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工業建筑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李敏 單位:河南城建學院城市規劃與建筑系
坊子區工業建筑的價值
在西方列強中,德國作為后起者在海外的殖民地不多,尤為膠東半島為重。經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國內的建筑破壞嚴重,原生遺留較少,現存的大量建筑均為二戰后按原圖紙重建的。而坊子區工業建筑大都建設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歷史年代久遠,是為數不多的建筑遺址。此外,舊工業建筑也較完整地折射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段沉重歷史,是帝國主義侵略擴張、亡我中華的歷史見證,歷史價值尤為顯著。坊子自1898年門戶開放以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人們歷代在此生活,大量的舊工業建筑記載著百年的滄桑,工業發展帶來的模式和熟悉的生活環境不僅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給此地區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著極高的社會價值。這些工業建筑的建立正處于歐洲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轉型時期,受浪漫主義、新興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等建筑思潮的影響,雖沒有高的建筑,但形象典雅自然,施工工藝精細,又不失活潑,比例尺度適宜。藝術風格既有西洋流派的風格,如廊、老虎窗、穹頂、煙囪、尖塔等,也揉進了中國傳統建筑的裝飾元素,形成中西文化的合璧交融,施工工藝具有獨創性。體現了工業時代先進的生產力水平,技術與藝術價值較高。
坊子區工業遺產如同一本厚重的工業歷史教科書,記載著煤礦業和鐵路建設的發展歷程,大量的真實性建筑,為后人的愛國主義教育起一定的積極作用,是我國近代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珍貴的人文景觀資源,具有較高的科教文化價值。對于遺留下來的舊建筑,若置之不管,會加速這些建筑的老化。在尋求保護的過程中,可與再利用相結合,特別是工業建筑,具有大跨度、大空間的結構特點,靈活的使用功能,對其進行合理的改造利用,可省去重復性基礎建設,節約拆遷和建設成本,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故經濟價值巨大。坊子區工業建筑主要圍繞鐵路和煤礦而建,分布相對集中,保存完好,雖有些廢棄,但沒有經過大量的開發改造,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原真性價值。較完整的社區、路網結構和城市肌理,對以后的保護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坊子區工業建筑的保護
早在2008年,坊子區政府就委托同濟大學著名教授阮儀三及其團隊成員對坊子老城區及其周邊進行了整體規劃,努力打造具有百年歷史、濃郁萊茵風情的“坊茨小鎮”。如三馬路西首的德式豪華官邸區已被開發商改造為坊茨小鎮,院內的原日本小學改造為1898啤酒吧。同濟大學此方案雖有創新和優勢的方面,還原德國歷史風情,但整體偏向于改造性再利用,加入了一些商業元素,效果并不明顯,且破壞了原有建筑的風貌。在坊子區文物局工作的于平副局長,對此區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筑有較深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認為對于坊子區工業遺產首先應該是保護,其次在合理的保護利用時,不能過分與商業攜手。坊子的未來眾說紛紜,坊子區新的規劃還在運籌中。
根據本區域現狀和對坊子區民眾及相關部門的走訪,對坊子區德日式建筑的保護,既不是福爾馬林式的嚴格保護,也不是無節制的開發利用,要以建筑的保護為主,利用服從保護。在確保建筑得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采用功能置換的方式使近代建筑得到合理利用,并與現代得城市的生活相交融,恢復歷史街區的活力,達到保護的目的。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再生的模式有很多種類型,國外的有英國的鐵橋峽谷博物館,德國魯爾區埃森的礦業同盟工業遺址公園等;國內的如上海8號橋創業產業園,北京798藝術工廠等。左琰在《德國柏林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生》一書中說:“將工業遺產的價值和實體向公眾傳播的最佳手段就是把廠房直接改造成博物館,而且是展品與舊建筑形成沖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讓大眾在瀏覽現代藝術的同時,能夠親身感受到高大宏偉的建筑體量所散發出來的震撼人心的工業文明精髓。”筆者認為可以將其結合膠濟鐵路做成野外博物園的模式加以保護。野外博物園是在室外展示人文、建筑、野生生物、地質等歷史遺產的場所。
日本博物館學者新井重三把它分為兩種類型:現地保存型(原地保存)和收集展示型(遷建集中到一處)。對于建筑的野外博物園,本身就是展品,主要展示:①傳統建筑(民居及生活用具);②傳統街區的保存地域;③史跡及產業遺跡的歷史公園。坊子區保留有較完整的基本格局和風貌特征,有工業、居住、商業等多種類型的建筑,應在整體性的前提下全面保護,其保護模式為:現地保存型+收集展示型的坊子膠濟鐵路野外博物園。現地保存型的建筑遺產本身就是一種展品,可原地保存。具有極高的價值,屬于重點保護類型。收集展示型的建筑具有較高或一定的價值,可適當改變原建筑使用功能,賦予其新意義,合理的改造,加以利用,或做實體建筑,或在室內場館的模型展出,輔之以圖片等加以展示,讓游客在身臨其境的同時也能夠學習和受到教育。
結語
坊子區的舊建筑已在2000年4月被公布為濰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1月被評定為山東省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12月被認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坊子區工業建筑的未來的保護模式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