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初中政治論文
作者:周麗 單位:重慶市石柱縣下路中學校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開展,新教育理念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教育必須使學生全面發展。家長和社會要求孩子既要成才,更要成人,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我們接下來急需探索并解決的。新時期的初中政治教育必須進一步拓展新的思路與方法,尤其是要加強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工作。
一、德育教學的意義
初中階段是人生最朦朧的階段,由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產生逆反心理,在此期間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處于尚未形成的階段。因此,在此期間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對于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德育教育的滲透就顯得尤為的重要,因為他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方向標,對于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起著格外重要的作用。
二、在對政治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應注意什么
1.注重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的細節,合理滲透德育思想“細節決定成敗”,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我們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這樣才可以將枯燥的政治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活躍起來。在進行德育滲透的過程當中,初中政治學科應該占有主要的位置,因為其學科性質決定了教學細節對德育滲透要起到的作用。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還要深挖教學素材,找到一切對德育教育有著促進作用的資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理解做人的真諦所在。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進行德育思想滲透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個問題是教師如何將教學氣氛變得融洽,使學生的聽課效率能夠得到提高,進而使其教學效果達到更好。可是事實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過程當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難上加難,由于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性質決定了課堂教學氣氛,所以德育滲透恰恰可以對這一弊端進行彌補。在教學過程當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全調動起來,可是借助身邊的情況以及感人事件恰恰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這是調節課堂教學氣氛的有利因素。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德育教育可以通過生活實際來進行滲透,加上教學手段的應用同樣可以營造教學氣氛,比如說通過模擬法庭來對生活中的案例進行相互的辯論,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也是調節課堂教學氣氛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手段及方法的運用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好地調動,在此期間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也就會被更好地激發出來,德育教育也會得到順利開展。
三、教師要提高自身德育素質
1.以生為本,體現人文關懷。對于教師而言,首先要樹立以生為本的觀念,體現人文關懷,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觀察和了解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和需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產生知識與價值上的共鳴,使學生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生成長中的價值上的認可或體悟,從而使學生熱愛政治學科,通過努力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其次作為政治教師,不僅要在本學科的教學中關心學生,同時也應該具有一種終極關懷精神,它可以表現在教學及與學生交流的各方面,例如,它可以在道德方面表現為無條件幫助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學生的奉獻精神,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對真理的熱切追求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并用這種精神來對待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2.聯系實際,活躍德育氛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學有所獲,知行統一,就必須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從學生關心的問題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創設課堂情境,增加情感投入,給知識、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實施情感教學。
3.自我完善,發揮榜樣作用。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這就決定了教師的道德修養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學生培養成有高尚道德的人,前提是教師本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政治教師更應如此。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展現積極的精神狀態和最佳的行為表現,以正面的力量影響和教育學生,以德育人、以德樹威。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果我們每個政治教師都能抓住德育滲透的特點,遵循德育滲透的原則,實施恰當的德育滲透模式,相信必定會取得良好的德育滲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