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林業論文
作者:王年鎖 單位: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1城市林業的概念
城市林業是一門發展迅速、前景廣闊的邊緣性科學。它是由林學、園藝學、園林學、生態學、城市科學等組成的交叉學科,并且與景觀建設、公園管理、城市規劃等息息相關。狹義的城市林業是林業的一個專門分支,是研究、培育和管理對城市生態和經濟具有實際或潛在效益的森林、樹木及有關植物,其任務是綜合設計和管理城市樹木及有關植物等。廣義的城市林業是研究林木與城市環境之間的關系,合理配置、培育、管理森林、樹木和植物,改善城市環境,繁榮城市經濟,維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門科學。
2城市林業的效益
2.1平衡和凈化空氣吸收有毒氣體
2.1.1平衡和凈化空氣通常情況下,空氣中CO2含量為0.03%,O2含量為21%。但由于城市中人口密集,工廠集中,交通車輛繁多,因此,由燃燒和呼吸產生的CO2增多,有時可達0.05%~0.07%,局部地區可高達0.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調節大氣中二者的比例。據測算,城市中每人平均擁有10m2的樹木或25m2的草坪,就能使空氣中的O2和CO2平衡,空氣清爽新鮮,但不同綠地所產生的效應也不同,不同綠地的光合作用效應比較見表1。
2.1.2吸收有毒氣體植物對有毒氣體如SO2,Cl2,HF等,具有吸收和凈化作用。研究表明,植物葉片處于SO2污染的大氣中時,其吸收量可達到正常含量的5~10倍,并隨著葉片的衰老凋謝,新葉片不斷長出,SO2也就不斷被循環吸收。因此,在散發有害氣體的污染源附近,選擇具有高抗性和高吸收能力的植物進行綠化,對于防止污染,凈化空氣具有重大意義。
2.2吸滯塵埃調節和改善小氣候
2.2.1吸滯塵埃林木能降低大氣中的粉塵量。一方面,由于樹冠茂密,可降低風速,隨著風速的減低,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便沉降到地面;另一方面,植物葉表面積較大,且表面不平和多絨毛的樹葉以及樹葉所分泌的黏性油脂及汁液,可以吸附大量的灰塵。據測定,云杉林每年每1hm2可滯塵32t,松林36.4t,山毛櫸林68t,榆樹50~70t;沒有林木的地方,空氣中塵埃含量達800mg/m3,而有林木的地方,空氣中所含塵埃量僅為50~60mg/m3;在城市中,有林木比無林木的場所含煙塵量少56.7%。植物蒙塵后,經雨沖洗,又能恢復滯塵作用。
2.2.2調節和改善小氣候植物通過葉片的大量蒸騰水分,能消耗城市中的輻射熱和來自路面、墻面和相鄰物體的反射而產生的增溫效應,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據測定,下午2時,草坪地地表溫度比空曠地降低18%,而小片林地比空曠地降低28%。樹冠外和樹蔭下的溫差在3℃~5℃。當城市森林面積達30%時,市區氣溫可降低8%;當森林面積達到40%時,氣溫可降低10%;當森林面積達50%時,可降低氣溫13%。
2.3殺滅病菌減弱噪聲
2.3.1殺滅病菌許多植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能分泌出具有揮發性的植物殺菌素,如丁香酚、天竺葵油、檸檬油、肉桂油等,可以有效地殺滅有害細菌,為城市空氣消毒。據調查,城市鬧區街上空氣中有害菌含量要比綠地上空的有害菌數量多7倍以上。每1hm2闊葉林一晝夜能產生植物殺菌素2kg,針葉林能產生5kg以上。松樹能分泌一種叫萜烯的物質,對于結核病人的治療有良好的作用,樺樹、櫟樹、椴樹、冷杉所產生的殺菌素能殺死白喉、結核、霍亂和痢疾的病原菌。
2.3.2減弱噪聲綠色植物對聲波有很好的吸收和散射作用,粗糙的樹干、茂密的枝葉能夠阻擋聲波的傳送,樹葉的擺動能使通過的聲波減弱并迅速消失。據測定,公園中的成片樹木,可降低噪聲26~43dB,1條40m寬的林帶可以降低噪聲10~15dB,沿街之間如有1條5~7m寬的林帶,可以降低噪聲8~10dB,從而減輕噪聲對人們的干擾和避免聽力的損害。
2.4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2.4.1社會效益城市林業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春天的花、夏天的綠、秋天的果、冬天的枝,無不在展示其豐富多彩、姿色秀麗,對美化市容方面等起著重要作用。生活在綠色環境里,可以使人的精神舒適,產生良好的生理、心理效應,有利于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且城市園林綠地貼近人們生活的空間,是戶外活動的好去處,是居民、游客休息、鍛煉、交談、娛樂交流的場所,為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創造了條件。
2.4.2經濟效益以行道樹為例,40年生的毛白楊每株可產木材約1.5m3,單株種植,株距按10m計算,1km行道樹可產木材150m3,價值幾萬元。一個完好的城市防護林體系,可以使郊區糧食增產10%~15%,降低能源消耗10%~50%,降低取暖費10%~20%。近年來,城市森林旅游已逐漸成為城市居民旅游的理想勝地,城市林業的發展是發展旅游事業的有力依托,適應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可以達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效應。因此,當今的城市林業建設既是旅游資源的開發,也是對今后旅游資源的積累。
2.5促進環境產業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
2.5.1促進環境產業發展環境產業是指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進行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發展城市林業不僅可以提升物業價值、增強城市的綜合效益,而且可以為苗木、花卉、地被植物等綠化材料生產開拓廣闊的市場,帶動花木生產企業的發展,帶動城鄉經濟的共同發展。
2.5.2維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指植物、動物、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工業、農業、畜牧業、漁業、醫藥業等賴以發展的基礎,遺傳多樣性是增加生物產量和改善生物品質的源泉。城市林地是物種豐富的地帶之一,是植物、動物、微生物集中生存的空間,發揮城市林業的優勢,對保護物種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3城市林業建設的必要性
3.1發展城市林業是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根本措施
城市的人工綠地結構簡單,生態效益較低。同時,城市中存在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城市垃圾等環境問題,城市環境質量相對較差,使得以綠化為主的城市生態建設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城市林業在保護人體健康、調節生態平衡、改善環境質量、美化城市景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發展城市林業,構建城市森林,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改善城市生態條件和居住環境的根本之策。
3.2發展城市林業是現代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