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茶文化論文
地理標志,為世界貿易組織(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規定的7種獨立的知識產權之一[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11月16日、2003年10月17日,分別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從而拉開了全球文化遺產的保護序幕[2-3]。自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以來,文化遺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在我國形成了高潮[2-3]。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茶葉的種植與飲用歷史起源久遠,文化底蘊深厚,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茶葉地理標志資源與茶文化遺產資源[4-12]。湖北是茶圣陸羽的故鄉,為我國茶葉的主產省份之一,具有豐富的茶葉地理標志與茶文化遺產[10-12]。筆者就該省名茶的地理標志與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與發展對策展開論述。
1湖北名茶的地理標志與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1.1湖北名茶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截至2011年10月15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質檢總局,先后對湖北65種傳統特產實施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這65種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包括茶類8種:鄧村綠茶、龍峰茶、恩施玉露、伍家臺貢茶、英山云霧茶、薤山疊翠、老君眉茶、羊樓洞磚茶(洞茶)(表1)。
1.2湖北名茶的地理標志商標注冊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湖北傳統特產的地理標志商標42件,其中茶類6件:大悟綠茶、英山云霧茶、恩施富硒茶、伍家臺貢茶、恩施玉露、宜都天然富鋅茶(表2)。
1.3湖北名茶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截至2011年10月15日,農業部共登記了湖北傳統特產的農產品地理標志28種,其中茶類5種:鶴峰茶、圣水綠茶、伍家臺貢茶、武當道茶、屈鄉絲綿茶(表3)。
1.4湖北名茶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一般為“有形文化遺產”,相當于日本、韓國的“有形財”[13-14],也就是物質文化遺產。我國41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湖北2處:武當山古建筑群、明顯陵。234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湖北91處。118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湖北5個;18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湖北9個;169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湖北5個。在湖北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工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是薄弱環節。該省所受關注的與茶文化相關的物質文化遺產僅為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泉寺及鐵塔,我國歷史文化名村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玉泉寺是泉仙人掌茶的原產地,泉仙人掌茶為我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羊樓洞村是我國青磚茶、米磚茶的原產地,也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羊樓洞磚茶(洞茶、湖北青磚茶、湖北米磚茶)的原產地。
1.5湖北名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除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外,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國家和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登錄制度[3]。但我國現有的34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均與茶文化無關?!秶壹壏俏镔|文化遺產名錄》中,湖北茶文化方面的項目僅有傳統戲劇陽新采茶戲。《湖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茶文化方面的項目有:仙人掌茶制作技藝、恩施玉露制作技藝、宣恩伍家臺貢茶制作技藝、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藝、武當道茶炒制技、遠安鹿苑茶制作技藝、采茶戲。其中,前5項均為綠茶制作技藝,遠安鹿苑茶制作技藝為黃茶制作技藝,而采茶戲屬傳統戲劇(表4)。
2湖北名茶的地理標志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對策
2.1進一步挖掘與整理名茶的地理標志因素、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理標志(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名茶,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因此,應深入研究該省各種名茶地理標志的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特征,揭示其地理標志特征,為名茶地理標志知識產權的管理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挖掘與整理湖北名茶(尤其是地理標志名茶)的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研究茶文化遺產,從而豐富該省茶文化,促進茶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2.2完善名茶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
湖北名茶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存在如下問題:①“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毛尖茶、著名蒸青綠茶玉泉仙人掌茶、著名黃茶遠安鹿苑茶、著名紅茶宜紅茶、著名花茶咸寧桂花茶等,尚未實施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②該省所有國家地理標志茶均未建立國家質量標準;③國家地理標志茶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情況很差;④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相對較小。因此,該省需要從地理標志申報、質量控制、專用標志使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等方面,完善名茶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
2.3加強名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湖北具有豐富的傳統茶制作技藝,尤其在蒸青綠茶、黃茶、紅茶、米磚茶、青磚茶、桂花茶等制作方面。然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傳統技藝類中并無湖北茶文化遺產項目,有些名茶制作技藝甚至尚未列入《湖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因此,應加強收集與整理名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宜紅茶、咸寧桂花茶、羊樓洞磚茶(青磚茶、米磚茶)、鶴峰茶、圣水綠茶、屈鄉絲綿茶、英山云霧茶、恩施富硒茶、宜都天然富鋅茶、大悟綠茶、老君眉茶、薤山疊翠、龍峰茶、鄧村綠茶等名茶制作技藝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仙人掌茶、恩施玉露、宣恩伍家臺貢茶、五峰采花毛尖茶、武當道茶、遠安鹿苑茶等制作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而加強該省名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2.4加強名茶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