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語文實踐論文
教學中提醒學生積累語言,并且適當運用到生活中去
教材中不乏一些精彩的篇目。但是,我們教者要注意,那些只是精彩篇章的一部分。我們教師不可能引領學生讀遍所有的精彩篇章,所以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語文需要學生自己咀嚼、消化、吸收和運用,作為教者,我們可以督促學生積累一些好的語言,背誦一些好詞好句。為了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這些好詞好句,布置模仿一些篇章做一下練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教學《四時的情趣》一課之后,雖然清少納言的語言習慣和我們今天有所不同,但是,那種對四季熱愛的情懷哪一個人都會有。
我抓住孩子愛幻想的特點,提醒他們寫一下自己的“四時的情趣”,并且要求寫每一個季節的時候都要用上一到兩種修辭方法。結果學生完成的非常好。把積累的語言運用到生活中去,逐步形成一定的語言習慣,其實,他的語言素質就在慢慢養成。
教學中不斷糾正學生表達時候的語病,鍛煉學生說完整話
學生剛剛人學的時候,由于來自不同的家庭,甚至來自不同的民族、地域,所以語言習慣也有所不同,方言土語很多。還有的說話,不完整。作為語文老師要細心地抓住學生每一句話的語病,及時糾正。這個時候,既要保證孩子的自信心不受挫,又要保證孩子記住這次錯誤,下次不再犯錯。我往往要求孩子把帶語病的話重復幾遍,直到說得清楚。有的老師可能是覺得占用時間培養一個孩子不值得,殊不知,孩子們生活在一個集體里面,互相交流的時候都是互相影響的。而且,教這個孩子的時候,別的孩子也在聽,對他們也是一種教育,至少可以讓他們懂得傾聽。
讓學生走進生活,深入生活,體會生活中的文化,開展語文實踐
生活處處有語文。孩子們剛剛接觸語文的時候,只認為教科書里的東西才是語文。其實,生活中的語文是方方面面的。比如在教學《馬》這個單元的時候,我讓學生尋找關于馬的知識。學生驚喜地發現,在《詩經》中,馬的名稱就有二十多個馬字旁的字。帶馬字的成語,描寫馬的詩詞、歌曲、戲劇、方言都有很多。了解到馬作為古代的交通工具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次語文實踐活動,同學們懂得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知道語文幾千年來在社會上的傳承,懂得了語文的工具性,更加激發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結合教材,開展語文實踐
生活中處處用到漢字,但是有很多錯別字,這無疑對剛剛參與學習活動的小學生造成一些影響。學生甚至跟家長學習了一些不是字的“字”。所以,我們教者就要不斷地幫助學生糾錯。我甚至領學生到街上去找廣告牌中的錯字。現在有的商家為了廣告效應,隨意篡改成語,比如默默無蚊(某蚊香廣告)、一戴添嬌(某女帽廣告)、咳不容緩(某咳藥廣告)等等,這些都是對孩子們錯誤的影響。所以,我要求學生準備“錯別字本”,自己當小醫生,留心生活,關心生活,結合生活學習語文。
抓住生活中的細節,提醒學生養成好的語言習慣
在教學生活中,與孩子朝夕相處時間長了,孩子會把我當成知心的大姐姐,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事以及家里的事講給我聽。這個時候,往往會體現出孩子們在語言上的錯誤。我就及時地抓住這些問題,在游戲中、在閑聊中就把錯誤改正了。作為學生,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體現較高的語文素養,才能使我們國民的人文素質有所提高。從這一點上看,教師的責任非常重大。
作者:朱巖 單位:長春市南關區曙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