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法制教育論文
每節課抓準教材的法制教育的滲透點
通過抓準了這節課的法制教育的滲透點,一邊結合法律條款,一邊結合典型案例,對參與賭博、屢教不改和吸食、注射毒品的嚴重不良行為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學會拒絕。每節課都這樣抓準教學的法制教育滲透點,這會使得思想品德課教學真正發揮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素養水平。
教法學法獨特,推動課堂教學中的法制教育的持續深入
思想品德課和法制教育課如果是水平性教學,這會使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課和法律知識毫無興趣,這對法制教育將百害無一利。因而在教法學法上要有創新。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借用典型案例設置教學情景,讓學生如身臨其境一般,身受其情的感染,從而驅動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如我把剛發生在學生們身邊的“劉龍打架事件”用多媒體技術編成生動的案例,通過學生現實說法和探究討論,學生們對學習思想品德課和法律知識的興趣越來越濃,這有利于推動課堂教學的法制教育的持續深入,要保持這樣,作為老師要不斷變革自己的教學風格來適應未常年人成長發展的需要。
誘導學生自學,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能動性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心理急劇變化動蕩的時期,這段時期未成年學生的人品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外因的助推,如教師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細心、耐心及精心的教育引導,加上國家社會為未成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軟、硬環境,這些外因會使得初中生沿著正確的人生軌道上前行。同時更要有積極的內因來夯實,這里積極的內因指的是未成年人自己的堅強意志、正確的辨別是非力、獨立思考等能力。只有這些,外因才能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發掘一切積極因素來誘導學生自學和主動探究,從而改變過去那種“要我學”變為如今的“我要學”,反對“死讀書和讀死書”的錯誤做法。要讓學生真正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必須輕松駕馭好現行思想品德教材,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做到了心中有教材和心中有學生的有機統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通過學生的自學能基本掌握教材知識。同時教師要注重開發多種教學資源來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達到巧妙把法制教育貫穿其中,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學習法律的樂趣。如在教學《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探究中,讓學生在“贍養父母”等主題活動著去品味法律的內在魅力。
優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將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統一起來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探索教學的雙邊活動,尤其要充分把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組合,發揮教學資源的最大效益。把教學環節以最美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在深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要更好地發揮法制教育。如教學八年級(上)第三單元第六課《網絡交往新空間》時,梳理好作為一個網民在思想品德方面要嚴格按照《網絡文明公約》進行,但更重要了解上網違法要受法律的制裁,從而懂得上網要遵守法律。通過典型案例和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實際來分析,如學校的帖吧中侮辱老師的帖子,這種行為侵犯了老師的名譽權,經公安機關的偵破,侵權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通過這樣的教學讓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得到有機的整合,使學生的法制素養和品德素質得以全面提高。
學以致用,依法實踐
初中學生,是一個在人生成長階段最容易兩極分化的特殊群體,對他們的教育要動之以情,曉之以里,讓他們在情感教育的感召下去認真學習思想品德課知識,同時巧妙滲透法制教育。通過開設模擬“法庭”,指導學生組織法庭審判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法律知識運用起來,通過審判活動來實踐。只有這樣,學生才學得開心,學得輕松。學生才真正從枯燥無味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課走出來,這樣才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未成年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一個國家和家庭的希望,我們作為教師要重視他(她)們的知識傳授,同時更要把握時發表展的趨勢,對當前學生存在的腐朽思想和法制觀念淡薄的情況,我們作為思想政治教師要利用好自己的主陣地,打一場挽救子孫后代的良心仗。正確的做法是全面挖掘思想品德教材,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學科滲透,將法制教育異曲同工地融入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之中,使得初中學生從小樹立良好的法制觀念,以此保障未成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作者:楊周恒 單位: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