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管理相關
一、概述
管道運輸作為五大運輸方式之一,具有受氣候及外界影響小、安全性好、環境污染小、損耗低、等特點。在石油管道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指導下,我國石油管道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10年石油管道已經達到8萬公里,到2015年將增加到16萬公里。中國石油管道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代。管道建設中存在大量的物資,物流管理是工程建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的企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與來自所有發達國家企業的市場競爭。當前,發達國家普遍將物流成本作為企業的第三方利潤源進行管理,物流成本已經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在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石油管道工程中對物流成本的管理尚未形成體系,物流成本得不到完全的揭示和有效控制,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了更好參與競爭,企業必須加強物流成本核算,控制物流成本支出,構建物流成本管理體系。
二、石油管道工程中的物流成本
1、石油管道工程中的物流
石油管道建設項目中的物流主要包括:采購計劃與供應、運輸、倉儲、庫存管理、流通加工(制管)、信息以及配送過程中的接貨、驗收、入庫、保管、出庫、送料、交接、余料回收處理等全過程。物流環節不但具體細致,而且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特殊物流活動。
2、石油管道工程中的物流成本
石油管道工程中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采購物資成本、物資配送成本、信息流通成本、管理成本。其中采購物資成本主要產生于于物資采購、商品篩選、價格制定、供應商關系管理等環節;物資配送成本主要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倉儲保管費、制管等流通加工費等;信息流通成本即處理和傳輸石油管道建設物流相關信息產生的成本;管理成本包括物流作業部門如配送中心、中轉站的人事費、維持費和事務費,以及物流管理部門產生的相關費用。
三、石油管道工程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物流管理的本質是滿足貨主企業物資管理需求,將合適的產品或服務,按照合適的狀態與包裝,以合適的數量和合適的成本費用,在合適的時間送到合適的客戶的合適地方,使總成本為最小。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接近20%,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物流成本比重,在石油管道工程的總成本之中,物流成本更是占到工程總造價的60%以上。企業簡單將物資的流動認為是物流,石油管道工程按傳統的建設與核算模式運轉,以下這些因素造成了石油管道工程的物流成本過高:
1、物流市場不規范
首先,我國現在還沒有完整的關于物流發展的國家產業政策和完備的物流法律體系,地方政府或有關部門在制定推動物流發展的政策和法律規則時,大多從本地區或部門的利益出發,帶有地方或部門的保護色彩,阻礙了公平有序競爭的物流市場的建立,造成企業間的人為分割,企業間不能進行正常的信息交流,使企業物流成本過高。其次,我國還沒有建立物流信息網絡,物流信息普及程度不夠。數據庫技術(Database)、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條形碼技術(BarCode)等技術在我國遠未普及,物流信息網絡在我國還未建立,造成企業間難以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增加物流成本。
2、財務核算方式不利于物流成本控制
首先,在國內石油管道工程中,多數仍然采用手工制單的方式,財務管理按照傳統模式來核銷,企業不能對物流進行有效的實時監控,不能對物流管理全程進行分析和進行嚴格成本控制。其次,財務核算目的不明確,在實際操作中仍按傳統模式進行科目設置,對于貨物的分貨款、裝卸、倉儲以及運費不能細分,沒有實施物流成本專項核算,難以分析某一專項的物流成本是節約還是超支。
3、物流管理傳統模式不利于物流成本控制
首先,受投資方管理模式的制約。管道工程中用得最多的材料就是鋼管,鋼管的加工過程包括:鋼板購入、制管、防腐加工,每個程序交由不同的廠家。投資方在這一過程中要平衡多個廠家利益,處理好的與鋼板材企業、制管廠、彎管加工廠和鋼管防腐廠的關系,這一模式必然導致采購成本和運輸價格的上升。其次,運輸管理能力薄弱。施工中為了不占用資金,一般訂貨時間倉促,而采購人員完成采購后,即交由供貨商組織運輸貨物,采購方不能掌握運輸信息,導致經常出現交貨延遲或等不到火車車皮的情況,為了搶工期只好采用航空和遠距離汽車運輸,大大增加了采購成本。再次,受傳統倉庫管理模式的制約,鋼管和大型設備不能直接進施工現場,而是要先發貨到管道施工沿線的物資中轉站進行保管,然后再配合施工需要進入現場,這無疑增加了二次運輸的費用、保管費和中轉站的維持費用。
4、缺乏復合型人才
在石油管道工程中應用了物資管理系統軟件,但有即懂信息技術又懂物流知識的人才缺乏。一些采購管理人員不懂電腦軟件操作,在簽訂合同后不能單獨完成系統資料的錄入。或者倉儲人員只熟悉管道材料的存儲管理,對于計算機使用也不熟悉,即使聘用了專業計算機人員,但由于不懂物資倉儲管理,不但增加了人員費用還容易造成質量問題。
四、石油管道工程物流成本管理的改進措施
1、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石油管道沿線要經過幾個省,距離長,工作組織量大,這就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夠實時監控的物資管理系統,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綜合處理,以完成集物資采購計劃、物資中轉庫庫存、財務核算為一體的綜合管理功能。
物資管理系統還可以細分為七個管理模塊,包括系統管理、計劃管理、合同管理、調度管理、供貨廠商管理、中轉站管理以及財務管理,在各模塊下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物資管理系統應具備強大的統計以及查詢功能。
2、建立物流成本核算體系
物流成本的核算要依據物流成本基礎數據,而將物流成本數據從財務數據中剝離出來很困難。我國企業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核算物流成本的會計科目,但進行單獨核算在技術上是可以達到的。在當前的條件下財務管理并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就能實現物流成本單獨核算。這就需要管理者加強物流成本管理觀念,根據決策與控制的需要在每個科目下設置明細,進行采購成本管理、運輸成本管理、裝卸搬運成本管理和倉儲成本管理,使物流成本管理與財務會計在系統上聯系起來,進行物流成本規范化分析與控制,并加強物流成本績效評價。
3、建立有效的物流管理體系降低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