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教育科技論文
本文作者:劉光輝 趙雪麗 單位: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動物醫學是由獸醫學發展而來的,中國動物醫學教育始于1904年在河北保定創建第一所傳授和研究西方獸醫學為內容的“北洋馬醫學堂”,它是我國最早的獸醫專科學校。動物醫學教育主要教授動物醫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能在獸醫業務部門、動物生產單位及有關部門從事獸醫、防疫檢疫、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經濟迅猛發展,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國內畜產品市場也逐步與國際接軌,畜牧業生產發展迅速,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同時畜禽疾病的發病率也呈逐漸增高之勢,動物醫學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并得到了較高程度的重視,因此,目前對動物醫學類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層次要求也有了重要的轉變。
1動物醫學教育面臨的問題
1.1學科地位
雖然近年來我國政府和社會越來越意識到動物醫學的重要性,但由于傳統習慣的根深蒂固,在一些地方還尚未真正確立獸醫的學科地位。在我國設有獨立獸醫學院的大學僅有4所,即東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及中國農業大學,在其他院校則以動物醫學和畜牧共同設院或被合并取消的形式存在。另外,目前對動物醫學類研究生和本科層次上仍然授予的是農學學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對動物醫學學科重要性的認識依然不是很清晰,這對我國動物醫學教學、科研以及動物醫學類人才的培養極為不利。
1.2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臨床獸醫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前動物醫學類人才的培養目標,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動物醫學類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也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目前,有大部分院校以“深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廣適應”為人才培養目標,還有部分院校把“培養合格獸醫師”定為人才培養的目標。這體現了各院校對動物醫學重要性在認識上的不同,必然導致了人才培養質量上的差別。
1.3人才質量
人才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高等院校具有生存的價值和生命力是建立在培養大批高質量合格人才的基礎上的。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各高校動物醫學專業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勢下,我國動物醫學專業培養的人才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①學習方式死板,不注重基礎科學;②知識面窄,相關知識少,適應能力差;③分析、綜合、判斷、歸納、總結能力弱;④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特點了解少,不能立足于國情考慮問題,缺乏刻苦學習精神和鉆研精神;⑤對國家的方針、政策關心少,對動物醫學行業方面的政策了解得更少;⑥實踐少,動手能力差;⑦學風教育和科學文化素質修養不足。
2動物醫學教育問題成因分析
2.1專業課的學習時間和臨床實踐時間少
在國外,學生一旦進入動物醫學類院校,在校的所有學習時間基本上全部用于專業課及相關課程的學習上,然后進行為期1年左右的臨床實踐活動。但在我國,例如在一些5年制的動物醫學本科院校中,課程學習的總學時為2600左右,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時只有1420左右,僅占總學時的55%,并且最多僅有半年時間用于進行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可以看出,我國5年制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僅擁有3年左右的時間來進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及實踐,這必然導致了相對于國外類似專業的學生,我國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以及動手實踐能力方面的不足。
2.2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在校生人數大量增加,就業的競爭壓力亦在不斷加大。在校期間,由于學生對自身知識結構組成的掌握不足,對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還不是很清楚,導致了學生對自身能力的發揮存在迷茫的心態,造成學習動力下降。
2.3教師教學動力下降
教師責任心的輕重和教學水平的高低是影響教學質量好壞的直接因素。在我國某些動物醫學專業院校中,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教師其中大部分已經退休,取而代之的是中、青年教師。這些中、青年教師大多數是我國恢復高考制度以后培養起來的,其中大部分責任心重、上進心強。但目前我國許多院校把承擔研究課題、發表論文當做評職、晉級的重要指標,甚至還把這些指標與教師的待遇直接掛鉤。雖然通過這些措施調動了廣大教師進行科研的積極性,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重要作用。但動物醫學作為以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從事臨床教學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臨床實踐能力,因此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從事臨床工作,從而積累經驗。這樣,教師在處理臨床實踐和科研的關系方面發生時間沖突,導致部分教師“重視科研、輕視教學,重視理論、輕視實踐”。同時又由于高校大量擴招,教師教學工作量成倍增加,也使得教師在進一步學習提高和應對眼前教學任務方面發生矛盾,無形中導致了部分教師在專業知識的更新以及對國家行業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方面落后于現實的要求,進而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
3應對動物醫學教育問題的措施
3.1確立人才市場化觀念
動物醫學教育不應拘泥于已有的傳統觀念,應在確立人才市場化觀念的基礎上,圍繞社會和市場的需求來設計與制定人才知識結構和人才培養目標。另外,為了有助于學生了解國情和自身專業的發展情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補充行業政策、法規條例等方面的內容,有利于學生更加了解社會和生產實踐狀況。
3.2深化教學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學生學習量的積累,應不斷地補充國內外的新信息;課程的設置要緊跟獸醫工作和研究的步伐,通過閱讀相關書籍、雜志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書寫能力以及綜合能力;通過專題的討論或讀書筆記的討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師資水平和質量,組織教師多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及各種討論中不斷引導學生提高發現問題、判別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嚴格把關成績考核以及學位職稱授予,并實行開業獸醫師由國家頒發執照的制度;加強和重視學生畢業后的繼續教育;大力發展技術輔助人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