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把健康的情感送到智障兒童的心坎上,幫助智障學生提高心理素質,使他們盡可能的充分享受心理健康的快樂,真正融入和諧社會。幾年來,我在智力障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面,深入研究、潛心學習、大膽實踐,努力使每一位智力障礙學生的潛能和身心得到切實發展,下面談一談我在智力障礙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幾點認識。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證
在智力障礙學生的教育教學中,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須在良好的師生交往中實現的。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智力障礙學生健康成長。不好的師生關系會使智力障礙的孩子出現冷漠、逆反、失望的心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增強智力障礙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他們道德行為規范意識,從而培養健康的心理。例如;我校的學生全香梅15歲輕度智力障礙,自幼失去了父母,和年邁的奶奶生活,生活費都是社會各界資助的。因為低沉的家庭氛圍,平時生活中情緒很低、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教師及時發現她所存在的問題,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常常找她談心,從感情方面開導她,感化她,關懷她。慢慢地這位同學開始發生了轉變,開始關心班集體,積極參加班級的活動,熱情幫助別的同學,各方面表現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二、家長的溝通與智力障礙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是密不可分的
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不僅與學校教育有關,同時也與他們生活的家庭環境息息相關。家長情緒不好,常常會引起孩子的心理波動。家長對孩子冷漠、粗暴,把孩子作為自己撒氣的對象,會使孩子產生抑郁、孤獨等情緒。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在校的表現,經常和家長溝通,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支持和理解,要求家長要有理智,避免心理沖突,要樂觀的態度面對孩子的現實。家長必須有健康的心態,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家庭環境。住校生葛晨,11歲,他的父親只顧工作,平時很少和自己兒子交流。一旦有事就責怪孩子,他的母親也沒有讀過書,在她的心中,有學校看管孩子就行。遇到這樣的家長,我總是不厭其煩,一次次上門為家長們講解智障兒童心理學知識,告訴家長在家里如何對待孩子才能使他健康成長。我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主動和家長聯系、主動交流爭取家長的主動配合,與家長溝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針對孩子的特點對癥下藥,并要求家長將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向老師反饋,遇到棘手的問題及時與老師電話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家長能主動配合老師,按照老師的方法盡職盡責的關心和愛護孩子。葛晨同學也有很大的進步。從一字不認、孤僻的孩子成為能認字、能自理、懂禮貌的好孩子。每次家長見到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的孩子有進步了,懂事了”。
三、同伴關系對改善智力障礙學生的心理問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智力障礙學生來說,同伴關系更能起到教育作用。不好的同伴關系中他們體驗不了集體的溫暖,容易產生打人、罵人這樣的行為,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利于心理健康發展。智力障礙學生在同伴的交流、互助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種能力,另外學校也有一些孤僻、自卑、語言障礙,不會跟同學交流,無論誰一碰他就開始生氣罵人的孩子。對這一類學生的教育中,首先讓他們明白怎樣和別人交往,然后知道怎樣在交往中保持和諧的氣氛,樹立參與同伴活動中,明確為同學服務、助人為樂的概念,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注意品質的發展,建立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
四、親身感知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有利于心理健康活動,在親身感知中糾正不健康心理,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如通過在超市購物、在飯店當小服務員、去醫院看病等游戲活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學生樂于與人交往的性格。還利用懸掛圖片標語、做游戲、利用廣播,等等進行健康教育。有一名叫許成旭的同學,是從普通學校轉過來的,智力障礙,因為在普通學校經常受欺負,存在著嚴重的暴力傾向,經常打人、罵人、一激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好多同學害怕挨打根本不跟他玩。這種狀態導致他越來越孤僻。了解情況后,我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通過學生親身活動向他進行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我經常給他看暴力帶來危害的視頻,還跟派出所聯系,讓警官給他講一些打人、罵人的危害性,打人、罵人以后會成為罪犯等等例舉生活中的一些犯罪行為……通過一系列的教育,許成旭的暴力傾向慢慢地改變了,同時我還不失時機地對他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化教育,讓他經常注意自己行為。之后,每天早晨老師們上班的時候,就能看到這位學生領著好多同學在大門口給學校老師敬禮,和同學們一起搞環境衛生。這令許多老師都欣慰不已。
總之,智力障礙學生的健康教育相當復雜,因而困難重重,它關系著智力障礙學生身心發展和他們的一生。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視智力障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健康教育從而使每一位智障生身心得到切實發展,使他們充分享受心理健康的快樂,將來真正融入和諧社會,更有信心的面對未來的生活。
本文作者:楊國善 單位:吉林省琿春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