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政治經濟學論文
作者:王守義 羅丹 單位:云南大學經濟學院 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當前影響世界的金融危機發端于美國2007年的次貸危機,這次金融危機被公認為是1929年之后資本主義社會遭受的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現代表現形式。雖然現在世界經濟已經步入后金融危機時代,但金融危機的影響卻似乎并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甚至有經濟學家指出此次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可能比預期更大。在此情況下,世人開始重新拾起《資本論》,希望能從馬克思這里找到認識危機和解決危機的辦法,這就為我們改變世人尤其是青年大學生對待政治經濟學的消極態度提供了一個難得契機。本文擬從如何運用政治經濟學方法解釋現實問題的角度來探討高校政治經濟學教師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如何利用對金融危機相關問題的解釋來創新政治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從而讓政治經濟學走出逐漸被邊緣化的困境,重回中國高校主流經濟學的地位。
一、將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這一政治經濟學的根本
方法真正運用到解釋和解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中去,增強學生學習政治經濟學的興趣和動力。目前,高校大學生普遍認為政治經濟學就是在歌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當今時代出現的諸如金融危機等經濟現象缺乏有效的解釋,政治經濟學解釋和解決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能力明顯弱于西方經濟學,所以很多學生重視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反感政治經濟學的學習。追究這種問題出現的根源,我們不難發現問題的癥結不是出現在政治經濟學理論本身缺乏解釋力,而是我們老師對以下兩點沒有充分的認識:一是政治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理論是在與時俱進的,它在發展中吸收西方經濟學的優點,同時兼顧了自身理論的經典部分;二是老師們在給學生解釋種種經濟現象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是社會科學的方法論,更是政治經濟學的一般方法,它繼承了哲學方法論的一般性,對各種社會經濟現象無所不包,不可被替代,是我們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法寶。恩格斯在《致威納爾•桑巴特》的信中曾就此評價,“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問題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例如,我們在運用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原理解釋此次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時,要格外地給學生強調幾點:一是如果把資本主義比作一個生命機體,那么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這一基本矛盾就是其內在生命的一部分,它導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體現出了較強的歷史規律性。二是這一基本矛盾是導致經濟危機發生的深層次的制度原因,西方經濟學簡單地把其歸結為“供需失衡”是缺乏失衡性的。三是只要資本私人占有的實質沒有改變,則不管資本形式和生產形式再多樣化,都不會改變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性質,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必然隨著生產的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而發展,當前金融業高度發達,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引發的經濟危機必然表現金融危機。這種運用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來說明經濟問題的方法,給了學生一種更為深刻的認識問題的角度,從而就避免流于表面或西方經濟學的解釋思路,對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經濟學的興趣和動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高校政治經濟學教師要詳細介紹抽象方法在政治
經濟學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意識到抽象方法完全可以運用到其他經濟學科的學習和解釋解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問題中去,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經濟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提到了“從抽象上升為具體”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方法。馬克思說:“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它在思維中表現為綜合的過程,表現為結果,而不是表現為起點。”從抽象上升為具體,也就是把基本原理從簡單的范疇上升到復雜的范疇,從局部到整體,運用從客觀事物中抽象出來的原理和概念,對經濟現象進行判斷、推理,從而構成理論的體系。
運用抽象的方法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形式,進而得出科學的范式,馬克思運用的方法不是顯微鏡和化學試劑,而是用抽象方法來代替,可以說,抽象的方法得出的科學結論促成了《資本論》的偉大。馬克思在《資本論》從分析商品出發,研究了商品到貨幣、貨幣到資本的轉化,從剩余價值的生產、實現到它的各種現象形態———利潤、利息、地租,然后一步步地上升到把握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的整體,揭示了資本家對工人剝削的實質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必然消亡這一基本規律。這種思維中的具體是資本主義現實的科學反映,也就是把資本主義現實“當作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如果我們政治經濟學教師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和解釋抽象法,一方面可以通過這種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引起經濟類學生學習和探究抽象法的具體內涵和實質;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引申到:系統抽象法可以幫助所有社會科學的學習者們將社會和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現象上升為特有的概念,比如,我們可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矛盾抽象出本質規定而形成特有概念。后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更趨復雜,中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諸多新現象,較好地掌握抽象法這一政治經濟學特有的方法論,對于我們全面認識和把握經濟現象,從局部到整體進行分析,進而得出一般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意識到政治經濟學這一特有方法論的意義,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經濟學的興趣,能幫助我們搞好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建,突破政治經濟學教學工作面臨的外部和內部的困境。
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經濟概念的變化都伴隨
著對數量關系的分析,數學分析以說明現象的本質為前提。在教學中,教師要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重視運用數學方法來分析經濟現象,激發學生的理性思維。馬克思說過,“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這進一步說明,運用數量分析方法解釋經濟現象不是西方經濟學的“專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即人類的經濟活動中包含著復雜的數量關系,它是量變到了一定的度后引發的質變,包含著豐富的質變和量變的辯證統一關系。因此,政治經濟學的分析中不能沒有更沒有減少數學分析方法的運用。數學分析方法能減少或消除經濟關系中的不確定因素,保證在理論上得出的結論具體明確,數學分析簡化了定性的經濟分析,避免由于言語上的不同理解而發生的各方經濟學者的毫無意義的爭論,所以,數學分析方法有利于提高我們解決經濟問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