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學科教育德育論文
本文作者:張艾 劉亞瓊 單位:安定區(qū)內(nèi)官營中心小學 安定區(qū)公園路小學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國防教育滲透
“品德與社會”課程,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chǔ),讓學生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加深對社會的認識,提升對周圍社會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引導學生認知、分析、理解事物并進行反思、批判和意識建構(gòu),幫助兒童形成一定的是非判斷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品德與社會”課程鮮明的教育性,決定了在課程教學中滲透國防教育的必要性。
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挖掘課程能夠涉及的國防教育因素,把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與國家和國防聯(lián)系起來,從小樹立國防意識。在教學《不能忘記的屈辱》一課時,不僅要讓學生重溫歷史,體會當時侵略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巨大屈辱與苦難,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歷史問題和對各方面歷史的議論與判斷。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分析這段歷史產(chǎn)生的緣由,通過探究與討論,讓學生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yǎng)“居安思危”的國防觀念。
通過這類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只有人民軍隊的強大、國防科技的興盛和國防意識的增強,才能筑起偉大祖國的鋼鐵長城,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教師還要抓住機會,啟發(fā)學生如何為壯大我國的國防作貢獻,使報國之志上升為衛(wèi)國之行,堅定學生為增強綜合國力與強大國防而努力學習的信念。
在音樂教學中的國防教育滲透
音樂是一門富有強烈藝術(shù)感染力的學科,它借助傾聽、歌唱和表演啟發(fā)學生獲得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力。音樂教學特有的靈活而不失之零散、安靜,不失之呆板、緊張,不失之抑悶、愉快,不失之松散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想象空間,使學生消除任何恐懼心理,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嘗試,展開自由的想象和表現(xiàn)。
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國防教育要充分利用音樂的情感特征,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則,創(chuàng)設(sh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使學生在情緒的勃發(fā)與激動中進入國防意識的圣境。例如,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時,一位教師先給學生放映了東北抗聯(lián)在冰天雪地英勇抗擊日寇的電影片段,讓學生從動感影片和激昂的樂曲中感悟先輩們誓死抵御外辱的沖天豪氣。在這類歌曲的學習中,學生形成了對國防的新認識、對軍隊的新感受,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崇軍尚武的感情。
在體育教學中的國防教育滲透
堅韌的意志、嚴明的紀律、頑強的作風是從事國防事業(yè)的素質(zhì)要求。在中小學課程體系中,體育是培養(yǎng)上述人格品質(zhì)的最佳學科。特別是當今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組織性、紀律性不強,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對困難和危機的承受能力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缺失,遠不能適應未來國防和從軍的需要。我們應該讓學生通過體育課中的隊列訓練,學會齊步、正步、跑步等各種隊列動作,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站立、行走姿勢,做到動作一致、規(guī)范,以此加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培養(yǎng)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的作風。我們還可以借助雙腳跳、障礙跑、越野賽、拔河比賽等形式,增強學生的體質(zhì),提高學生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決心和適應艱苦環(huán)境的能力。體育教學對學生形成國防意識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