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工業建筑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劉軍 白碧波 陳滿軍 單位:昆山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
預應力在基礎結構中的應用是預應力技術迅速發展的結果,其目的在于使基礎結構具有更高的安全度,更好的抗滲性、耐久性與經濟性。后張預應力混凝土基礎具有如下優點:
當地基土較軟弱,而且柱距較大,荷載較重時,預應力混凝土基礎可利用建筑物下所有面積來承受上部荷載。分析研究表明,與普通混凝土筏基相比,施加預應力可以使基底壓力峰值低約20%,即同一場地地基土可以多承受20%上部結構重量。同時,預應力混凝土筏基比普通混凝土筏基上拱小很多,可以用作跨度較大結構的基礎。
通過張拉預應力筋,可使土壓力趨于均勻,減小不均勻沉降,這就使得軟弱地基上建筑物相對變形量的限制條件容易滿足。
淺置預應力混凝土筏基可充分利用表層硬殼層,與混凝土深基礎一樣可滿足較大地基承載力要求及沉降量限值的要求,這樣就可替代樁、墩或沉井等。其施工速度快于深基礎,造價也較低。
目前建筑物向高、重、大方向發展,基礎受彎、受沖切承載力問題越來越突出。預應力混凝土充分利用高強材料,減小基礎板厚、梁高和配筋量,土方開挖量也大大減少,施工速度加快,造價也較混凝土基礎節省。
對于大體積、大面積基礎,往往要求不設縫。但混凝土收縮、徐變和溫度變化易產生裂縫,導致基礎滲水,這是一般基礎工程中的老大難問題。目前,一般采取在混凝土中摻加外加劑來處理,這是借助水泥自身體積膨脹使混凝土產生擠壓預應力。
但是,該值僅為采用張拉預應力筋方法所產生的預壓應力值的幾分之一,另外添加劑的性能與自身質量及混凝土養護條件有很大關系,所產生的擠壓力隨機性很大,所以它不能用于抵抗外載,且造價較高。而在基礎中施加0.7MPa~1.0MPa的預壓應力,不僅能有效地阻止施工期間產生的裂縫,而且預應力筋還能承擔外加荷載。因此,為了在這類基礎中不設縫,施加預應力是一種十分有效而且簡便的解決方法。
建筑節能是貫穿建筑材料生產、建筑物規劃設計到建筑物建造使用這樣一整條產業鏈的對社會資源能源使用效率的考量,而建筑物的造價和維護費用正是這一考量標準的直接體現。本文論述使用高強材料和新技術、結構方案比較、采用實用合理的建筑體形等技術手段,在設計環節控制工程造價、節約資源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