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醫學檢驗論文
一、教學與臨床間的差距
1.學校經費不足
學校經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和臨床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學校投入相對的資金購買儀器,提供良好的實驗平臺,將教學和現代的先進技術同步。可是,現實中有很多學校無法達到這一要求。此外,醫院即使能購買儀器,也可能無法支付儀器的維修和護理費用。學校在這方面很難滿足學生對先進醫療技術的要求,無法切實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導致很多學生只是理論充足,但缺少實踐。在進行臨床應用時,這些學生暴露出各種問題,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2.培訓力度不夠
學校對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教師只是進行日常的簡單教學,根本未達到現代醫學檢測教學的要求。教師將教材作為單一教學內容,對現代先進醫療技術的補充較少,學生了解的東西很少。近年來,醫學類學校擴招,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但學校教師的人數卻基本無改變,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學校的教課任務,增加了學校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很難抽出時間對教師進行集體臨床培訓和進修。
二、縮小差距的策略
針對上述臨床檢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討論出以下策略以確保教學質量,減少教學與臨床之間的差距,在教學中真正地達到教學相長、融入實踐、增強教學的效果。
1.改變教學方法
教師教學時,將教材和現代最新臨床技術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緊跟當代醫療技術的步伐。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師教學模式,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在教學中采取多媒體教學,通過立體教學讓學生將課本知識轉化成現實中的實際技術,真正理解治療過程。教師還可在多媒體教學中穿插最新的臨床知識,將呆板的文字轉化成靈活的動畫,讓學生徹底理解復雜的臨床技術。讓學生在教學中進行模擬臨床實踐,縮小和臨床之間的差距。
2.改革實驗項目
將學校的工作重心放在項目改進方面,保證學校教學和時代接軌,在教學中穿插新的技術方法。教學改革過程中,通過穿插新的方法優化教學內容,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將電化教學的優勢在教學中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電化教學豐富自己的知識,掌握臨床知識。例如在進行尿常規檢測時,除進行尿液化學檢測和尿液沉淀外,還增加了儀器檢測。讓學生自己進行尿液分析,自動掃描尿沉渣,使用相關儀器進行分析,增加學生的臨床經驗,確保學生能很好地進行臨床工作。
3.建立門診檢測室
通過建立門診檢驗室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臨床試驗工作,按時高效地完成相關任務,這對縮小教學和臨床之間的差距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學校中建立專門的模擬門診檢測室,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對功能區進行細致的劃分,制定檢測室制度。運用模擬檢測室,讓學生進行臨床實踐。選取患者標本,對樣本案例進行研究和檢驗,師生共同對結果進行驗證,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經驗,保證學生能很快地融入臨床研究中。
4.創造條件開展考核
對教師進行嚴格要求,創造過硬的師資條件,確保教師定期接受培訓。醫學檢驗的發展非常迅速,是一門典型的實驗應用型學科,有很強的實踐要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真正了解相關的臨床實踐知識,真正地做到臨床應用,如此才能了解臨床中的原理和方法,真正地將臨床知識準確清晰地教給學生。對教師的培訓成果進行考核和評分,不合要求的教師要進行強化培訓。學校要積極開展這種培訓,確保教師和當前的醫學發展緊密結合,減小教學和臨床差距。
三、小結
本文認為,要實現醫學檢驗教學與臨床的有效結合,縮小兩者的差異,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加強學校管理、改善學校硬件設備、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醫學檢測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和臨床緊密結合在一起,真正達到社會對現代醫學技術人員的要求,為醫學界培養新一代醫學檢驗技術人才。
作者:梁娜 單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