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優化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自身特點和教學優勢進行合理組合。教師也應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把所學內容同趣味性、科學性、思想性結合起來,保證學生在最短時間,最佳競技狀態下掌握動作技術,教學的優化組合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性、創造性作用相結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是為了求知,教和學的共同目的是為了解決學生從不知到知,體質由弱增強的矛盾,為此,教師的講解要注意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激活他已有的只是,培養獨立思考和探索問題的興趣。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應以其品德、學識,才干與技能作用于學生,引起他們的積極反應和共鳴,使學生達到三個方面的學習效果。
1.知識的掌握
通過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利用原有動機的遷移擴大知識范圍,使教學活動在教學相長的氣氛中進行。只有明確的學習動機與強烈的學習興趣相結合,才是學生學習最好動力。必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程度和接受能力出發,使其獲得滿意的情緒體驗,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情感的共鳴
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動機與興趣總是與教師的情感密切聯系的,因而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師生的情感和交往的效果。教師的情感起著調節,轉化學生的心理動力,并將會解決行為上的問題,教師的教育觀點、思想品德、道德情操、風度儀表等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地作用。
3.學生個性的培養
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包括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方面是先天遺傳,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對培養學生的個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課上應調動學生的內部動機,上課時采用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應考慮學生的興趣。
二、教學與育人的結合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其根本任務就是把學生教好,對學生全面負責,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注重思想品德的培育和教育。
然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加深、技能難度的提高,對體育的認識與動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出現積極與消極的明顯差別。這使育人工作更艱巨,更要因材施教,既體貼關心學生,又要提出嚴格具體的要求。因此,要激發學生自覺地勤奮努力和刻苦的精神,使學生明確強健的身體在社會和日常生活中重要作用。
三、明確練習目的與合理練習相結合
1.講清練習基本概念,要求學生通過練習達到近期目標
在練習開始時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基本功的練習上。掌握正確練習方法,就可避免盲目的嘗試,提高練習效果。
2.精心安排練習
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分解到整體、由淺入深地進行練習。教師應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和鍛煉學生能在各種復雜環境條件下專心致志的練習。
3.合理分配練習時間與次數
適應分散練習比集中練習優越,有張有弛,各種不同的練習內容最好能交替進行。但必須保持足夠和適當的練習次數。
4.寓練習于游戲之中
根據學習內容運用不同形式的游戲,提高練習興趣,增強參與意識,并能培養學生的感情,發展主力,促進積極思維,能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達到高度集中。所以說游戲是提高教學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總之,優化教學方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練習的積極性,又能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