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高等教育
臨床實習是基礎醫學教學的延伸,是臨床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生將前期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工作中,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的必經之路[1]。臨床帶教老師是醫學生接觸專業實踐的引導者和啟蒙者,肩負著傳授醫學知識和培養醫師職業素質的雙重任務。
1教師的自身素質
1.1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早在韓愈《師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臨床醫學教育工作者,有其職業的特殊性。臨床醫學教育者,首先是一名臨床醫務工作者,這是由臨床醫學這門課程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臨床醫學不同于基礎醫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就要求臨床帶教者首先要注重自身專業知識水平的提高。帶教老師主要是幫助同學將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因此教師過硬的專業知識是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的基礎。
1.2教師的教學水平:作為一名教師僅有專業知識是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的。教師要注重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一觀點不僅已成為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共識,更是廣大從事教學實踐的一線教師的切身體驗。從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人類的教學研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人類對教學的認識不斷地提高和發展。那么,什么事教學藝術?指教的藝術和學的藝術的統一活動方式。在這一活動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在教學規律和美學規律的指導下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教學雙方的個性與創造性以及教學環境的一切條件,靈活地運用富有審美價值的教學形式與方法,使雙方能夠在愉悅中有效地教和學,以取得優化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教學藝術是教師長期積累,努力探索,積極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因此,教師還必須注重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我院任教的帶教老師,都是經過教師上崗培訓,取得教育部門頒發的《高校教師資格證》,能較好的應用教學的藝術,提高教學質量。
2呼吸內科教學方法總結
2.1呼吸內科帶教工作存在的困難:呼吸內科由于其病種的復雜、特殊性,臨床工作有其專業性特點,因此給臨床實習帶教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1學生方面:實習學員剛從學校來到醫院實習,由于醫院環境,人際關系及學習方式的改變,其心理活動也有一定的變化,尤其在剛接觸臨床時,對環境、臨床工作存在陌生、好奇又緊張的心理,在病區面對著患有各種疾病的患者及陌生的帶教教員,產生擔心、自卑甚至惶恐的心理。
2.1.2患者方面:近年來,醫患關系一直是比較敏感的話題,造成很多患者對醫院的不信任感,很多患者不信任學生,給臨床帶教工作帶來很大難度?;颊咭话愣酁槟昀象w弱者,基礎疾病較多,抵抗力差,心肺功能差,患者或家屬擔心體力不支,或受涼加重病情等原因,不愿配合臨床教學工作,或愿意配合卻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地域差異,我院地處廣西南寧,好多患者講狀語或地方俚語,而學員多為祖國各地,造成醫患交流溝通障礙,給臨床帶教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另一方面,患者多年齡較大,聽力及表達能力下降,也給臨床帶教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由于呼吸內科疾病特點,典型病例缺乏,是臨床帶教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2.2呼吸內科帶教方法總結
2.2.1入院前培訓很重要:入院前培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一般臨床思維和技能的培訓,二是醫院規章制度和科室要求的培訓。來我院實習的學生以本科實習生為主,每科輪轉時間為1~3周,時間較短,往往在來到醫院前未能做好充分準備。為了使他們能盡快熟悉新的環境,進入角色,有必要對其進行入院前學習,強調遵守學習紀律與醫院規章制度。每次實習生入院學習前,都會集中起來參加“崗前培訓”學習醫院的規章制度,要求實習生培養良好的紀律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幫助學生盡快轉換角色,樹立起醫師的觀念和形象。在實習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實習醫師不善于同病人交流,通過教育要使其懂得病人是我們的服務對象。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師,首先要懂得關心病人,尊重病人。故帶教老師應作好表率,幫助學生樹立起醫師的形象和責任心,提高學生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
2.2.2PBL教學法值得借鑒和應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法,即以“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20世紀70年代,PBL教育模式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的認可,目前國外醫學教育普遍采用。目前正成為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通過國內外多所醫學院校的教育實踐,已顯現出良好的效果[2]。PBL之所以受到醫學教育界的廣泛重視,其原因在于它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基礎學科與臨床醫學的密切聯系,從而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3]。帶著問題去學習,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將課堂帶到病房進行:在教學查房的形式上我們采取了先在床邊匯報病史及體檢,然后到辦公室講解、提問及結合病例復習的形式[4]。病房是培養醫生的最好課堂。床邊教學是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最好途徑。查房時,帶教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中了解癥狀和體征,根據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幫助他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病情。從而更好的把課本知識同實際病例結合起來,加深對疾病的認識。
2.2.4注重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正向思維教學方式使用的較多,即先說明疾病的名稱,再說明疾病的各種特點,如傳統教學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比如在我們科室肺功能理論課的教學中多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先明確是什么樣的疾病,再分析肺功能的報告。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則基本是逆向思維,即先詢問病史、查體,考慮可能出現那幾種疾病,然后作相關檢查,再次分析最有可能的疾病,也就是需要根據肺功能的報告分析出可能的疾病,即以上我們所說的PBL教學模式。見習是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橋梁課程,這時就要加強培養學生接近臨床工作狀態的逆向思維方式。在見習教學中,通常自肺功能資料庫中調出幾份簡單而典型的肺功能報告,讓學生們試著分析,增強其靠所知道的信息來診斷疾病的能力,以便將來能夠適應于臨床工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