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初中政治論文
作者:李志軍 單位:唐山英才學校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帶給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是一種教育觀念的變革,由應試教育到人才培養的教育方向的轉變,這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里程碑,是一線教師必須面對的挑戰。新的觀念必然帶來課堂教學一系列的變化,教學形式也打破了以往單一的黑板加粉筆的形式,更加人性化、多樣化,將學生的學擺在了重要位置。我在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深化了對教學形式內涵的認識,在此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轉變教師的角色變革教學形式的前提
在應試教育中,一起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的角色被無限擴大。教師成了學生學習的主導,教什么內容、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評價考核等統統由教師說了算。一言堂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習慣了被教師牽著走,過于依賴教師。教師只是為了教知識而教,眼睛盯著教學任務,忽略了學生的學,教學成了模式化的機械流程。學生是容納知識的容器,在被“生產”,抹殺了個性和創造力,學校教育出的學生是合格的“產品”而不是人才,這也是傳統教學形式的弊端所在。新課改是以素質教育為中心思想和教育目標的,注重對學生全面素質能力的培養,教學形式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主宰,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在第一位,做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從授人以魚者變為授人以漁者,這是教師角色的根本轉變,這種轉變帶來的是教學形式上的一系列變革。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再是知識傳授的單一角色,要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建構自己的多元角色,在教學形式的組織中實現從傳統教育重分數到素質教育重視學生過程性學習發展的轉變。
二、教學形式要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
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達成的,教學形式體現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者互相配合,彼此在知識的輸入和輸出過程成形成良性循環才能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這個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情感溝通的過程,兩者能否融洽相處,建立起和諧的情感,產生思想的共鳴是關鍵。因此,教師知識的傳授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之上的,沒有良好的情感,教學活動就沒有生命力。教師教學要人性化,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在感情上接受教師,自然接受教師的教導,增強了教師個人的威信和教育的說服力。教師要發揮“以人為本的”的教育理念,和學生建立融洽的情感,要走下高高在上的講臺,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如何與學生交往。
教師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是對的,但是不能以此為理由,懷著“很鐵不成鋼”的心理,動輒批評訓斥、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初中生正處于心理發展期,自尊心很強,逆反心理強烈,如果用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只能讓學生遠離教師,厭惡教師,甚至和教師對著干。這樣師生之間關系惡劣,課堂教學氣氛僵硬,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都沒有愉悅的心情,致使教師認為學生難教,教不出成績。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不喜歡政治學科。教師的這種主觀教育讓學生在精神上沒有安全感,阻礙了探究學習的熱情。教師應該對學生要多些了解、多些寬容、多些愛心,不把自己當成教育者,而是以作為學生朋友的身份,用親和的教態與學生交往。比如,當學生學習落后時,我們在課下多輔導,耐心講解,給予他們前進的信心;當學生生病時,我們要有問候的話語;當學生有自己的見解時,我們要給予他們發言的機會,學會傾聽,一起討論等等。這些人性化的細節體現,讓學生感覺教師平易近人,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才能步調一致,教學形式散發出人性的光輝。
三、教學形式旨在讓學生學會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要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我們不能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要關注學生探究學習能力。不能讓學生吃現成的,每天抱著答案在打轉,要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使其掌握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學會學習,這才是根本。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生才能具備學習的能力,學會分析、解決,能夠靈活運用。
1.教會學生看書。基于政治學科的特點和近年來中考發展的趨勢,我認為學生首先應該學會“看”書。千萬不可忽視閱讀課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看懂看透教材,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把聽起來空洞乏味的內容變成自己的閱讀體驗。學生在閱讀時,首先從宏觀上把握當天所學內容,在心中構建出基本框架。讓學生知道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之間有何內在聯系。
2.教會學生提問。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理應在適當的時候啟發學生、引導學生,將學生一步步地領向真理。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學生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很多學生在考試時,面對題目和材料往往無從下手,這說明他們平時缺乏這方面的鍛煉。學生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凡事問個為什么”,學會提問。無論是書本上的材料,報紙上的時事,都可以做為學生提問的素材。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提問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會學生答題。政治學科的中考命題,題型多樣,既有選擇題,又有辨析題、分析題,各類試題,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現,有的以漫畫、圖表的形式出現。縱觀近幾年政治學科的中考情況,學生在答題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會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過多。
4.教會學生總結。政治的知識點之間前后聯系密切,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才能深入領會。學生不能孤立地去學某一知識點,要學會把各個點的知識串起來,由點到面建立一個知識體系,掌握知識的脈絡,思路清晰。可以采取縱向和橫向的對比法、單元總結法、遷移法等。
總之,在新課改的進程中,處于一線的教師們,要與時俱進,跟上教育發展的形式,教學上不落伍,這樣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初中政治教師要從學科特點出發,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探索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喜歡學習,發揮主體性,激發學習潛能,培養出優秀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