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最基本課程,是大學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計算機基礎課程如同數學、外語一樣,其教學內容不針對某一專業領域,而主要涉及計算機的基礎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術和應用。它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能力、素質方面起到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但是,面對當前新形勢下的新情況、新問題,民辦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開設還存在一些亟待加強的地方。
一、民辦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學校重視不夠
有些民辦院校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重視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落實。個別授課教師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重要性缺乏認識,也影響了該門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2、教師素質不高
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師資隊伍主要有:專職教師、專兼職教師和兼職教師三種類型。個別兼任教師上課有較大的隨意性對教學效果也產生了影響。
3、教學形式單調
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不僅要學習計算機的理論,還應該參加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但是,目前不少民辦院校在計算機教學課程中開設了操作系統(windows98)、office、數據庫基礎、微機原理、網絡基礎、多媒體基礎等。如此設置無法緊跟技術快速發展,無法向學生傳授先進技術。在教學和考核的過程中設置了大量理論環節,忽視了該門課程的實踐性。換言之,教學大多偏向理論傳授,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少。
二、民辦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思路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能力、素質方面起到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對民辦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進行改革,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改革課程結構及內容
目前,計算機的操作水平已經被用人單位廣泛重視,這就要求高校要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重點課程加強建設,提升和優化授課教師的學歷結構,建立一套科學的學術帶頭人、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培訓制度,鼓勵和支持任課教師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從事課程研究工作,設立學科研究課題,并為研究成果的發表創造條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今世界是是高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知識的更新是以月為單位。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規劃的制訂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以三年為一個階段,對不同屆別同一專業的課程規劃應不斷總結、認真修訂。即使在一個階段中,也要進行不斷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內容不斷更新,使民辦院校培養出的畢業生不斷適應社會要求。
2、改革教學方法
(1)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電視教學、網絡教學等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育工作中的載體作用,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育教學活動,使教學更加直觀、形象、及時、生動。
(2)加強教學隊伍的學習、交流和管理
要加強教學隊伍的學習、交流和管理。對專兼職授課教師進行教學指導,組織授課教師開展聽課等學習觀摩活動,從而切實加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育教學工作。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嚴格選聘
要嚴格把好《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師的入口關,《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師必須熱愛該門課程的教育教學,熟悉教學內容與要求,具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有一定的理論功底、實踐操作能力,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能夠理論聯系實際。
(2)強化培訓
民辦院校應創造條件,每年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師提供至少一次的校外學習培訓機會。要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全國高?!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骨干教師集中培訓和地方舉辦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研修班,使教師不斷開闊眼界,豐富教學素材。
(3)加強考核
要加強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師的考核工作,可以考慮在學校考核的基礎上開展教研室評優表彰工作,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計算機是一門不斷更新的課程,教師要不斷轉變觀念,切實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使教師的講授有章可循,學生真正系統的、全面的學習,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