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美術
水墨畫中“面”元素的情感表現力
“面”是復雜的元素,它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千變萬化的形式。它不只是由幾個點、幾條線的簡單組合,它的“整體性”已經超越了幾個點線的局部之和,這種整體性擴展出更多的意義,帶給我們更多的情感聯想,“面”元素的特質具有 “線”或“點”無法企及的優勢。
“面”是有一定范圍的規定,我們首要做到的是對“面”的理解就應如同理解有生命之物象。有時“面”讓我們感覺平和安穩,有時的“面”會動蕩搖曳,有時會激蕩澎湃,而回首望去卻又蕭寂悲傷,作為表現元素之一,它相對于“點”和“線”能更多方面的展現出變化莫測的情感體驗,基于這種特征,藝術家在面對“面”元素時同樣應該注入情感,將其看做是能夠呼吸的生靈,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的實驗和提煉,感受其內在的變化,也因此才能讓藝術家與作品之間,作品與觀眾之間產生共鳴。
水墨畫中“面”元素的運用及表現
在傳統水墨畫中,以“面”為主要的表現手法似乎不如以“線”的方式來的自如,這是因為毛筆的結構特點似乎更適合表達“線”,當然我們不要過于依賴“線”,作為繪畫的表現方法也不應限制在這一種方式上,轉變思維靈活的運用工具,是完全可以實現和掌控“面”形式的。特別在現代領域間的融合創新相互借鑒為我們提供很多新思路,為了達到所期望的效果,可以利用寬筆刷、拼貼、噴繪等非傳統水墨工具方式,豐富的筆墨形式,也帶給我們很多新鮮的水墨體驗。
水墨畫發展到當代,已經不在只延續傳統的模式了,很多藝術家嘗試突破傳統,融合多種技法來表達當代水墨心聲,較為突出的是都市題材代表田黎明先生的水墨畫,將傳統的沒骨畫演變成用淡色單墨塑造形體,并用及其簡化的人物形式,強調墨塊與色塊間的排列,造成光斑似的夢幻效果,是典型的運用“面”塑造形象和水墨表達的成功案例,如水墨畫《鄉村記憶》,畫面描繪的是青澀鄉村姑娘,全幅基本是由大大小小的淡淡色塊構成,人物和背景的造型都簡化成更易處理的形式,毫無疑問,畫家非常注意運用“面”形式組織畫面,如同每一塊“面”都是帶有情愫的載體,組合在一起幽靜又虛幻,經過疊加、分割、交錯等方式呈現給我們一種從容平和之美,看似簡單但內容豐富耐人尋味,也反映出藝術家對社會、對生活的基本態度。
“面”元素的研究對水墨畫創新發展的意義
“面”元素的探究為水墨畫展示了新的視覺體驗。傳統的水墨畫具有一套嚴謹的造型規律和美學法則,無論是從塑造物象還是用筆用墨上都被古人演繹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而水墨畫發展到當代,延伸和演進傳統水墨畫是當代水墨藝術家的首要任務。“面”的藝術形式不僅打破了傳統水墨畫表現的固有模式,不一樣的視覺感受,讓我們恍然水墨畫原來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表現,為我們開闊了新的視野并提出了具有研究價值的藝術課題。同時,以筆墨運用“面”的形式繪畫是對用水和用墨和概括形體的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踐去體會其中奧妙的,以避免反其道走向留于樣式的形式主義。
“面”元素的探究擴展了當代水墨畫的語言表現方式。當代水墨畫呈現百家爭鳴的多元化趨勢,尋找個性的和能代表時代氣息的語言是每位藝術家苦苦追尋的,“面”元素的特點更傾向于展示一種平面藝術,并帶有一種裝飾設計的意味,因少用線去限定邊框,所以不在被框架束縛的“面”在視覺感受上更加靈活多變,具有不確定性。這為我們呈現出新穎的水墨樣式,它的表現價值為我們在語言風格的建立上提供了很多空間和創作思路,只要這種形式語言符合人類的審美愿望和追求,任何對創新的探索都應該值得鼓勵和發揚。
本文作者: 李娜 單位:佳木斯大學 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