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科醫學教育現狀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全科醫學成為方法論與價值觀的知識與技能兼具的醫學體系。就目前的形勢來說,全科醫學在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快于中國,由于中國開展全科醫學的時間較晚,致使中國全科醫學的教育體系不夠健全,教育現狀不理想。我國醫學院校對全科醫學重視程度不高,全科醫學專業的學生認識度不到位,無法為社區居民真正提供服務。近年來,我國全科醫學教育雖得到改善和發展,但仍存在很多問題。我國醫學院校在開展全科醫學教學過程中,由于諸多研究報道中全科醫學教學研究的報道太少,導致教學方式過于老套,全科醫學知識過于陳舊;項目的經費支持力度不夠,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培訓不到位,使得全科醫學教育工作陷入瓶頸,嚴重制約了全科醫學教育質量的提升。
二、提高全科醫學教育質量的具體措施
1.加強全科醫學教育師資培訓
1.1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崗位培訓
醫學院校對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培訓,能夠提升教育水平,并且能夠突出全科醫學的思維理念,強化全科醫學的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崗位培訓主要針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這樣有利于提高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的臨床素質,安排學生入社區進行實踐教學,并對其進行考核等。對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進行崗位培訓提高了教育質量,在強化全科醫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實踐教學,確保教學質量。
1.2強化全科醫學教育師資隊伍能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強化全科醫學教育師資隊伍,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互相溝通與交流,提升全科醫學教師的質量。加強全科醫學師資隊伍的建設,可以定期對全科醫學的教育模式進行探討,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或意見;還可以系統開展全科醫學的理論知識與技術進展講座,積極鼓勵和支持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借助網絡參加學術會議或培訓,提升全科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術,提高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業務水平。
2.合理轉變全科醫學教育教學方式
全科醫學教育教學模式沿用了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因此全面轉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把全科醫學理論知識運用到社區中去,學生在社區衛生服務站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全科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提高全科醫學教育質量。全科醫學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主要通過社區導向和一些基礎性問題,對病例進行分析。通過對病例進行分析,建立服務意識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學習興趣,為學生畢業后進入社區醫療機構或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建立完善的全科醫學教師考評制度
提升全科醫學教師的質量最為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完善的考評制度,在全科醫學教育培養新一代全科醫學綜合型人才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通過定期對全科醫學教師進行考核評價,能夠提高全科醫學教師師資能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對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以及授課方式和教學大綱進行評價,然后進行公開交流,使其能夠揚長避短,互通經驗,不斷提升全科醫學教育質量。
三、結論
綜上所述,加大對全科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完善教學方式,不僅是可持續發展全科醫學的保障,還促進了全科醫學的進步和發展。提高全科醫學教育質量,提高了人們對全科醫學的認識,為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人才。
作者:鄒德海 單位: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