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機械論文
本文作者:白云芬 單位:紅河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農業機械維修是實現農業機械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也是確保農業機械以良好技術狀態投入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搞好農業機械是實現農業機械高效、優質、低耗和安全運行的保證。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各種先進、適用農業機械的廣泛推廣、應用,農業機械維修行業起到了后勤保障、產業扶持和促進農業機械發展的作用。但是,近年來隨著高新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為了加快農業機械維修行業發展,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維修服務質量和效益,促進農業機械安全、高效地服務于農業生產,針對就當前元江縣農業機械維修行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在新形勢下農業機械維修行業發展的思考。
1農業機械維修行業現狀
(1)基本情況。近幾年來,元江縣農業機械化保持了一個較快的發展勢態,農業裝備總量持續增長,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上升,對農業機械維修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截止2010年11月,元江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3221.45萬看kW,其中大中型拖拉機729臺,小型拖拉機1236臺,聯合收割機9臺,配套農機縣176臺(套)。(以上數據為再冊數),元江縣各類農業機械維修點76個、專業修理點1個,具備農業機械維修職業資格的人員更是寥寥無幾。全縣農業機械維修體系與農業機械化發展極不平衡,農業機械維修廠及維修網點的維修設置簡陋、陳舊、老化,大部分維修點沒有專用維修廠所和必要的維修專用設備、專用工具、專業化儀器表及相應的檢測、試驗場地。
(2)基本要求。《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中要求,農業機械維修者經評定具備有關農業行業標準規定的設備設施、人員、質量管理、安全生產及環境保護條件,取得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可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從事農業機械維修業務。①要有掌握一定理論知識、懂得拖拉機及配套機具結構,有較高實際技術和熟練操作能力并取得維修資格的技術人員從事農業機械維修業務。②要有適宜開展農業機械維修和場地及維修環境。③要有相應的農業機械維修工具和基本維修設施,如專用設備、專用工具、專用儀器和儀表等。④要有健全的維修管理制度。⑤持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農機部門核發的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
2農業機械維修行業存在的問題
(1)農業機械維修質量監督管理缺乏法律依據。農業機械維修質量和配件的監督管理,國家并沒有授權農業機械管理部門,也沒有一切實可行的法規,配件質量不保證,維修質量也無法保證。2005年,云南省農業機械簽訂站培訓一批農機產品質量檢驗員,受于我站云南省農機質量監督站,但這一措施一直沒有得很好的完善。
(2)農業機械維修點少,維修質量差。大多數修理人員沒有經過正規的學習培訓,一直沿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且無證上崗的較多,他們的農業機械維修知識得不到更新,處于低技術等級維修水平狀態,維修質量難以保證。尤其聯合收割機專業維修點根本沒有。聯合收割機結構復雜,一次性投資大,如果收割機在使用中出現故障,得不到及時維修,就會影響收獲造成損失,嚴重挫傷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聯合收割機廠家“三包”服務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聯合收割維修非常不便。
(3)農業機械維修修理設備簡陋。大多數農業機械維修點占地面積小,且修理環境差,設備簡陋,大多還在使用著幾十年前的簡易修理工具,有的甚至沒有專業修理設備,修理中也是換件修理多,舊件修復少,修理工作效率低,返修率高。
(4)農業機械配件質量差。受經濟利益驅動,也隨著維修配件用量的增加,配件的生產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個體農業機械經營戶仍在經營假冒偽劣農業機械零配件,而目前農業機械修理業換件修理是主要修理方式,使修理后的農業機械很難達到作業要求,因維修延誤農業生產的現象頗多,給用戶使用造成安全隱患等。
(5)農業機械維修人員的素質低管理差。由于農業機械維修行業整體技術素質低下,維修質量不高,市場組織化程度低及維修行業管理難度大,農業機械維修服務業的發展滯后于農業機械生產、銷售和作業的發展,難以適應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需要。
3加快農業機械維修行業發展的思考
(1)做好農業機械維修點的監督檢查工作。農業機械維修點分布廣、種類多、管理不嚴就會造成以次充好,高額收費等現象。因此,農業機械管理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農業機械維修行業的監督檢查工作,定期對農業機械維修點進行整頓,取締無證經營點,對達不到維修資格的點要收回營業執照和維修技術合格證,保障農業機械擁有者的利益,并在執法過程中確保公開、公正和公平。
(2)將農業機械維修建設列入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各級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應把農業機械維修建設和農業機械的發展,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以及農業機械技術培訓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制訂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的同時,應把農業機械維修建設列入其中。
(3)加快農業機械維修行業管理法規建設的步伐,變單純依靠行政管理為法制和行政兩種手段相結合的管理。開展農業機械維修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強化專業機械維修配件質量的監督管理,按照《農業機械維修促進法》、《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云南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以及《云南省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加以執法檢查力度,保障農業機械維修行業健康發展。①是要嚴格審查農業機械維修點資格,對新開業農業機械維修點,要嚴格按照農業機械維修點開業應具備的條件進行審核批準,對未經農業機械相關部門審核而開業和無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堅持取締無技術人員、無專業維修設備和無規模場地的維修點,②是從生產企業堵住假冒偽劣產品源頭,實行農業機械零配件抽檢經常化、制度化及規范化,并采取常年抓、季季查等措施,嚴防假冒偽劣農業機械配件流向社會。③是加強農業機械及零配件打假和市場監管,建立打假和預防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尤其是農機戶的利益。
(4)加強農業機械維修人員技術培訓。在農業機械維修維修人員培訓工作的形式上應與農村勞動力轉移“陽關工程”培訓工作結合起來,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國家培訓經費,彌補農業機械管理部經費不足的困難。農業機械維修人員培訓應與農業機械科技進村入戶工作結合起來,使農民能就地、就近學習農業機械維修技術知識,既方便農民,又可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把農業機械維修工作的培訓技術考核制度化、規范化,做到教材、試題及標準答案、考試時間等方面的統一,努力培養技術過硬,服務優質的農業機械維修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