)、復合肥(N-P2O5-K2O為15-15-15)、滴灌專用肥(N-P2O5-K2O為15-15-15),由本地區農資企業提供。
3.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采用隨機區組排列。每個小區長7.5米、寬6.9米,面積為51.75米2。試驗區周圍設置保護行,各小區間滴灌帶剪斷打結,防止串水串肥。
處理1:全程習慣性施肥,為對照。667米2基施復合肥50千克,隨水667米2滴施滴灌專用肥39千克。
處理2:基肥施用磷能復合肥,追肥選用習慣性滴肥。667米2基施磷能復合肥50千克,隨水667米2滴施滴灌專用肥39千克。
處理3:基肥施用磷能復合肥,追肥追施2種磷能水溶肥。667米2基施磷能復合肥50千克,隨水667米2滴施1號磷能水溶肥12.5千克、2號磷能水溶肥22千克,蕾期667米2補施尿素3千克。
4.耕作與管理
試驗地在春季灌水后,于3月25日撒施基肥、機械整地,于3月27日完成播種,667米2播種2千克。遵循“最適”和“一致”原則,在相同條件下完成小區施肥、播種、水肥管理、化控、病蟲草害防治等工作。各處理按試驗設計要求667米2施用基肥50千克,嚴禁噴施葉面肥,以免影響肥效評價的客觀性。化控使用縮節胺,僅在打頂后的7月25日噴施1次,667米2用量為5克。全生育期共滴水5次,667米2共滴水150米3,其中,蕾期(6月18日)667米2滴水25米3,花期(7月9日)667米2滴水35米3,花鈴期(7月23日)667米2滴水35米3,鈴期滴水2次,8月4日667米2滴水30米3,8月20日667米2滴水25米3。各處理滴肥5次,具體用量見表1。
表1不同處理不同生育階段667米2滴肥量
5.試驗調查
(1)產量測定于9月13日在每個小區內取1個播幅內有代表性的6.67米2樣點,分別數取有效株數和鈴數(單鈴直徑≥1厘米);在棉花吐絮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棉花植株,分3次采集植株上、中、下部籽棉共100朵,測定單鈴籽棉重和衣分。
(2)土壤養分測定棉花收獲后(11月2日),取0~20厘米土層土樣,測定土壤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檢測方法分別用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堿解-擴散法、碳酸氫鈉浸提法、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
(3)數據處理與分析試驗數據采用SPSS13.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ANOVA)分析,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顯著性檢驗。
二、結果與分析
1.對棉花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7月23日對各試驗小區農藝性狀調查,發現不同處理對棉花生育進程和株高、葉片數、果枝數等農藝性狀影響不明顯。
表2不同處理棉花農藝性狀
2.對棉花產量及其構成因子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667米2株數、單株鈴數、衣分及籽棉單產均無顯著性差異。與處理1相比,處理3棉花單鈴重增加0.09克,皮棉667米2產量增加6.24千克,說明施用磷能復合肥和磷能水溶肥較習慣性施肥能顯著提高棉花單鈴重和皮棉單產。與處理2相比,處理3棉花單鈴重增加0.05克,皮棉667米2產量增加4.58千克,說明滴施磷能水溶肥較習慣性滴肥能顯著提高棉花單鈴重和皮棉單產。
表3不同處理棉花產量構成
3.對棉花經濟效益的影響
表4不同處理棉花667米2經濟效益
按照長絨棉皮棉24元/千克、復合肥3元/千克、磷能復合肥3.2元/千克、尿素1.8元/千克、滴灌專用肥3.8元/千克、磷能水溶肥4元/千克的價格計算,得出肥料投入成本和經濟收益。由表4可知:處理3比處理1、處理2每667米2純收入分別增加137.66元、107.82元,說明施用磷能復合肥和磷能水溶肥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處理2比處理1每667米2增收29.84元,經濟效益不顯著。
4.對土壤養分的影響
表5試驗地播種前土壤養分含量
表6棉花吐絮后不同處理土壤養分含量
由表5、表6可知:棉花播種前和吐絮后土壤養分含量變化情況除處理1變化不大外,處理3和處理2土壤養分4項指標均有明顯增加。在吐絮后土壤養分檢測中,處理3土壤有機質含量分別比處理1、處理2增加0.49克/千克、0.26克/千克,但差異不顯著;處理3土壤速效氮含量較處理1顯著增加5.56克/千克,較處理2增加2.10克/千克;處理3速效磷含量分別較處理1、處理2顯著增加15.30克/千克、9.63克/千克;處理3速效鉀含量分別較處理1和處理2增加2.34克/千克、1.00克/千克,說明施用磷能復合肥和磷能水溶肥能有效提升土壤養分含量。
三、結論
1.基施金正大磷能復合肥和滴施金正大磷能水溶肥增產效果顯著,較全程習慣性施肥顯著提高棉花單鈴重0.09克,667米2皮棉產量增加6.24千克。
2.基施金正大磷能復合肥和滴施金正大磷能水溶肥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較全程習慣性施肥667米2增收137.66元。
3.基施金正大磷能復合肥和滴施金正大磷能水溶肥能有效提升土壤養分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較全程習慣性施肥增加5.56克/千克,土壤速效磷含量較全程習慣施肥增加15.30克/千克。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