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藝術論文
作者:黃熙 單位: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在20世紀30年代,以徐悲鴻、李叔同等畫家為代表的中國人出國學習油畫,他們將西方的油畫技巧與風格真正地帶回了國內。回到國內,他們思考如何建立起中國特有的油畫體系,如何發展中國自己的油畫藝術,因此進行了一系列的艱難探索。雖然油畫藝術傳入中國有一百余年的歷史,并且在國內得到普及,但是這種西方文化始終沒有改變我國五千余年的文化本質,因此產生的影響并不明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學派與道家學派的文化一直受到封建社會統治者的重視,并且深入人心,深入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我們從藝術角度來看,我國傳統文化觀念影響深遠,而最具有影響力的當屬儒、道思想。例如老子提出的自然虛靜的觀念,孔子的仁愛精神都是古代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框架。在近代,由于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國人在接受了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部分群眾也接受了西方的思想文化,而這種接受一部分是被動的,也有一部分人是主動接受。由于西方油畫藝術的創作技法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并沒有讓國內畫家完全接受。在這樣的文化融合背景下,油畫進入到了中國,但是它接受了本土文化的選擇,主動去適應了中國文化,這為我國油畫民族性特征的形成奠定了豐厚的社會和文化基礎。而另一方面,我國固有的文化與審美理念,使得油畫這個外來藝術逐漸改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必須是具有民族特性的油畫藝術,否則就難以在中國生存與發展。
中國油畫藝術特征分析
1.民族化與個性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在不同動機與欲望的目光中,中國與西方、民族與世界產生了不同的鏡像與話語,而在這種復雜的文化景觀中,構建民族文化特色成為中國油畫藝術追求的方向。例如藝術家吳冠中,在繪畫創作方面一直追求油畫的民族化與中國畫的個性化探索。他用了十幾年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強調油畫點、線、面所構成的形式美。筆法講究,用簡練的筆觸表現出深厚情感,使油畫作品在具有濃郁中國傳統繪畫風格同時,也具有個性化特征。吳冠中一直在油畫創作中提倡意境的形式美,例如,他創作的《北京雪》,是我國現代油畫作品的成功例證。又比如,畫家蘇天賜的油畫創作并不拘泥于畫面瞬間的光影變化,而是用簡練的手法著力于畫面意境的創設,注重作品畫面色彩構成的表現力。筆勢硬朗,行筆奔放順暢,就像中國草書與大寫意,筆觸中不乏一種溫婉柔韌的情趣,將富有民族性的創作技法與濃郁的浪漫精神充分表現出來,為我國現代油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創作者對自身存在的真實觀照
曾經,人們習慣用悠然自得的心態來欣賞自然環境與人類自身的美,并通過具有浪漫氣息的眼睛來觀察社會生活。在中國社會經歷一次次變革之后,人們的審美角度開始標準化、常規化與寫實化,并且在實際寫照中發現“美”。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藝術是個性化、自由與人性的創造。中國社會現實在人們生活秩序與文化多元發展的時期,他人與自我、期許與失望、客觀現實與傳統緊密融合,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心理。巨大的社會變革激發了藝術創作者們的思想道德與文化的抗爭。當前油畫藝術家們用作品打造出“另一個世界”,冷靜而真實地觀照個體的存在,他們用作品恢復了藝術的歷史功能:探尋生命的奧秘、充滿人類靈感的創造能力、追求本真的自我、維護人類社會的情感聯系,這些都成為了油畫家們存在價值的真實觀照。例如劉海粟的繪畫創作注重個性化發揮,他喜歡印象派別,并能將西方油畫藝術融入到創作之中。他的油畫作品《威尼斯》表現出自身的豪放性格,使其油畫作品充斥著火熱的情感。又例如趙無極的油畫作品,抒發出強烈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飄逸玄幻的意境,畫面構成有著虛實疏密的特點,節奏韻律不緩不急,將繪畫材料的豐富變化運用到了極致。他創作的油畫作品《圣心教堂》用黑色的粗線條勾勒,構圖與用色十分簡練,畫面中的教堂與其他建筑只有簡單幾筆勾勒而成,教堂的莊嚴肅穆與樹木的飄忽產生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藝術家們的冥想精神與對意境的追求。
3.平面化的表現形式
我國油畫藝術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太講究透視原則,而是習慣運用平面化語言,可以說這是一種集體創作意識的體現,畫家們對時光的觀點一直很主觀,所有的立體山水、花鳥魚蟲、景觀人物在中國油畫家筆下都會表現出平面化的視覺效果。畫面中沒有光影、明暗,沒有物體的反光、投影,而這種具有現代觀念的創作技法,逐漸成為中國油畫創作的規律。在現代油畫家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對平面效果的追求,脫離明暗與立體的三維空間逐漸成為國內畫家們的主要創作風格。并且,這種具有平面意識的創作理念逐漸加強了油畫作品的現代內涵與創作技巧的自由度,對于創作者脫離自然具象對藝術創作的約束起到了重要作用。
4.注重表現現實生活,堅持社會批判性
所有藝術產生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去體驗,藝術家們才可以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的作品。現代油畫家們有些有在社會最底層勞動與生活過的經歷,有些對底層勞動者的工作與生活較為同情,并且更加注重身邊熟悉的事物,關注到群眾的生存現狀,體會生命的意義,將現代社會群體的精神生活表現在作品中。油畫家們不但要關注到生命的真諦還要關注現實社會生活,他們會通過油畫作品來批判現代社會進而弘揚應盡的社會責任。雖然封建時期西方油畫大師們的創作技法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但是具有新時期意義的現實社會生活給予了中國藝術家巨大的勇氣,找到我們需要的樸素而最根源的美。獲得第十屆中國美術作品展覽的油畫金獎作品《早點》就是我國一幅反映出現代百姓生活的油畫作品。創作者易忻東旺是從農村走出來的畫家,所以他十分了解勞動人民的心聲,在他作品中基本都選擇農民工與普通市民作為表現對象,他每天路過胡同墻上寫著“早點”兩個紅字,幾個人圍著破桌子吃著最傳統的小吃,就是他創作這幅作品的原型。畫面上每個人的表情都那么愜意,我們可以感動于他們滿足的神情,但是也可以隱約體會到一絲痛楚。作為高度發展的大都市,依然存在著許多這樣樸實的早點攤,這是創作者對現代社會發展不平衡最有力的抨擊。
中國油畫未來的發展思考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速度加快,尤其是網絡的出現,使得世界不同文化交流頻繁與快捷,并且碰撞也更加激烈。這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以繁榮民族文化為根本目標,以民族精神為發展導向,積極汲取世界各國先進的文化藝術,逐漸提高我國油畫藝術的精神內涵與創作技巧,使其在世界藝術之林中閃耀光芒。眾所周知,隨著世界文化交流密切,產生了我國油畫民族化的理念,而民族化需要國際化作為補充,國際化需要民族化的有力支撐,兩者相互扶持發展,是不可分割的。對于西方的油畫藝術,優秀的地方我們要借鑒并創新發展,不好的方面要大膽舍棄。而好與壞的評判標準就是能否有利于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形成具有本土意識的油畫。我國五千余年的文化根基是穩固深厚的,可以經得起歲月的沖洗,所以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我們不能完全接受西方油畫藝術的風格與創作技巧,而是在學習與借鑒過程中,融合中國本土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