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幼兒教學論文
一、鋼琴演奏中手腕的作用
手腕是連接手臂、手指以及臂部所發出的力量傳送到手指的橋梁,是協調手部與臂部動作的重要紐帶,沒有手腕的參與協調配合,而僅靠十個指頭的積極活動,是不可能具有現代意義上的完美演奏。在鋼琴彈奏技巧中,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演奏風格。古典樂派強調的是:手指在獨立、快速的跑動中,顆粒性強而均勻、音色清晰明亮。在這種彈奏方法中,手腕始終起著支配手指的運動方向、調節手指活動幅度、保證手指各種動作的輕松自如的作用。在浪漫派的鋼琴作品演奏中,要使旋律線條更富感染力、準確刻畫出內心變化的感情色彩,手腕則起著調節手指、手臂及整個軀體的協調作用。在自然重量彈法中,手腕的作用在于支撐著手臂乃至軀體的自然重量暢通無阻地通過指間傳送到琴鍵,根據不同音樂風格所需的不同音響,調節手指與琴鍵的高度、角度、速度、力度等,總之,手腕在整個鋼琴演奏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概括起來有兩點:(一)支撐;(二)調節。我把手腕的訓練遷移到了教學過程中,從三方面入手(1)連奏中的手腕動作。連奏:不間斷的、連貫的奏出旋律中的每一個音。連音奏法的關鍵是力量轉移,在彈奏中要使手臂放下的重量從一個手指轉移到另一個手指上,手腕起著“送”的作用。(2)斷奏中的手腕動作。斷奏:是指間斷的、單個奏出每個音的演奏方法。對于出學者來說單音斷奏首先學習前臂斷奏彈奏,然后在學習手腕斷奏。具體做法是:先做徒手練習,將前臂抬起,手腕放松,手部自然下垂,手指彎曲,然后前臂自然落下,手指支撐,使手腕達到富有彈性的上下運動.雙音斷奏,手腕的彈性和靈活性尤為重要。(3)八度訓練。這是鋼琴彈奏中較難掌握的一種技巧,首先把握好手型,手掌1、5指構成一個結實的架子,但不要僵硬,放松但不松軟。其次,在彈奏之前,做一些輔助的顫動練習,如拍皮球,可幫助腕關節靈活、放松。
關于手腕的訓練我想應該是幼兒在學琴過程中比較艱難和比較長時間的一個部分,應從———斷奏———連奏———跳奏三個階段展開。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手放松。教師的一個主要責任是掌握好幼兒進度的每一個環節,當幼兒沒有能力進行下一步時,絕不要強行,當幼兒有能力往下進行時,就應及時抓住時機,只要手腕運用得很自如,手指訓練將會順利,并能很快的掌握,手指的訓練必須在手處于自然而舒適的狀況下進行。用手腕去幫助彈琴的問題,是有爭議的,認為手腕的上下動作會影響速度,影響手指的訓練。我認為在訓練手指技術之前,用手腕幫助彈琴是一個好辦法,他能使手臂和手指在彈琴時自如的結合,避免造成手的緊張。試想一下,幼兒在還沒有學會用手指彈琴,也就是還不會運用掌關節去彈琴時,如果不用手腕去幫助彈奏,就容易造成手緊張,因此用手腕柔和的動作幫助彈奏,是一個初學者在一開始,使手去適應彈琴的一個好方法。用腕彈琴,不止是對初學者有用,它對以后整個彈奏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只是有時用的多一些,有時用的少一些,腕子的正確運用,是能否使彈奏富于變化,和使彈奏生動的重要因素。它是連接手指和手臂的樞紐,在多變的音樂要求之下,它起著調節的作用。如歌的段落,手腕用的多一些;快速跑動的段落,需要手指主動,而手腕動作相對減少,手腕運用得好,對美化音色和音色的變化起著重要作用。
二、鋼琴演奏中手指的訓練
手指訓練的目的是讓手指能適應鋼琴彈奏和掌握高超的鋼琴技術,這就需要手指的獨立性和靈活性。手指獨立而靈活,并不意味著會彈鋼琴,我們訓練的目的,是使獨立而靈活的手指去適應鋼琴的彈奏。要想做到這點,就要抓住兩個重要環節,即手指的重量和手指的爆發力。具體練習如下:手指從掌關節抬起,手指打開,自然的落到鍵底,這就是手指的重量。為了能彈到鍵底,指間必須抓鍵,然后馬上彈跳起來,這就是爆發力,簡單的說,即手指的重量集中在指間上。手指抬起來,打開———落下———抓鍵———彈起來。有些學生在彈奏快速樂曲時手太僵硬,我就訓練他手指打開。所謂手指打開,就是把手指的第二個關節伸張開來,使手指從掌關節到指間形成一條直線,在彈奏時,除了掌關節之外,第一、二關節同時起作用,手指從掌關節抬起、落下,這就是手指的自然重量和手指的能力,如果手指不打開,手指的真正重量和能力就體現不出來,就不能把手指的潛在能力發揮出來。以上所講的是彈鋼琴的最基本原則,要想彈好琴,以上的這些原則需要正確的、靈活的去運用,原則是死的,運用起來必須要有創造性,大膽的去用,許多彈琴上的枝節問題都會應刃而解。
三、鋼琴演奏中手臂的訓練
1手臂運用于彈奏時往往有兩種含義:其一,揮動整個手臂彈奏或只是揮動前臂彈奏,主要用于演奏和旋、分句、大跳、八度等;其二,前臂的重量,從一個手指換到另一個手指的運動方式。這時手臂揮動幅度較小,往往多見其左右運動,主要用于音階、琶音、三度、六度等連奏。
2支配腕部的運動的肌肉集中與前臂,手腕在彈斷奏跳音、八度、和旋及部分連奏時作上下運動,彈琶音、分解八度或音時手腕作旋轉運動。當演奏快速音群時支配腕部的肌肉收縮使手腕處于相對平穩狀態,當手臂高舉彈奏強音時腕部像汽車減震裝置那樣起減震作用。
3手指則是體現全部技巧的關鍵部位,其運動形態從兩個方面來認識:第一,僅用手指獨立彈奏時受專司其職的橈骨和尺骨周圍的肌肉群支配。運動幅度較大,它可以不依賴其它部位的肌肉協助而獨立完成抬高和彈下的動作;第二,手指被動彈奏。這種方式是手指在彈奏過程中基本不離鍵,手指主要用來承受手臂自身重量,用其自身重量協助手指作重量轉移彈奏,或用手腕幫助往下按壓鍵發音,手指動作變的很小。以上所述幾點在實際運用中,除個別情況外多數是以手指為主導,臂力為協助,腕部為調節的有機結合,協同運用的。
多數初學者,特別是兒童骨骼和肌肉發展不成熟時,支配手指運動的肌肉很弱,而現代鋼琴每個鍵重50克以上,如果不斷用每個手指獨立承擔這種重量,相關肌肉就會疲勞。彈奏者會下意識本能地選擇臂的參與,這種臂力參與彈奏的方法可使支配手指運動的肌肉輕松些,但手掌開始跳動,隨速度加快,手指對鍵盤壓力較大,手指負擔加重,跑動吃力,最終導致粘連,聲音不清晰。
四、培養對樂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