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藝術鑒賞論文
作者:楊晴 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加強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已成社會的共識;包括影視鑒賞在內的美育是人文素質培養的有效手段,已是不爭的事實。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為彭吉象主編的全國普通高校美育與藝術教育重點教材《影視鑒賞》一書作的序言,闡明了影視鑒賞在“培養他們(大學生)正確的審美理想,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同時要以美引善,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啟真,增強學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總之,要促進大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自1985年國家教育部頒發《關于高等院校開設電影課程的意見》以來,本科院校充實美育課程,把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影視欣賞水平納入了素質教育的范疇,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相比而言,高職院校則顯薄弱。因此,必須加強對高職學生影視鑒賞能力培養方法的研究。
一、影視藝術鑒賞的內涵及審美特征
電影,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手段,以畫面與音響為媒介,在特定的多維時空中通過銀幕塑造直觀的視聽形象,再現和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門綜合性藝術[2]。它的綜合性源于“從詩歌中學得了語言和韻律;從小說中得到了故事和描寫;從戲劇中吸取了角色和表演;從攝影中搬來了光線和色彩;從音樂中竊來了音響和流動;從繪畫中偷得構圖和情趣;從建筑那里臨摹了結構與節奏”,并因“吸取了各種藝術的精華,而變成了一門嶄新的藝術”[3]。電視只是傳輸的改進,它以聲畫為手段的表現特征與電影是一致的;在審美特征和審美規律上與電影是接近、相通和類似的。因此,在電影與電視合流的大背景下,人們將它們合稱為“影視”。
影視藝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影視藝術的內容非常豐富,電影包括故事片、藝術片、專題片、紀錄片及科教片[4];電視包括電視劇、新聞、服務、教育、娛樂、體育及雜志性專欄在內。本文討論的是狹義影視藝術,即電影故事片和電視劇的藝術。影視藝術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既具有一般藝術“以審美化的形象反映生活”的審美特征,又具自己獨特的美學特征。如結構方式上的蒙太奇、表現方式上的造型性與運動性結合、逼真性與假定性結合[5]、畫面上的再現性與表現性結合、構圖上的敘事性、表意性、修辭性、整體性的原則、重視音響與音樂作用的運用、長鏡頭的敘事完整性、表意豐富性、畫面開放性等優勢的發揮。影視藝術凸顯出的視覺性、逼真性、全息性和綜合性的特性,決定了進行影視鑒賞必須具備特殊的能力。所謂影視鑒賞,是指人們對影視形象進行感受、頓悟、理解和審美享受時,作出審美評判的過程[6]。影視鑒賞能力,是指鑒賞者在欣賞影視作品時,所具備的鑒別優劣、評判美丑的特殊主觀條件。具體地講,就是對影視作品的敏銳感受力、豐富想象力、審美知覺力、內在情感積聚力、透徹理解力以及二度創造力[7]。
二、培養高職學生影視鑒賞力的意義
21世紀影視是人類重要的兩種大眾傳播媒介,影視藝術成為人們的文化主食。人們通過電影院、網吧、錄像、VCD、鐳射、互聯網等多渠道,可以看到數量非??捎^的電影、電視劇。由此可見,影視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影視鑒賞的相對薄弱,影視作品媚俗化傾向導致社會文化欣賞水平下滑的狀況嚴重,高職學生在選擇觀看的標準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隨意性,一般都是“跟著感覺走”。因此,哪一個學生沒看過一些“爛片子”?但更令人憂慮的是,有不少學生只喜歡看“爛片子”。[8]山東農業大學朱憲玲教授曾在高校作過一個關于名著名片看法的調查,其結果是:68%的大學生因不喜歡、沒勁、看不懂,而將營養豐富的影視精品、高雅純正的“精神食糧”拒之了門外。筆者在一些高職院校也了解到,高職學生對電影知識知之甚少,平時觀看的多是言情、武打、鬼神、娛樂等一些藝術價值低下的“鬧”片。他們在回答“你覺得這部影片怎樣”的問題時,都只能簡單地說“好看”、“好玩”、“好笑”;一般說不出“為什么好”的道理來。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副教授張道同說:“目前,大學生的總體觀影水平實際上并不高,大學電影教育應包括對人類文明的基本成果,尤其是電影發展史上經典藝術作品的普及。”[9]因為優秀的影視藝術作品,如同優秀文學作品一樣,可讓人汲取精神營養,提升精神境界,拓展知識視野,提高鑒賞水平,進而提升人文素養。正如高爾基所說:“文學的目的就是幫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發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們中間的鄙俗作斗爭,并善于在人們中間尋找到好的東西;就是在人們的心靈中喚起羞恥、憤怒和英勇,并想盡辦法使人變得高尚有力,使他們能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因此,低級、色情、暴力、兇殺等低劣作品,給年輕人造成的人生誤導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小視的。
三、影視鑒賞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
(一)途徑高職學生影視鑒賞能力培養的途徑是非常廣泛的,如社會、家庭和學校。本文只著重談談學校培養高職學生影視鑒賞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方法首先必須把影視鑒賞能力的培養納入素質教育的范疇而予以高度的重視。其次要遵循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師引導與學生需求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創設條件開設美育選修課程(如美學原理、名著欣賞、劇本賞析等);另一方面,積極在第二課堂實施影視鑒賞美育活動(如成立影迷協會、舉辦影視鑒賞講座、開設影評寫作培訓等)。筆者在多年的影視鑒賞美育實踐中體會到,從如下幾方面著手,能有效培養高職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第一,制定“影視鑒賞”系列活動的計劃。影視鑒賞既是一種感性活動,也是一種理性活動。要對活動的目的、形式、方法、手段、時間、內容、效果等做到心中有數。第二,精心挑選適合高職學生欣賞特點和需求的中外經典影視作品,使鑒賞活動具有針對性;第三,不斷完善美育的手段、形式和方法,使影視鑒賞過程具有融教育性、欣賞性、娛樂性為一體的審美享受特性。第四,在影視鑒賞實踐中,培養高職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在觀賞優秀的影視作品的中,培養審美的感受力。讓學生多看、多聽、多感受、多思考,將眼睛和耳朵培養成為審美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