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聲樂表演論文
作者:王文建 單位:安陽職業技術學院
從樹立正確聲音概念的形成過程分析。歌唱思維有助于歌唱者快速建立起美好聲音的概念和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從而對聲音音高、音色、力度、語言咬字、共鳴美化進行準確調控,歌唱思維所產生的這種多層次、多側面、立體化的聲音形象即內心視覺、內心聽覺形象。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說過:“好的聲音概念是非常要緊的,教唱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改變學生的聲音概念。教唱的全過程就是不斷改變學生聲音概念的過程。”在歌唱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首先樹立起美好聲音的概念,注重歌唱思維的運用,才能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打下基礎。
歌唱表演的二度創作是創造性想象和思維的主要過程創造性思維產生于創造性想象的基礎之上,其基本特征體現首創性、獨創性和新穎性。在歌唱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創造性思維活動。特別是歌唱表演的二度創作即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英國指揮家亨利。伍德在<<論指揮>>中論述:“音樂是寫下來沒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過表演來給予它生命”。作為聲樂藝術,如果沒有歌唱者的二度創作,人們面對樂譜,面對無數具有歷史和現實價值的優秀聲樂作品,即使有再豐富的想象力,也無法真切的聆聽到古今中外優秀歌唱家美妙的歌聲。聲樂歌唱表演是歌唱者進行二度創造性思維活動,是歌唱者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發展良好的音樂感知力、記憶力、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特點的聲樂作品進行分析、研究。掌握聲音的色彩、力度、呼吸的控制、咬字等一系列技術手段,與內心聽覺、內心視覺有機結合起來,準確而細致的塑造作品的音樂形象。
歌唱的二度創作融匯了歌唱者本身獨特的審美視角,充分發揮了創造者的音樂想象力,體現出了鮮明的藝術創作個性,以千姿百態的演繹方式,展示具有獨特個性的、豐富多采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審美效果。在聲樂表演的藝術創造中,想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富有創造性的想象是藝術創作和再創造的最基本的心理方式,而思維在積極的想象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歌唱者進行二度創作的過程,是依據歌唱發聲的規律和聲樂作品的體裁、風格、內涵的不同要求,進行創造性想象和思維的過程。
創造性思維方式的培養方法創造性思維是思維的高級形式,是人類思維能力的最高體現。創造性思維的本質特點是求新,鼓勵人的探索精神。在聲樂歌唱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音樂的感受力是聲樂教育重要的任務。形象思維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心理學上,有兩類思維方式:一種為形象思維即感覺、知覺思維;另一種為抽象的思維即邏輯思維。音樂歌唱藝術的創作中主要運用的是感覺、知覺思維,而感覺、知覺是想象和思維的基礎。在歌唱表演和教學中,首先要培養敏銳而精確的音樂聽覺、特殊的音樂感受力和判斷力。歌唱的音樂聽覺不僅要培養外在的聽覺能力,如音高、節奏、調性、音程、音色等。而且還要培養內心聽覺。即了解和掌握歌唱狀態下聽眾感受和自身感受的距離和差異,這就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的訓練。只有使音樂聽覺獲得扎實精細的基礎,才能更好感知音樂的魅力,才能進行高水平的、敏銳的形象思維。
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心理成份。發散思維是指從多種方面、多種角度、多種聯系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具有變通性、獨特性、求異性和批判性的思維特點。創造型思維的全過程,往往要經過從發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再從集中思維到發散思維的多次循環才能完成,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有機結合。因此,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心理成份。聲樂教育中的因材施教,歌唱二度創作和獨特審美力的培養,聲樂訓練中解決問題的靈活多變的方法、手段,均體現發散思維的特點。運用發散思維的聲樂教學,教師起主導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思考能力。擴散思維的培養,需要鼓勵學生的直覺思維,即一方面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思考,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大膽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從歌唱的學習實踐及資料唱片中對比、分析,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音樂的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想象是思維的特殊形式,來源于感覺、知覺。音樂的想象力是歌唱訓練和再創造中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伴著歌唱發聲和再創造的始終。想象的內容越是深刻、廣闊、獨特,歌唱再創造思維的能力則越強。歌唱表演的音樂想象最重要的體現方式就是“心先與聲”。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識的源泉。”對于歌唱家來說,缺乏音樂的想象力,則無法開動歌唱的機器,無法以“內心聽覺”指揮、調控各肌肉群的收縮和協調歌唱的平衡。因此歌唱的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古今中外優秀的歌唱家都是充分運用了“心先與聲”的方式,才創造出了栩栩如生的感人的音樂形象。對音樂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藝術修養和人格修養。所以,聲樂教師在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格培養,只有人品端正了,才真正能做到“用心歌唱”,才可以打動自己、打動觀眾。
總之,聲樂教育,關鍵是培養學生想象和創造性思維。聲樂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不僅需要刻苦訓練,而且還需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以知覺、感覺為基礎,以發散思維的心理活動為主導,加以豐富的音樂想象力,以“內心聽覺”指揮各個歌唱器官,“用心”唱出最美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